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树灌丛式原种圃营建和管理技术

2019-07-31李建新刘建军许庆标李莹郁国强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18期
关键词:灌丛原种肥水

李建新 刘建军 许庆标 李莹 郁国强

柳树(salixL.)属杨柳科柳属,在我国平原地区已有3000多年栽培历史,是低湿地重要速生造林树种,对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良好的园林绿化树种。柳树也是菏泽市主要的造林树种,广泛应用于营造农田防护林、黄河滩区防浪林、能源林、用材林和乡镇城市绿化。在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干旱地、盐碱地改造、园林绿化、工业利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立原种圃是保存原种和优良无性系种质资源的重要方式,经过多年观测,原种圃采用专用型灌丛式,定干高度50cm,定植密度2m×2m,可长期保存种质资源,并保障种条产量。采穗圃也是提供建圃纯化繁殖材料的重要措施。营建柳树原种圃,生产中常用灌丛式和苗条兼用型两种方式。但苗条兼用型生产周期短、不利于保存良种资源。本试验首次采用专用型灌丛式,对建立柳树灌丛式原种圃的技术、产量进行了长期研究。经过多年摸索,形成了一整套建立柳树灌丛式原种圃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一、原种圃的选择与营建

1.圃地选择

苗圃用地应集中连片,地形平坦、肥力中等、排水、灌溉方便的砂壤土为首选。在植树造林的土地上,不得修建苗圃。尽量要在作物种植一年后在种植。

2.整地施肥

圃地必须深耕细整,秋翻春耙,达到地平根净、土壤疏松。亩施优质土杂肥5000kg,磷肥75kg,碳酸氢铵100kg。采用硫酸亚铁进行消毒和50%的辛硫磷乳油防虫。

3.营建技术

定植密度2m×2m,每亩167株,或3m×3m,每亩74株,采取植苗,定植后在距地面50cm处截干。

4.不同柳树无性系原种圃产量比较

通过观测不同柳树无性系定植5年的灌丛式原种圃,SH-4产条量最高,亩产插穗39913段;SH-16产量最低,为17034段;平均亩产插穗23902段。定植密度为2m×2m的灌丛式原种圃随着林龄的增长,产量不断增加,且对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有利。(表1)

二、原种圃的管理

1.定条与修剪

定植后第1年春,嫩枝萌发后,高达5~10cm时,进行抹芽定条,选留4~6个分布均匀,粗壮的枝条。當年冬或次年春采条,在萌条基部5~10cm处截条,二年留条以6~8根为宜,并为以后选留骨干枝打下基础。3年生以上原种圃的修剪,视生长势而定。一般应掌握修剪要重,只保留3~5个骨干枝,并在上一年的枝干的5~10cm处短截,各骨干枝之间要均匀分布。为培养好的丰产树体结构,保持冠内通风透光,各枝条间均衡生长,对成枝力强的品种,应保留5个骨干枝,短截长度10㎝左右,每骨干枝上留3~5个条,每株共留15~20根条,其余全部抹除;成枝力弱的品种,其骨干枝保留3个为宜,短截长度在5cm左右,每骨干枝上留3~5根条,每株共保留10~15根条。对生长过旺的枝条,在长至30-40cm时进行摘心,控制其生长。此项工作在6月份进行2次。但是对于树冠保留的枝条,只要枝条不长势过旺,一般不要进行摘心,减少二次枝萌发,以保证生产插穗主芽芽眼饱满,提高插穗质量。

2.复壮更新

当原种圃各无性系生长势开始下降,产量降低,要对原种圃进行复壮更新。方法:(1)原种圃采条6年后进行复壮,在第6年的秋末冬初或翌春进行平茬,使其从根基部重新萌发形成根桩,再行定条修剪,生产穗条。再使用3~5年后,进行重新定植建圃。(2)也可采用重新建圃的方法,重新选择圃地,使用苗木必须是从原种圃直接采条繁殖的苗木,并要保持各无性系间系号不乱。

3.病虫害防治

柳蓝叶甲对柳树危害较重,而且一年发生多代,应重点防治。同时,每年有大量的根桩发芽,采条容易引起疾病,应在每年发芽前喷1~2度的硫磺混合物或杀菌剂,及时处理枯枝落叶,及时喷洒药剂防治病虫害。

4.圃地管理

提高原种圃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圃地的肥水管理工作,特别应掌握在柳树胸径、树高生长高峰期前肥水管理尤为重要。柳树胸径、树高生长一年都有两次生长高峰,树高分别是6月和8月,胸径分别是5月和8月。春季发芽应结合浇水,亩施饼肥100kg、尿素10kg、磷酸二铵15㎏,均匀撒于地表,随即深翻20cm,将肥料埋入土中。6月初、7月中下旬分别进行施肥浇水,亩施10kg尿素,进入8月中旬停止一切肥水管理。生长过程中要搞好松土除草。

(作者单位:274000 山东省菏泽市林业局)

猜你喜欢

灌丛原种肥水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灌丛化对高寒草甸土壤水力性质的影响
吉兰泰盐湖绿洲柽柳灌丛生长与沙堆形态特征的关系
早春水难肥,了解原因最重要!正确肥水,这三样必须补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沿海缢蛏养殖春季肥水技术
全方位管理 提高原种整体质量
荒漠化草原锦鸡儿属灌丛扩增对牧草产量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既要环保,还要产量,鱼和熊掌如何兼得——谈新形式下如何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