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泡型肝包虫病多脏器侵犯MRI表现*

2019-07-26李林昌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子囊包虫病征象

李林昌

作者单位:810000西宁市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

泡型肝包虫病也被称作是多房肝棘球蚴病,是多房肝棘球蚴虫寄生在肝脏发生的疾病,在牧区尤为常见,在我国西北地区较为流行[1,2]。感染渠道主要是虫卵经口摄入,在十二指肠孵化,六钩蚴脱壳后钻入肠壁,经血循环达到肝脏,多数逐渐发育、长大,形成肿瘤样肿块,并对邻近器官产生压迫作用。少数可波及肺、脑、肾、脾等部位,进而导致相应器官的损害[3,4]。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手段包括CT和磁共振成像(MRI)。本研究分析了我院收治的泡型肝包虫病患者的MRI资料,并评价了其对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6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泡型肝包虫病患者210例,男129例,女81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42.1±1.9)岁。患者有牧区或疫区生活史,均经手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

1.2 MRI检查 使用德国西门子Symphony 1.5 T MRI系统进行扫描,选择序列为自旋回波(SE)、快速自旋回波(FSE)以及脂肪抑制(STIR)序列T1WI和T2WI快速恢复自旋回波饱和脂肪抑制序列(T2WI FRFSE FS)扫描,必要时进行矢状位或冠状位扫描。应用钆喷酸葡胺行增强MRI扫描,包括轴位和冠状位的FRFSE+FS T1WI扫描。头部扫描运用常规头线圈,扫描参数:T1WI:TR400 ms、TE15 ms;T2WI:TR550 ms,TE130 ms,层厚 8 mm。腹部扫描运用体线圈,扫描参数:T1WI:TR680 ms,TE15 ms;T2WI:TR2700 ms,TE120 ms。

2 结果

2.1 病灶部位 在本组210例泡型肝包虫病患者中,病灶位于左叶者55例(26.2%),位于右叶者120例(57.1%),左右叶均受累者35例(16.7%)。腹部MRI表现在STIR序列上观察到囊性病灶,大囊内有数个大小不一的子囊(图1),肝内大块状异常信号,基质MRI信号呈长T1长T2,T1W1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图 2)。

2.2 肝外侵犯情况 在本组210例泡型肝包虫病患者中,并发脑侵犯者27例(12.9%),双肺侵犯者36例(17.1%),脑和双肺侵犯者 42例(20.0%),脑和肾侵犯者29例(13.8%),脑、肺、肾等多脏器侵犯者21例(10.0%)。脑侵犯MRI征象均为多发类圆性囊性病灶,囊内可观察到多个子囊,子囊最少3个,最多达十几个。还可以观察到程度不同的基质,基质MRI信号呈长T1长T2,子囊T1信号相对较低。在T2WI图像上表现为等高信号,而子囊T1WI和T2WI信号显著低于基质;肺侵犯MRI征象为双肺多发大小为0.6~3.0 cm的结节状实质钙化,囊肿内表现为片状钙化。在T1WI图像上呈不均匀等低混杂信号,在T2WI图像上呈不均匀高低混杂信号;肾侵犯MRI征象为肾实质内囊性病灶周边沙粒样钙化,在T1WI图像上呈等低信号,在T2WI图像上呈低信号。

图1 泡型肝包虫病患者腹部MRI表现 在STIR序列上观察到囊性病灶,大囊内有数个大小不一的子囊

图2 泡型肝包虫病患者腹部MRI表现 肝右叶大块状异常信号,基质MRI信号呈长T1长T2,T1W1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3 讨论

泡型肝包虫病又被称之为泡球蚴病或多房性包虫病,是由多房棘球绦虫寄生于人体所导致的疾病,我国四川石渠县、宁夏西吉县和甘肃彰县是泡型肝包虫病的高发流行区[5,6]。本病通常以成年男性多见,但是在甘肃彰县女性比例超过男性,感染者以农牧民为多,主要是因为吞食含有虫卵的食物或生水,或接触动物(例如红狐、野狗)及其皮毛而感染,其原发病变位于肝脏,呈恶性肿瘤样浸润性增殖生长,并可经血液或淋巴途径向肝外器官侵犯,也能够向周围组织器官浸润[7,8]。本病潜伏期很长,存在隐袭发病和进行性进展特征,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以上腹部隐痛或出现肿块为主要表现,给临床诊断及治疗方面带来一定的困难。以往人们缺乏对侵犯引发的肝外病变相关知识的认识,一般会被误诊或将其当作孤立性病灶对待,治疗效果不显著[9,10]。本研究结果显示,在210例肝包虫病患者中病灶位于左叶者、位于右叶者和左右叶均受累所占比例分别为26.2%、57.1%和16.7%,位于右叶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左右叶均受累者,位于右叶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位于左叶或左右叶均受累者,这些特征比较显著。并发脑侵犯者占12.9%,双肺侵犯者占17.1%,脑和双肺侵犯者占20%,脑和肾侵犯者占13.8%,以及脑、肺、肾等多脏器侵犯者占10%,并发双肺侵犯者及脑和双肺侵犯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并发脑、肺、肾等多脏器侵犯者所占比例,并发脑和双肺侵犯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并发脑侵犯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现如今,有很多泡型肝包虫病的临床检查方法,其一主要是以免疫学试验为基础的实验室检测,例如血清免疫学实验和免疫印迹实验等,这些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高,然而无法对发病部位加以明确,并存在与与囊虫病血清发生交叉反应的现象[11,12];其二是影像学检查方法,同时也是被公认为重要的检查手段。临床一般会采用B超、CT以及MRI检查,不同影像学检查手段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传统的X线平片依旧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对病灶钙化的诊断。依赖于超声检查能够直接显示包虫及其分离的子囊。与超声检查一样,CT扫描也是首选检查方法,其能够观察到包虫囊壁及其内容物的钙化等,能够清晰地观察到病变部位与邻近器官的关系[13]。MRI除了拥有CT检查的优点外,还能显示出包虫寄生的部位、形态、种类、大小,准确定位病灶,其MRI征象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而且其在复杂类型的包虫病或合并多器官侵犯的鉴别方面能起着重要的作用[14,15]。泡型肝包虫病的CT征象表现为:肝内存在不均质密度团块,边界模糊,外形不规整,病灶内可观察到散在的点状或斑片状钙化,有时显示团块状钙化。典型的肝包虫囊内囊液MRI征象为长T1,长T2信号改变,信号均匀[16,17]。而在MRI上,可观察到母囊内有多个子囊。在T1WI上表现为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母囊信号相对高,子囊信号相对较低[18]。观察病程较长的感染者,MRI显示囊壁不规则钙化,在T1WI和T2WI图像上均为低信号。然而,MRI征象没有CT表现典型。对于一些感染相对较久的包虫病患者,病灶内存在变性坏死形成的干酪样病变,MRI显示T1WI为较高信号、T2WI为较低信号,呈良性肿瘤表现,应该与肿瘤相鉴别。

通常,感染早期泡型肝包虫病是向周围组织器官呈浸润性发展,表现为周围边界线模糊,形态不规则的肿块,通过MRI检查可观察到肝内不规则团块状病灶,边界不清晰,内部信号不均匀,T1WI和T2WI上均表现为低信号。随着病变逐渐加重,肿块内部往往会发生液化坏死,T1WI依旧呈低信号,但是这个时候的T2WI呈高信号。病灶内常出现钙化,T1WI和T2WI上均表现为低信号。可以看出,本病的基本病理学形态和病变进程是MRI表现出不同征象的病理基础。

泡型肝包虫病的发病较为缓慢,人类感染到发病通常可以达数十年[21-23]。但在感染的中晚期,病变可侵入血管或淋巴管向远处脏器侵犯,脑和肺部的泡型肝包虫病大多是由肝脏血行侵犯所导致的[24-25]。不同部位侵犯灶表现出不同的MRI征象。本组资料显示,脑侵犯MRI征象均为多发类圆性囊性病灶,囊内可观察到多个子囊,最少3个,最多的有十几个,还可以观察到程度不同的基质,其基质MRI信号呈长T1长T2,子囊T1信号相对较低,在T2WI图像上表现为等高信号,而子囊T1WI和T2WI信号显著低于基质。肺侵犯MRI征象为双肺多发大小为0.6~3.0 cm的结节状实质钙化,囊肿内常出现片状钙化。在T1WI图像上呈不均匀等低混杂信号,在T2WI图像上呈不均匀高低混杂信号。肾侵犯MRI征象为囊性病灶周边沙粒样钙化,其位于肾实质内,在T1WI图像上呈等低信号,在T2WI图像上呈低信号。

即使本病在MRI影像学图像上随病程发展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缺少典型的特征,在临床上需要与其他疾病相鉴别,才能避免误诊或漏诊。一般认为,泡型肝包虫病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原发性肝癌:经MRI扫描后泡型肝包虫病病灶往往呈结节状、团块状、不规则钙化,经MRI增强后病灶无强化,原发性肝癌病灶增强后会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存在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硬化病史有助于鉴别[26];泡型肝包虫病侵犯脑导致脑脓肿:前者呈囊性占位,信号与脑脊液差不多,囊内可观察到子囊或钙化,而后者有感染症状,增强扫描见囊壁光滑,少有明显的钙化,其他感染征象也可以帮助鉴别。泡型肝包虫病与肺结核:前者MRI征象为团块状,后者病灶周围有纤维条索状阴影表现,结合其他临床和流行病学指标,可以帮助鉴别。

综上所述,MRI检查在泡型肝包虫病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能够观察到病灶的数目、大小和形态、囊壁及内容物的钙化,以及病灶部位与邻近器官的关系,还可以提示病情进展情况。当MRI扫描发现患者有肝脏病变时,应该对其好发的侵犯脏器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降低漏诊和误诊率,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子囊包虫病征象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中国疱衣属地衣的初步研究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破壁方式对冠突散囊菌有性繁殖体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
冠突散囊菌繁殖体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浅析西藏家畜包虫病防治对策
勇做包虫病防治工作的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乳腺癌患者CT征象与SIRT1表达水平的关系研究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