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胸痛中心管理模式对缩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门-球囊扩张时间及预后的影响

2019-07-29杨通欢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9期
关键词:胸痛球囊心肌梗死

杨通欢

410004长沙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湖南 长沙

作为心内科常见急症之一,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有发病迅速、致死率高的特点[1]。临床常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法救治此类患者,但该治疗方法对时间的要求较为苛刻[2]。进门-球囊扩张时间是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水平与胸痛中心管理的重要指标,缩短所需时间对抢救患者生命极为重要[3]。本文旨在探究胸痛中心管理模式对缩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门-球囊扩张时间及预后的影响,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其中胸痛中心管理模式成立前作为对照组,胸痛中心管理模式成立后作为试验组。⑴纳入标准:①均无手术禁忌证;②已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经心电图检查均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⑵剔除标准:①哺乳期;②凝血功能障碍、精神疾病;③发病时间>12 h。试验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46~75岁,平均(59.57±1.32)岁;病变程度:单支病变20例,多支病变10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44~74岁,平均(59.47±1.23)岁;病变程度:单支病变21例,多支病变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均送到急诊科,采用心电图十八导联,心肌生化标志快速检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不采用胸痛中心管理模式。试验组实施胸痛中心管理模式: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和胸痛中心管理要求,采用十八导联心电图进行传输和与周边医院建立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对于自行到医院诊治者,急诊科立即接诊,行心电图检查,检查结果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则以电话等方式通知心内科医生做好准备,为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于呼叫“120”入院患者,医院在接到呼救电话后,院前急救人员立即出车,到达目的地后立即检查患者病情,排除影响诊治的因素,对患者实施十八导联心电图远程传输系统,建立静脉通道、检测血压与血氧饱和度等,同时使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等药物,由心内科医师进行远程再诊断,诊断结果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者,则立即使用急救车送患者入院并且电话通知导管室做好接诊准备和手术医疗器械准备工作,为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进门-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所需时间、不良结局总出现率。不良结局包括死亡、心源性休克、脑出血。

统计学处理:数据运用SPSS 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进门-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试验组患者进门-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不良结局比较:试验组不良结局总出现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占心肌梗死50%以上,是一种致命性胸痛疾病,极易合并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多发生于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4]。据有关研究报道,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一旦发作,若进门-球囊扩张时间90 min内实施完毕可将死亡率降到10%左右,预后和治疗有时间依赖关系[5-6]。

表1 两组患者进门-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进门-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n 进门-球囊扩张时间(min) 住院时间(d)对照组 30 172.65±21.68 12.27±1.58试验组 30 75.35±10.87 8.54±1.66 t 7.60 3.89 P<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不良结局比较[n(%)]

本研究中,试验组进门-球囊扩张时间、不良结局出现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胸痛中心管理模式可缩短进门-球囊扩张时间和降低死亡、心源性休克、脑出血等不良结局出现率。提示通过联合邻近医院、所在“120”急救中心成立胸痛中心,通过组织院前、院内相关科室做好接诊准备,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可改善患者病症。对于呼叫“120”入院治疗可在救护车上完成术前检查和诊断,绕开急诊室直接进入导管室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可从整体上缩短抢救患者所需时间。此外试验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胸痛中心管理模式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据有关研究报道,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者冠状动脉闭塞时间>20 min,心内膜下心肌细胞则会出现损坏;冠状动脉闭塞时间>3 h,心肌细胞则会大面积死亡,冠状动脉闭塞≥7 h极易出现透壁性心肌梗死[7]。因此缩短进门-球囊扩张时间是改善患者冠状动脉功能、降低心肌细胞坏死或死亡的关键,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极为重要。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者实施胸痛中心管理模式不仅有利于缩短进门-球囊扩张时间,更有利于降低不良结局出现率和加快患者身体恢复速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胸痛球囊心肌梗死
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炫速双源CT在自由心率胸痛三联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球囊预扩张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微损伤的影响
COOK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抑郁症患者与不明原因胸痛的关联性探讨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自我保健在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的作用
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通道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