APP下载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治疗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效果分析

2019-08-01杨谭

医药前沿 2019年17期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

杨谭

(广西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7)

糖尿病与高血压均为老年人常见病与多发病,二者常常伴随发病并互为独立危险因素,是导致各类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甚至心脑血管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对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来说,选择适合的药物有效控制血压的同时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改善并逆转肾功能损害是切断高血压糖尿病危害健康链条中的重要环节[1-2]。本研究为探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与意义,特选取200例本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106例,女94例;年龄50~70岁,平均(59.3±8.2)岁。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中包括男52例,女48例;年龄50~70岁,平均(59.3±8.2)岁。对照组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51~69岁,平均(59.4±8.1)岁。所有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未见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每日早晨口服缬沙坦治疗(80m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5mg/d。两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观察患者血压情况,若未达标可将缬沙坦增加值160mg/d,治疗三个月后观察治疗情况。

1.3 疗效观察

比较不同药物治疗后患者血压、血糖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人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药物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联合用药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不同药物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比较(,mmol/L)

表1 不同药物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比较(,mmol/L)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观察组 100 6.2±1.7 8.7±0.4 6.5±3.4对照组 100 7.2±1.1 9.1±1.2 8.2±3.6

2.2 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后血压控制情况比较(,mmHg)

表2 治疗后血压控制情况比较(,mmHg)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收缩压 舒张压观察组 100 120.1±3.9 77.8±10.2对照组 100 139.4±4.2 88.4±6.1

2.3 比较不同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人数

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出现4例胃肠道不适,6例轻微头疼,心悸4例;观察组出现1例胃肠道不适,2例轻微头疼,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对症治疗后不良症状均获得好转。

3.讨论

研究报道发现,病程较长或病情类型较为特殊的患者单纯使用降压或降糖药物进行治疗较难获得良好的降压与降糖效果,因此,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是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本次研究中应用的缬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具有AT1受体,可有效阻滞血管紧张素Ⅱ并发挥提升血浆水平的作用[3-4],同时还可保护与改善与保护心、脑肾功能。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是一种新型、药效持久的碱性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可对细胞膜的慢性钙通道发挥阻泄作用,可防止钙离子进入细胞从而进一步降低细胞中钙离子浓度,阻断钙离子与调钙素的结合,减少调钙素复合物生成数量从而达到降压的目的[5]。另外,该药物还可通过降低系统高血压达到改善肾小球内血流动力效应及利尿作用,结合抗氧化、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等途径可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减少单一药物使用时产生的副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并更好地延缓高血压与糖尿病的不良进展。

综上,联合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治疗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有利于患者血糖水平及血压控制,减少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非杓性高血压宜选用左旋氨氯地平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甲苯磺酸拉帕替尼原料药中的7种残留溶剂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瑞舒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造影剂肾病的保护作用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探讨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