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传统地域文化在郑州园博园的营造与景观表达

2019-07-24刘子强杨和平

国土绿化 2019年6期
关键词:展园博园展区

■刘子强 杨和平

2017年9月29日,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在郑州园博园隆重开幕。园博园选址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总占地面积约118.93 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约73.62 公顷,水体面积约9.14 公顷。园区包括了9 个国内城市组团展区、1 个国际展区、 5 个主题展区(感官花园、园艺花园、阳台花园、儿童花园、植物文化园),另外还包括了公共展区如轩辕阁、华盛轩、豫园等,以及功能服务区如民俗文化园、弘德园、百家姓雕塑等。

园内公共展区集中体现了传统中原文化,而其他城市展园各自展现了本城市独有的文化特征,两者在不同程度上分别营造了不同传统地域文化并通过景观的方式进行表达,使我国园林文明得到了空前的展示与传承。

一、公共区特点与地域文化的表达

(一)公共区特点

郑州园博园公共区包括主题展区、公共展区和功能服务区三个大区,几乎囊括了展园以外的所有区域。除满足基本的功能如交通、连接、基础设施等方面,在规划设计中也充分考虑了以传统地域文化“黄帝文化、寻根文化”为主线的重要作用。

(二)公共区地域文化表达

河南省自古被誉为华夏的“中原”,因其举足轻重的军事战略地位,数千年以来,中华儿女在这片“热土”上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华丽篇章,“中原”文化在这里也得到了充分的的积淀。郑州园博园正是借鉴了丰富的“艮岳”山水格局、仿宋古建筑、诗经植物、小品等,在公共区营造了具有传统地域特色的文化,充分展示了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地的灿烂历史和独有的园林文化。

艮岳平面设想图

一是“与古为新”的山水格局。园博园原有基址及周边地势过于平坦,有部分小水系。本次规划以宋代“艮岳”的山水格局为蓝本,南部挖湖,北部堆山,构建出了立体的山水骨架,大格局显示出中国古典园林文明的延续与传承。

二是“古色古韵”的仿宋古建筑。公共建筑在园区内承担了重要的实用功能,不仅包括了象征园博园门户形象的大门,还有供管理、参观、游览等的园林建筑,传统地域文化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是河南登封市“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园博园主入口大门的设计就是以汉阙为原型进行设计,尊重历史文化,体现端庄厚重的汉阙历史特点。豫园为一组高低错落掩映在山形林木中的宋式建筑群,为纪念《营造法式》作者—河南新郑人李诫,特意在建筑群中设置了李诫堂。

三是“诗意乡愁”的植物。公共区植物选择代表“中原”诗意的黄河流域原生植物风貌和豫州的乡土植物景观,展现华夏植物的历史与文化魅力,呼唤现代人向自然、和谐回归。主题展区植物文化园,选取诗经植物如芍药、狗尾草、荇菜等,以体现传统地域文化。

四是“添彩”的小品和构筑物。园博园东入口广场以“礼乐广场”为主题,利用豫剧脸谱和“乐”文化来营造欢乐迎宾的乐章。豫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粹,设计结合豫剧十大乐器及不同时期的豫剧脸谱作为小品雕塑,以洛阳传统青铜工艺做骨架,再配以渲染当地文化的色彩,最大限度展现了传统地域文化的提取、转化与运用。

二、参展城市展园特点与地域文化的表达

(一)城市展园特点

郑州园博园共有国内城市展园74 个(含港澳台3个与河南省内展园18 个),国外城市展园18 个,国际设计师园2 个,共94 个不同地域和国家的展园,各具特色、精彩纷呈,高度浓缩了古今中外的造园精华,总占地面积约16.21 公顷,占园区总面积约13.63%。

(二)传统地域文化的表达

传统地域文化是生长在特定地域的独特文化资源,华夏文化以“礼”为根基,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的固化体现,也是扩展性地域文化的综合表现。国内各展园主要通过本展园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植物、风俗习惯、宗教礼仪、建筑装饰等元素的提取、转化、运用,然后对主题立意、形式表达、空间处理进行规划设计,最终让传统地域文化以景观手法表达出来,其寓意是把某个城市和这个城市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人们一提到某个特有文化,就会联想到这个城市。

选取部分国内城市展园与传统地域文化对照表格

河南展园郑州园“家和”文化开封园 宋文化安阳园 周易文化焦作园 竹林七贤文化许昌园 曹魏文化西南展园成都园 巷子文化贵阳园 竹文化昆明园 土地文化曲靖园 珠源文化主入口展区乌鲁木齐园 歌舞文化深圳园 版画文化上海园 申文化广州园 岭南文化重庆园 山城文化华中展区长沙园 湘情文化常德园 茶禅庭院文化晋中园 晋商文化荆门园 书院文化湘潭园 城“总”文化西北展园兰州园 黄河文化拉萨园 藏文化西宁园 高原文化银川园 西夏文化华北展园北京园 皇家园林文化潍坊园 风筝文化威海园 海与渔文化青岛园 海洋文化华南展园南宁园 嘹歌文化三亚园 热带滨海文化珠海园 海上明珠文化东北展园沈阳园 盛京文化哈尔滨园 冰雪文化长春园 电影文化华东展园苏州园 古典园林文化扬州园 古典园林文化温州园 瓯越文化

郑州园博园轩辕阁与北京园

郑州园博园西入口峡谷水景

三、传统地域文化的营造

(一)传统地域文化的来源

传统地域文化的构成元素来源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脉络,由不同区域和历史文化背景形成,包括历史、地理、人文等要素。经过一代代的传承,形成了诸如色彩、图案、材料的传统地域文化。一般来说,色彩直接影响着精神,南北中轴线上的轩辕阁与主入口大门金色的建筑屋顶遥相呼应;位于掎角之势的北京园金色的建筑屋顶,突出了皇家园林的特色。另外给人最直观的图案感受和代表原产地分布的材料在地域文化的展示方面得到了尽情的发挥。

(二)传统地域文化的提炼

中华文化本身凝练了国内众多的地域文化。各城市展园在展示自己自己独特文化的手法上,归纳起来就是:建园初期,各展园城市为地域文化的景观表达做了充分的准备,在诸多当地文化要素中提炼出最具有代表性的1 个—2 个关键要素,以展现地域文化的思想精髓。南昌园以发源于东汉晚期的洪州窑文化为全园的文化主题,以赣鄱大地形态各异的天然石材为基本表现手法,感悟传统文化与现代园林在同一景观空间的碰撞与对话;焦作园以竹林七贤传统地域文化为主题,提炼焦作传统的竹编、竹器等元素,展现传统地域文化与景观设计的融合。

(三)传统地域文化与景观设计的关系

传统地域文化为园林景观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思路,而园林景观实体作为文化的载体,体现中国的精神与意境。在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提炼后进行抽象与转化的再创作,赋予园林景观以生命力。郑州园博园西入口峡谷水景的设计灵感就是来源于北宋《溪山秋霁图》,通过对传统山水画的抽象与转化为现代景观的线条,峡谷内流水潺潺,塑石悬挂峡壁,绿植穿插其中,材料也是选用当地的偏红的太行山石,表现地域性的峡谷风貌。园内的钢结构的叠梁拱桥也是对宋代《清明上河图》“虹桥”的现代演绎,横跨在水面,搭配“中原红”的色彩,传统地域文化的展示和传承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四、郑州园博园景观设计与表达

(一)设计立意新颖

景观设计立意是景观设计的灵魂,就像电影作品中好的创意是吸引观众眼球,提高感染力的第一要素。从细微处着手立意,更能让传统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和体现。在展园中,最小的展园面积约800 平方米,最大的如郑州园面积为7300 平方米,更多的是在1500 平方米—2000 平方米之间,景观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思考如何在有限的面积内营造并表达一个城市的传统地域文化。南宁园以地域“嘹歌文化”为立意,入口景墙以乐器铜鼓为原型,结合水滴落在石头间形成独特的水声,园内设置对歌场地和洗衣亭,使整个展园体现了壮族的传统地域文化。

(二)主题深化表达到位

在展园面积、设计立意确定的条件下,设计者通过规划设计布局、植物品种搭配、材料选择等设计语言进行表达。宋人李格非《洛阳名园记·湖园》:“洛人云,园圃之胜,不能相兼者六:务宏大者,少幽邃;人力胜者,少苍古;多水泉者,艰眺望。兼此六者惟湖园而已。”洛阳园根据湖园想象平面图,结合诸如:著名风水大师邵雍“天下名园出洛阳”及其他文献,全园以水取胜,结合亭阁台榭、筑石、牡丹、地形等元素进行景观表达。

(三)竖向空间错落有致

相对于平面的主体设计,错落有致的竖向空间形成的“龙骨”,虽可以成为遮挡的不利因素,但是也有步移景异的观景效果。展园与展园之间的区域地形如何处理的问题,一般情况展园会抬高周边地形来营造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需要对外围公共区地形重新梳理,同样展园的竖向空间也是景观设计表达的一个重要方面。平顶山园通过设计4 层石笼山,象征平顶山丰富的矿产资源,山体内部是一座5 米多高的中原大佛雕像,错落有致的空间变化给人以震撼的感觉。

(四)地域文化的新时代演绎

园博园地域文化的展示有现代的、新型的、智慧的乃至是高科技的。园博园公共园区石笼挡墙和雨水花园的设计、珠海园大面积的钢结构,各自体现了现代城市的热情开放。还有通过先进的交互式展陈设计,互联网平台VR 实景展示和各种方便实用的APP 手机平台等技术手段,让人对传统地域文化有更贴近现代生活和更多维度的认知,极大地丰富了对地域文化的感知和体验。

郑州园博园作为市民参观游览的城市公共绿地,传统地域文化在园博园公共区和展园的营造手法和景观表达,为我们今后继续筹建国际园林博览会展园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猜你喜欢

展园博园展区
城市公园光景观类型及评价研究——以邢台市园博园为例
南京园博园悦榕庄酒店
原辅材料展区:功能提升,绿色环保
卫生用品展区:产品多样化、细分化,创新趋向于提升使用感受
生活用纸展区:用心呵护,打造精致之美
振东展区中博会亮出山西新名片
周菡菡 韦覃作品
山东展园展区双双斩获北京世园会特等奖
海绵城市理念在展园施工中的应用
参观园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