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土建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2019-07-23朱梦阳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9年5期
关键词:土建校企中职

朱梦阳

[摘           要]  对上海多所土建类中职校进行调研,分析土建专业教师结构现状和前往企业实践的目的、态度等多方面。通过调研可知,教师对下企业实践意愿不强烈,教师下企业实践计划不够明确,内容缺乏针对性,企业实践缺少多元化评价以及教师下企业实践缺乏规范系统的专业性指导。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中职;企业实践;教师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4-0164-02

一、背景分析

《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提出,要“建立职业学校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专业课教师、实训指导教师每年有一个月或两年有两个月以上的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通过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实践,使教学与行业接轨,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1]。

对土木工程专职教师而言,由于土木工程专业技术性强,既需要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又必须具备相当的实践技能,同时还需要根据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教师的状况不尽如人意,不仅许多教师毕业于普通高校的相关专业,即使来自专门培养职教师资的教师,其教学能力也有所欠缺[2]。因此,该专业教师应该利用空余时间积极参加企业实践,学习一线新知识、新技能,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服务于教学,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中职土建专业教师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中职土建专业教师现状调查

从上海市多所土建类中职学校中随机抽取100名专业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其中95份为有效调查问卷。从中职教师的年龄、学历、教育工作年限、职称、企业工作经验和“双师型”教师六个方面了解所调查土建类中职教师的基本情况。(见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当前中职教师的主力军是教龄为5~10年为主的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大多来源于师范类本科院校,硕士研究生也开始进入中职学校。职称结构以中级为主,高级职称的人数较少,晋升的空间比较大。一半以上的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对土建类课程而言,其实用性、操作性较强。那么,只有通过企业实践、挂职锻炼才能积累工作经验[3]。

(二)职业学校现状分析

1.教师对下企业实践意愿不强烈

首先,职业学校的教师教学任务重。专职教师的周课时都达到12节以上。除了完成授课任务以外,还需要编写教材、发论文、参加各种比赛和进修等。导致平时空余的时间比较少,而学校相关的文件中并没有规定到企业的教师如何选择。有的教师虽然很想去企业实践,但是由于分身乏术,既要顾及学校的教学工作,还要潜心深入企业实践,根本无法做到。由于教学工作找不到可替代的教师,分给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时间就很少了。其次,通过调查发现,企业实践的时间大多安排在寒暑假,在正常教学期间的甚少。对整个工程而言,寒暑假只能完成建筑建设的其中小部分内容,可谓是冰山一角。

2.教师下企业实践的计划不够明确,内容缺乏针

对性

教师的实践任务不明确,合理的实践计划和自主个性化的方案缺失。从调查数据可知,由教师、学校及企业三方共同制订教师下企业实践的计划相对较少。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师没有专门的实践岗位,在实践过程中难以参与到实际工程的具体事项中,故实践效果未达到期望值。同时,缺乏科学可行的计划,实践目的和有效性不高,导致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计划实施不流畅。

3.企业实践缺少多元化评价

通过调查发现,对教师到企业实践的评价考核仍然是较为薄弱的环节。任教土建专业对教师的技能、动手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许多职业学校未能根据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对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制订科学的管理和奖励机制。未能形成评价、激励、管理的一体化考核评价机制,实践管理运行中职业学校与企业脱节。

4.教师下企业实践缺乏规范系统的专业性指导

职教集团层面及学校层面的教师到企业实践缺乏规范系统的专业性指导,没有一个统一可参考的标准。教师到企业实践,究竟学些什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学习的程度如何,相应的规定至今未出台。企业实践的效果就无法体现。

三、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的自主意识

土建专业教师所任教的学科,大多需要动手实践或者工程案例。仅仅通过书本的备课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教师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那么进企业进行锻炼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学校应该大力宣传企业实践的重要性,如,国家推动职业学校进行企业实践的意义和方针以及国家对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规定的企业实践课时等。土建专业教师更应立足课堂,用积极好学的态度面对下企业实践,积累经验、收集资料,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只有强化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的自主意识,态度端正了,才能在企业中踏实工作与学习。

(二)校企合作推动教师到企业实践

目前,上海的土建中职校的企业实践分为市级和校级两种。对市级企业实践是由职教集团牵头,经过前期调研,明确土建中职教师的需求,再进行安排企业实践单位以及带教师傅,企业的接受程度颇高。而校级的企业实践是由学校開展寻觅的,那么选择校企合作企业安排教师实践是最有效的路径。学校要联系能够长期合作的对口企业,与符合条件的建筑企业共建教师实践基地,加深校企合作关系,建立校企合作机构。可以设立专职人员负责教师下企业实践工作,选择有助于学校专业设置的岗位安排教师实践,与企业定期研究教师下企业实践问题,共同计划,组织实施。企业也能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傅团队,形成师资队伍的校企共建机制。

(三)统筹管理和监督,保证教师下企业实践的质量

学校、企业、教师三方应共同制订教师下企业实践工作学习计划。学校需时常与企业保持沟通,合理安排教师教学工作,留出较为完整的教师下企业实践时间。校领导或主要负责人应定期到企业检查教师实践进度。企业需指定带教师傅指导教师实践并定期考核,校企双方共同做好过程管理与考核工作。制定完善教师企业实践方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教师下企业实践效果,提高教师下企业实践的有效性。让下企业的教师有专门的实践岗位,并能够参与施工过程和技术创新。这样通过工作任务引领的方式提高教师实践岗位操作技能、岗位指导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管理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四)创新多元化的企业实践评价

学校、企业可以建立教师企业实践信息化动态管理与考核信息库,制订考核制度,进行多元化的综合性评价。根据教师的企业实践态度和专业实践技能提升程度,细化评价指标,构建多元化的教师到企业实践评价体系。(见表2所示)

对专业教师的实践成果进行全面考核,强化过程性评价,完善配套制度建设。同时,也要关注教师到企业实践以后教学能力的改进。因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才是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最终目的。

(五)制定职业学校企业实践实施标准

针对不同层次教师培训需求,可以分为新进教师、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三大类。对同一个培训模块的内容,其实践能力掌握的要求也需要进行分层。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或大纲进行指导,故制定职业院校企业实践实施标准迫在眉睫。建议由政府牵头,联合学校和企业专家一起进行职业院校企业实践实施标准的制定。

参考文献:

[1]张小青.中职学校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的探讨[J].师资建设,2018(15):108-109.

[2]蔡跃,余清泉.中职土木工程专业教师专业能力构成调研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7):51-54.

[3]秦晓娜.中职教师企业实践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土建校企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成本管理途径研究
土建施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索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