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场主题鲜明精彩纷呈的档案文化盛宴

2019-07-30贺晓光常万龙

北京档案 2019年7期
关键词:档案馆活动

贺晓光 常万龙

2019年6月9日至16日,北京市各级档案部门联合举办以“新中国的记忆”为主题的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全市档案部门紧紧围绕主题,充分发挥档案独特优势,深入挖掘馆(室)藏档案资源,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档案的社会影响力,营造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良好氛围。18家国家档案馆(市、区档案馆和市城建档案馆)、47家市属国有一级企业和110多家市属机关事业单位积极参与,60多家媒体通过电视、电台、网络、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平台,对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报道,社会反响热烈。

一、顶层谋划设计,科学统筹安排

今年以来,北京市档案局、档案馆面临机构改革、新馆开办、档案馆搬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多项重要工作,各项工作交叉重叠,头绪多、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为确保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取得实效,有关领导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多次召开会议,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制订了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明确分工、加班加点、狠抓落实,确保了整个活动高起点筹划、高效率推进、高标准落实。各区档案馆虽正在进行机构改革,但坚持早筹划、早组织、早动手,保证了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二、活动丰富多彩,内容推陈出新

一是市档案馆新馆揭牌开馆。6月9日国际档案日当天,北京市档案馆组织新馆揭牌开馆活动。按照中央和市委力戒形式主义的要求,本着求真务实、简朴新颖的原则,不追求高规格,不刻意营造热烈场面,由现任馆长和三位老馆长共同为新馆揭牌,由馆领导和北京市档案人才“131工程”领军人才、高级专家和业务骨干的代表共同为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揭牌,体现了传承档案事业、尊重专业人才的鲜明导向。

二是推出一系列主题展览。市档案馆推出“档案见证北京”“新中国的记忆——市管企业档案联展”“古都新生人民胜利——纪念北平和平解放70周年”“北京市档案馆发展历程展”等四个主题展览。“档案见证北京”展览以北京历史文化、城市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民生大观为主线,以馆藏档案史料为依托,多维度、多手段、全视角、全过程反映了北京近百年来新旧相衔的历史变迁、发展成就及未来愿景。借助市档案馆新馆良好的展厅环境,北汽集团等6家市属国有企业联合推出“新中国的记忆——市管企业档案联展”,依托1200余件档案资料反映了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改革创新的历程。“古都新生人民胜利——纪念北平和平解放70周年”展覽重现了70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展示了无数仁人志士夺取解放战争胜利,特别是北平和平解放进行的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伟大斗争。“北京市档案馆发展历程展”呈现了其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市城建档案馆联合市方志馆举办“古都新韵——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北京街巷胡同风貌展”,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北京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优化老城环境、提升城市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各区档案馆举办展览27个。东城区档案馆举办“百姓身边的变化——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展览,反映70年间百姓在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精神面貌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西城区档案馆举办“‘回眸1949档案文献展”,展示1949年前后的馆藏档案;朝阳区档案馆举办“红色记忆——朝阳红色馆藏专题展”,展出馆藏红色档案;海淀区档案馆举办“今昔温泉”展,以20米画卷为载体,再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温泉镇的历史发展轨迹。举办“新中国记忆之追寻海淀红色印记”展览,展示新中国成立前后发生在海淀区的重大事件;门头沟区档案馆举办“换了人间——纪念门头沟解放70周年”史料展,再现70年来门头沟区的巨大变化;房山区档案馆举办“与历史作伴和时代并肩——庆祝建国70周年暨房山区档案事业发展成就展”,回顾房山区档案馆建馆59年的发展历程;大兴区档案馆举办“充满希望的前行——大兴农村七十年变化图片展”,展现农业、农村、农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和经济发展成就;昌平区档案馆举办“昌平记忆时光展”,通过复原20世纪80年代昌平典型家庭场景和供销社场景,展示生活用品、怀旧商品及昌平地区产品等具有年代感的老物件,唤起人们的美好回忆;密云区档案馆举办馆藏珍品档案展览,展示密云的历史和发展变化,重点突出水库、抗战和长城等地区特色文化。

三是统一开放一批档案。市档案馆开放新中国成立后12个单位共2万多件档案文件级目录及全文。16个区档案馆开放档案22.6万卷件,年代主要集中在1983年至1989年,门类主要为文书档案,内容涉及行政、人事、经济、财政、农业、工业、商业等多个领域。

四是举办学术讲座和座谈交流。邀请《中国档案》杂志社副主编、研究馆员刘守华为机关档案工作人员作了题为“档案揭秘:1949,北平——北京”的讲座;邀请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数字人文中心”主任西蒙·马奥尼作了题为“数字人文研究及其全球语境下的影响力”专题讲座;邀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李国荣作了题为“从清宫档案看康雍乾盛世”的讲座。各区举办专题讲座10个。西城区档案馆举办公益讲座,邀请离休老干部讲述地下党在北平解放前夕的斗争经历;海淀区档案馆举办温泉档案文化沙龙和“共和国脚步·香山印迹”专题知识讲座;丰台区档案馆举办“见证丰台发展——讲述档案背后的故事”征文活动及优秀作品颁奖仪式;石景山区档案馆与区教委合作面向学生开展“看我家看变化”主题教育活动;门头沟区档案史志馆邀请党史专家以“共和国不会忘记”为主题进校园讲述档案中的红色故事;大兴区档案馆组织非公企业档案人员座谈交流;怀柔区档案馆以“家庭建档在我身边”为主题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家庭档案知识讲座;延庆区档案馆以“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为主题,围绕全区重点工程、重大活动有针对性的开展业务培训。

此外,全市档案部门还广泛开展了主题征文、档案征集、档案编研成果和修裱展示等活动,让群众近距离接触档案,体验档案的独特魅力。通过培训、演讲、拍摄微电影等形式,广泛开展档案法治宣传,提升全社会的档案法治意识。

三、参与点多面广,受众人数剧增

北京市档案局组织“档案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主题沙龙,邀请国家档案局、京津冀三地档案馆和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的专家学者,围绕京津冀三地在筹办展览、档案开发与利用、档案宣传、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建立合作机制展开深入讨论;举办《机关档案管理规定》宣贯会暨2019年第一期档案专业继续教育培训班,帮助参训人员准确把握机关档案工作的新要求。北京市档案馆邀请京津冀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展示北京绢花、北京聚元号弓箭、北京泥塑、北京毛猴、北京扎燕风筝、北京宫毯、京绣、天津杨柳青年画、河北焦氏戏曲脸谱等项目,邀请观众现场参与宫毯制作“同心织党旗”活动,深受观众喜爱;邀请丰台区紫芳园社区“小红星志愿服务队”的25个亲子家庭、朝阳区劲松红黄蓝幼儿园230多名小朋友体验了档案俢裱、非遗手工制作、参观展览并合唱国歌,在潜移默化中给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教委、北京联合大学、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等110多家单位开展了主题演讲、专题会议、专题培训、知识问答、制作展板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北京城建集团、首农集团、外企集团、首钢集团等7家企业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档案文化,市地铁运营公司通过地铁9条线路30个重点车站的106块电子双屏展示宣传挂图,向社会公众宣传档案工作。今年国际档案日活动7天时间内,北京市档案馆接待观众1.6万余人,单日最高接待量超过3500人,16个区接待观众1.5万余人。

四、注重立体宣传,形成文化品牌

全市档案部门积极适应首都群众日益增长的档案文化需求,围绕活动主题,突出档案元素,为广大市民奉献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档案文化盛宴,受到普遍欢迎,引发热烈反响。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发挥各自优势,对活动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高密度的宣传报道,在全市掀起了档案宣传的热潮。北京电视台、北京城市广播电台、《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劳动午报》《中国档案报》《千龙网》《中国社科网》《首都之窗》《中国搜索》《北京头条》《澎湃新闻》《学习强国》等60多家媒体,依托电视、报刊、网络、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平台,对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报道,报道的时长、篇幅明显加大,宣传的密度、力度超过以往。《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腾讯新闻》等门户网站和众多网络媒体对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的盛况进行转载。北京市档案局在《北京档案》杂志、北京市档案信息网、“北京市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北京档案工作信息》等宣传平台同步报道了系列活动盛况。随着系列活动的持续开展,国际档案日的文化品牌效应正日益显现。

五、契合主题教育,主动服务大局

全市档案部门将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作为解放思想、提高水平、展示风采、树立形象的有利契机。北京市档案馆充分发挥档案资源优势,主动服务全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早在筹办“档案见证北京”展览时,館领导班子就提前谋划,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在展览中列入“时代洪流”“探索前行”“改革新篇”三个部分,集中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屈抗争、英勇奋斗的历史,反映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人民在党中央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主题教育启动后,在市委主题教育第一巡回指导组的有力指导下,利用馆藏丰富的北平时期档案资源,特别是大量的中共地下党活动史料,推出了“不忘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中共北平党组织活动”展览,作为我市主题教育基地之一。此外,市档案馆还将面向全市党员干部举办题为“红色记忆——浴血斗争中的北平共产党”的讲座。

今后,我们将在深挖馆藏资源、创新展示手段、加强协同联动等方面继续努力,大力提升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的质量,早日将其打造成具有北京特色和新时代特征的,有品位、有魅力的文化品牌。

猜你喜欢

档案馆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牛年到,节日活动可以这么“牛”
“拍手歌”活动
云南省档案局办公室关于表彰2018年度《云南档案》优秀通联组及发行先进单位的通报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