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nterTan系统内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2019-07-24袁黎强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优良率股骨髋关节

袁黎强 徐 旭

股骨粗隆间骨折作为临床常见创伤性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主要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当突然跌倒、下肢突然扭转就容易造成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后常表现为疼痛、肿胀,且致残率较高,因此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一直是重要研究课题[1]。手术是目前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治疗方式,常用术式较多,包括外固定架、股骨近端髓内钉、动力髋螺钉等,近年来InterTan系统内固定逐渐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推广,取得了较高的应用价值,不过目前相关研究报道尚少,还需更多研究加以佐证[2,3]。本研究分析InterTan系统内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之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8.34±5.27)岁;AO骨折分型包括A1型5例,A2型13例,A3型2例;合并冠心病4例,高血压2例,糖尿病4例。观察组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68.15±5.83)岁;AO骨折分型包括A1型4例,A2型14例,A3型2例;合并冠心病3例,高血压2例,糖尿病5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1.1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②年龄≥60岁;③精神、认知正常,意识清楚,能够有效配合;④无麻醉、手术相关禁忌证;⑤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部位骨折;②病理性骨折;③长期营养不良、内分泌疾病等导致的严重骨质疏松;④凝血系统、免疫系统疾病;⑤合并恶性肿瘤。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DHS治疗: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仰卧位下做8cm左右纵向切口于患肢髋部外侧自股骨大粗隆向下位置,逐层切开皮肤将股骨外侧肌层分离,使股骨大粗隆、股骨上段充分显露,对牵引力度进行调整后通过骨科牵引床完成牵引复位。若为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则对粉碎的骨折块先进行复位处理,以捆绑带环扎固定,X线机透视下保证复位良好后,使用135°定位器于股骨大粗隆最高点下方2.5~3.0cm位置定位,掌握好前倾角,取导针沿着头颈方向、定位方向置入,再次用X线机确定导针位置、方向及进入头颈长度,合适之后选择适合的主钉和套筒钢板,以螺钉固定并以X线确定位置。观察组采用InterTan内固定治疗:通过骨科牵引床对患者进行闭合复位,以X线机透视明确复位情况,做5cm左右纵向切口于患侧股骨大粗隆近端,找到大粗隆顶点并于顶点稍偏内侧位置置入导针,导针入路在X线正位透视下与股骨轴线呈4°外翻角,侧位透视下则位于股骨颈中央,并保证尖顶距在25mm以内,然后进行开口、扩髓处理,取主钉置入,X线下明确主钉深度,可采用采用瞄准杆辅助确认加压钉和拉力钉位置,以保证主钉位置合适,最后依次置入螺钉进行固定。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②观察评估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③观察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髋内翻、切口脂肪液化等。

1.4 疗效评价标准 ①优:治疗后Harri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85%及以上,髋关节功能基本或完全恢复;②良:Harri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70%及以上,但不足85%,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③可:Harri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60%及以上,但不足70%,髋关节功能有所改善;④差:未达以上标准。

2.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地负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更少(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2.2 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5.00%,比对照组70.00%的恢复优良率显著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例)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未发生并发症,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群常见骨折类型,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该骨折的发生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其致残率、病死率较高,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受到临床广泛关注[4]。DHS内固定是以往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金标准,适用于各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安装简单易行,钉板结构符合髋部生物力学要求,利于骨折愈合,而且固定相对坚强,为髓外固定,不会明显干扰股骨髓腔,不过术后容易出现髋内翻,由于DHS主钉直径较大,还容易出现骨量丢失过多的情况[5,6]。

InterTan系统内固定术是近年来新兴的手术方式,目前已有研究证实该手术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效果确切,许永峰等人[7]研究将InterTan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InterTan内固定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负重时间及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方面均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张及时[8]也认为InterTan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Gamma钉固定术的优良率更高,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更少,术后Harris评分改善程度更明显;充分体现出InterTan系统内固定术的显著应用优势。InterTan系统是股骨近端髓内中心性固定系统,符合BO内固定原理,在手术过程中不需要将骨膜剥离,使骨折端的血运得到较好保护,有利于术后骨折愈合,而且InterTan双钉组合加压系统在防切出、抗旋转上具有一定效果,能够最大限度避免髋内翻畸形[9,10]。此外,InterTan系统内固定术切口小,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患者通常不需要输血治疗,也有效预防了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地负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更少,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对照组明显更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InterTan系统内固定术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提高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究其原因在于InterTan系统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提高术后稳定性,使正常骨质及周围软组织最大程度保留,加之微创、具有一定防切出和抗旋转功能等特点,最终显著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促进术后恢复。不过本研究也存在样本量少、观察时间短等局限性,还应加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作更深入地分析。

猜你喜欢

优良率股骨髋关节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说说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