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东民谣绘本创作研究

2019-07-23运梅园

艺术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关东民谣绘本

运梅园

摘 要: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民谣不能只是为了展览,也不只是需要保护,更需要发扬光大。“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一语道出它的双重美感。作为视觉设计者,更要开拓民谣的第三重美感,即视觉美感。

关键词:关东;民谣;绘本

民谣是艺术中的精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们生活和劳动的需要,更是社会生活和斗争的直接反映。它富有形象思维、感情凝重、直接表达情绪的品格,是真正的天籁之音。它感情真实,思想大胆;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和民族性特点。它从社会生活中直接吸取养分,贴近人心,对底层充满人文关怀,且针砭时弊,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晴雨表。其表现形式自然纯朴,本真和直达心灵的情感表达均来源于生活,又豐富并充实着生活。它“才入耳孔,又上心头”的强烈主观冲击力,使其在艺术大家族中独树一帜;它依靠吟、念、诵的流传,生动灵活地记录、表现民族的感情与习俗,反映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和历史遭遇。

1 关东民谣绘本的创作尝试

近现代的“关东”主要指山海关以东,即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四盟市,今泛称“东北”,明朝俗称“关东”,清朝称之为“满洲东三省”。该地区在千百年的发展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之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里不仅有满、蒙古、回、鄂伦春等少数民族各自独有的文化传承密码,更有大山大水所赋予的自然灵气,在这片经过民族抗争染红过的热土上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更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勤劳质朴的人们。因此,这里流传下来的民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长有短,有的委婉,有的高亢,但无不是真性情的流露。它需要被保护、需要被传唱。

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民谣不能只是为了展览,也不只是需要保护,更需要发扬光大。

民谣的审美特点和艺术特色决定了它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创作途径平民化,创作效果大众化。“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一语道出它的双重美感。作为视觉设计者,要开拓民谣的第三重美感,即视觉美感。读图时代已经到来,绘本成为老少皆宜的文化传播方式,无论是纸质,还是目前更为强大的多媒体,都有可用绘本作为关东民谣的载体,具有现实价值和可操作意义。将这些歌谣画出来,不仅会对民谣起到记录和传播的作用,更能为打造长白山文化品牌起到引领作用。它的传播范围与影响效果也将更大更广,尤其对青少年及儿童具有教育价值。为执行党的文艺路线和“三贴近”原则,保护和发展民谣及民族习俗,在现阶段就具有了特殊价值和意义。

绘本最强调的是文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文字少,要求就高,简短精练,故事还要跌宕起伏,风趣活泼。传播渠道多样化,受众大众化。图文结合,审美意味更浓,教育效果更突出。以图为主,图文结合,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图像概念,增强思考的连续性、丰富的想象力等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一,我们要从现有的选集和辞书中挑选,选取那些故事性强、可以作为绘画脚本的民谣。从关东童谣到抗日民谣,从解放前的口头流传到解放后的收集整理创作,这一过程中我们接触到大量的民谣资料。通过对关东民谣的审美特点及艺术特色进行研究、总结,我们最终选定了8组题材,分别是抗联谣、风物谣、仪式谣、劳动谣、行业谣、情歌谣、儿歌谣、哨口谣,作为绘制绘本的8个方向。

该研究的难点主要在于关东民谣的审美特点与创作绘本时表达方式的调性如何统一的问题。了解了关东民谣的审美特点,它的绘本设计以及图式化表达方式自然也就有了依据。接下来,针对8组题材的内容进行关东民谣绘本设计及民谣图式化表达方式的研究。绘本的材质和技法决定绘本创作的风格,如水彩画适合表现抽象风格,电脑制作更善于表现写实效果。

例如《抗联谣》这一部分,我们收集到数百余篇民谣,在绘本文本的选择过程中,我们舍弃了篇幅过长的一部分篇章,又努力搜寻那些相对容易产生画面感的短篇民谣。东北抗联不仅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集中呈现。大美关东,血沃长白。记载这段历史的民谣更是数不胜数,这其中不仅有抗联名将杨靖宇将军创作的《四季游击》、李兆麟将军的《露营之歌》,更有民间创作的精品《红旗映红了长白山》《送哥当“抗联”》,还有纪念杨靖宇将军的《濛江边上起恶风》。抗联谣中,句句真情、字字血泪,“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抗联名句。东北抗联的顽强意志在代代传承。因此,在思考绘本语言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国画风格。另外,还尝试了版画风格,经过实验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水墨大写意的潇洒与酣畅。

描绘的是杨靖宇将军《四季游击》中的一段:“秋季里游击景物别一天,风凄凉草黄萎鸿雁飞汉关,母依阁父依门个个盼儿还,破巢之下无完卵誓复河山。秋季里游击精神分外爽,打日寇杀走狗计策最优良,整化零零聚整神出又鬼没,袭击夜战得胜利四海名扬。”这一对页设计在构图上既有联系,又在画面内容上有所区分。版式的精心安排与水墨晕染恰到好处。

也是在创作《抗联谣》这一本的时候,我们确定了整套书籍的设计风格。我们在开本的选择上参考了大量的获奖绘本尺寸,又根据纸张的合理裁切规律,选择了20开(217*227mm)一个近似于正方形的大小,页数控制在40页以内,采用骑马钉的装订方式。既方便阅读,又方便携带。

第二,在构思创作第二本《民俗谣》时,我们有很多视觉语言想要尝试,如农民画风格、剪纸风格以及现代插画风格都有所尝试,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剪纸风,用民俗的视觉语言来展现民俗的内容,实践证明更为有趣。

例如,蒙古族民谣《婚礼祝福歌》中吟唱道:“四弦琴弹起吉祥调,圆皮鼓快把新点敲。良辰吉日好时刻啊,祝福新人和睦恩爱白头到老。”画面中红色绸带和祥云杂糅在一起,体现了剪纸互相连接的特性。欢腾的鼓点把圆皮鼓差点敲出了画面之外,构图中充满了动感,婚庆的喜悦氛围洋溢在画面中。画面中虽然运用了传统的剪纸形式,但在构图上十分现代。这正是本册书的设计风格,即兼顾文化传承,又要运用现代设计理念来统筹设计书籍版式,同时又要照顾到每篇的设计语言和整本书的设计风格,还有全套书的策划理念。这册书的布局都是左页图为主,右页图为字。左页的剪纸风格为阳刻,右页为阴刻。

以上是我们对于《关东民谣绘本》的创作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逐渐对关东民谣绘本的艺术价值、传播价值、教育价值等也有了自己的深入思考。

2 关东民谣绘本的艺术价值

关东民谣绘本的艺术价值主要在于用新的设计理念及方法将传统的口头传播文化视觉化的一次有益尝试,更是为了挖掘传统民谣的视觉美感。好的文学作品会极具画面感,那么好的民谣也可以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绘画表现形式呈现出来。因此,这次关东民谣绘本的创作研究更是一种基于传播载体上的通感尝试,也是关东民谣绘本在传播价值层面上的体现。通过这次尝试,我们再一次验证了那个古老的定论:艺术是相通的。绘本给人们增添了一个感受艺术的心灵触发点,更让民谣这种文学表现形式焕发了生机。

3 关东民谣绘本的教育价值

关东民谣绘本的主要目标人群为11~17岁之间的少年,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的逆反期和成长期两个重要阶段,上接启蒙期,下接青春期,容易被引导,所以在这一阶段所接触到的讯息尤为重要。作为教育者,更要有意识地为他们提供正面的指导。绘本这种形式正好符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阅读和欣赏,是容易被接纳的讯息接收方式。因此,为了快速提升绘本的影响力,出版后应作为免费发放的课外读物来传播,另外还要与相关部门取得共识,在中小学的图书馆以及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阅读空间开展长期而广泛的合作。

关东地域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人文深厚,但近些年来,这里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得到良好的保护和发展。一些片面的、扭曲的、戏谑的、肤浅的文艺形式更是将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和艺术低俗化,从而导致一些人认为要谈人文就得是江南,关东地区则是穷山恶水出“刁民”,为“东陲无文”作现代诠释。一些不太了解历史的青少年也开始妄自菲薄,对于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知之甚少。此次《关东民谣绘本》的创作研究,虽然只是设计出版一套书籍,但它展现的是整个关东的历史民生、经济文化,希望它能以点带面,将关东文化的精髓展示出来,将关东人的情怀传承下去,给不了解这片土地的人们打开一扇新的窗户。

绘本,在传统概念里只是适合儿童时期的一种图文结合的阅读方式,但是通过这次研究,我们对绘本阅读对象的兼容性以及传播的公共性也进行了尝试性探讨。关于关东民谣绘本的创作研究才剛刚起步,但它属于恰逢其时的“朝阳产业”,也是“朝阳艺术”,我们应该尽早在这一领域展开研究,取得成果,并用它来指导创作,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

[1] 向华.现代绘本创作中怎样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J].中国教师,2018(10).

[2] 付中凤.鄂伦春民间故事绘本创作新思路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8(8).

猜你喜欢

关东民谣绘本
关东春早
绘本
绘本
绘本
十唱共产党
张桐 作品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日占旅大时期关东都督府地方法院对安重根等人的判决书
关东农家
拥军民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