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芾的草书及其书法观分析

2019-07-23李守卫

艺术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米芾草书

摘 要:本文以米芾的草书和他的书法观分析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书法变化为主要依据,从米芾论草书以及后人对其评价、米芾对狂草的看法以及米芾的笔法、米芾书法的史观和图像阐释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强米芾书法在现代的发展。

关键词:米芾;草书;书法观;魏晋古法;晋人格

0 引言

米芾论文主要是“晋人格”为主,去掉其中存在的标准为主,对张旭、怀素等为代表的狂草进行分析,对两者的草书内容完全不在乎。米芾主要以复兴“魏晋古法”为研究的最终目标和形象,米芾对唐代和宋代之间的笔法进行了有效的矫正和分析,通过不断研究合和分析后将其阿演变成为自身独特的草书风格。个性化的唐宋时期的书法在米芾书法中以另一种形式出现是在所难免的。

1 米芾论草书以及后人对其评价

宋代有三位尚意之家,分别是苏、黄、和米,其自身的书法创作具有一定的个性化和风格,为后续书法历史提供了一定条件和基础。在整个书法行业中米芾的书法功力最好,入古也是最深的。米芾书法主要為晋人文诶主,储体兼备,特别是行楷上所有体现。一直被延续到现在的《蜀素贴》都是米芾自我创作的行楷代表作品。米芾的草书数量远远比其创作的行书笔多得多,自从惟克继承了晋人之后,进而出现了对唐宋时期草书的褒义和贬义评价之手,也别时对于张旭和怀素这一时期的狂草书进行完全不看在眼中。[1]米芾自身制作的《草书帖》中大概意思就是:草书假如不以晋为基本格式,那么就会成为下品内容,张颜俗子,都对草书进行变乱古法,进而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颖的感受,进而出现了很多识时务者。怀素在书法上稍加平淡,一旦渠道成就,就被时代的进步所压制,因此无法成为高估,高闲而下,但可悬之酒肆,光尤可曾恶也。

米芾生平都以晋人为宗,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阐述此话语“宝晋”,论书过程中也经常以“晋法”和“晋人格”对其标准进行评价和分析,对于草书的点评也是如此。米芾对于狂草书会有所批评,主要是因为对草书的“变乱古法”和“晋人格”的一种不满导致的。张、怀狂草可以称之为羲和献一以来草书成就最高的人员,米芾对于其他人的草书评价以及对自身草书的心得体自然而然会引起很多不追随者。比黄伯思说过:“比来米襄阳号知古法,然但能行书等”米芾学书主要以晋人为主,进而得到了古法,以入晋、入格为自居,多个实时期来一直被誉为用笔存在绝妙之处,进而得到了军法的赞赏,一直到最终得到了古军之神象等评价。然而人也存在很多对其有议论的人员,对于其草书进行褒义评价,也是以宗晋为主的项穆,一直认为米书是“激励矜夸,放之于今。”[2]

那么米芾的书法一直以“晋人格”为主,都是对于其草书来讲的,人们之所以对于草书存在很大争议,其主要原因是“趣味无争论”导致的,知识单单的一句话就能够将所有争议敷衍过去,所以我们则可以为草书进行一定的评论:什么是米芾所说的“晋人格”呢?米芾对于狂草书的批评又是秉着什么的书学观念呢?

2 米芾对狂草的看法以及米芾的笔法

2.1 对于颜真卿和张旭看法

颜真卿和张旭变法主要是为恢复书写在社会上的地位,进而被称之为二王笔法的继承者,颜真卿和张旭变法不但恢复了以往书写的价值,并且将书写存在笔画的两端笔锋进行了改变,顿挫与以往时期存在不同点,从而使得书写中衍生出来的自然的三过折和笔画的概念等舍去了,颜真卿和张旭的变法同时也对“魏晋古法”出现了不同点。[3]

在苏黄米三家之中,米芾对于古法的重视程度最高,对于魏晋的认知也是最设深刻的,趋于技术化形式,米芾一生以来都以临摹作为书法标准,在年少时期并没有成为书法名家,号称为“集古字”。米芾对于古帖的研究可以说是非常认真和精细化,对于“古法”的认识和态度则和其他两位“尚意”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性,两位书法家主要为“无法之法”和“意得”为主。颜真卿和张旭的变法恢复主要是对于原有的书写中存在的两端转换为顿挫,进而舍弃了原有的三过折为主,对于米芾一生以“魏晋”为依归对其进行评价,也是魏晋古法的细微时期。相反,真实因为张旭的变法,使得魏晋古法之中存在的“变乱古法”失去了原有的内涵和精神,狂草书进而无法被米芾内心接受。[4]

2.2 米芾的笔法

历史已经消失在人们眼中,魏晋只是单纯地停留在人们心中记忆的魏晋,原本的“魏晋古法”已经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吧为掩盖。米芾整个人生都与“魏晋古法”为草书创作源泉,尽力矫正唐宋时期出现的笔法的衰败,不过,米芾自身提倡的“晋人格”也不过是米芾自身的一种晋人格而已。张、颜的“变法”只不过是一种传播笔法而已,在写作中刻意将两端存在的顿挫忽略掉,避免在写作中出现阻碍和问题,进而导致了真正意义上的“古法”分离和解体。张旭和颜真卿之后,历史人物已经无法分辨出“古法”内容。黄庭间对于颜真卿的笔法非常感兴趣,并且对其崇尚,他的书法大多数在临摹颜真卿的书法,并且多多少少会受到颜真卿的影响。[5]但是“古法”则在黄庭坚的手中失去了颜色和味道,早就不存在于书法之中,在其手中书法的笔法则可以被随意延伸和变化,传统时期的笔画概念在其手中和笔彻底被解体。

米芾提倡的书法最注重的就是书写的点画起止,以及两端知否存在顿挫和笔锋的转换等等,不过与黄庭坚的书写相反,米芾深刻意识到了“三过折”在书法之中的价值和作用,可以对细微之处起到矫正的价值,顿、行、顿可以清晰地构建一个完整的笔体和内容。米芾刻意将笔画书写时的入峰以及牵拉动作加大,提升整个书写中笔画的内转峰,在实际草书书写中感受了八面出锋的效果。比如在书写一和古等字的横笔画时,米芾以切缝为主进行书写,进而对其进行弹写,笔锋变化多端,随行随转,一直到最后书写完毕后的收笔阶段。米芾的笔法存在一定的精妙之处,主要在于每个字的细节处理上,在书写短横内容,米芾也绝对不是一笔带过的书写,也是在其中带有三过折的书写寓意和内涵,在书写古的最后一笔,烟的最后一笔以及中等字是,都会稍微带入转笔部分,牵引收笔的基本动作内容,在笔画上必然会出现一些精细化的S形曲线内容。

米芾对于魏晋古法的深刻认识,最终导致其对张旭怀素等为代表的狂草出现了反对态度。米芾对于三过折的认识非常严格,想要通过米芾书法实现对于三过折的恢复,加上自身的独特能力制造出自身的风格和意识形态等。米芾的笔法在不断延续之中失去了魏晋章草以今草中的感觉,与传统时期的狂草纸之间逐渐生成不同极端内容。张旭和怀素两者之间的狂草以及米芾的书法等都存在一定差异,风格和特色等都存在很大差距,样式和书写程度等也是各有千秋,进而在不同书法加手中“魏晋古法”也出现了不同变化,需要面对不同的命运和改变等。

2.3 米芾的草书

米芾书法自身存在一定的特色,下笔是猛利,给人带来的感受不同,一種风樯阵马的感觉,行书运笔的速度相对来说非常满,米芾在书写中比较注重书写两端,在行书中并没有将笔画中部的内容和笔画形式落实和充实,并没有对形式的中中段完全侵害、而草书在书写时则比运笔的速度大大提升,其书法一直处在草书之中,使得整体书写形式立刻变得紧张起来,在书写两端和中段的顿则被全部省略。一个字中很多笔画和内容全部被虚化,起笔书写要重顿,进而将笔跳起,在注重笔顿的动作,在书写过程中给人一种跳动的感受,感受书写的节奏和停顿等,在书写高字的第一笔画时,业的第一笔化都是非常明显的感受,起笔一定要做到重顿,收笔工作中要注重顿和转等,笔画内部存在的所有中部全部被虚化。在写佳字时,也是注重第一笔的中顿,中间的所有笔画和停顿等请全部被省略掉,彰显一种气派和独特的风格内容。

3 米芾书法的史观和图像阐释

魏晋古法和三过折是米芾书法之中注重的主要内容,也是汉字演变的主要时期,是书法技法的形成阶段。汉字形态行原来的古文形式不断发展和演变成为现在的行书和楷书等,实质上就是文字字体结构的一种变化和线条上的变化。古字的变化就是一种连接划时代的笔画形象的变迁和演变过程。

古字最看重的内容就是笔法的内容,古字更加注重书写中空间组成形式,对于线条的分析则存在一定问题,注重形体上的变化,均称等。初期是汉字的变化主要是形体上的,随着时代的变化和转移逐步延伸到笔画和笔体间。在整个书法演变中,楷书是汉字最终方向,到达了楷书后整个书法的演结束了。其中出现了原来的三过折等。由于各个书法家的观点不同等,使得整个书法在演变中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整体和概念。

4 结语

米芾书法始终坚持以“魏晋古法”为主,注重书写之中体现的“晋人格”,因为对于魏晋古法的认知深刻,从而导致其对于张旭和颜真卿的书法一直秉着反对和批判的态度。在年少时期米芾注重对于魏晋古法的临摹,因此在没有成为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家,通过不断临摹和书写后加上自身独特的风格,创作了属于自己的书法内容,使得整个书法更有形象和风格,注重转峰和顿挫等,将三过折引入其中。草书之中注重入笔的重顿,之后给以一种跳动的感受,中间分布全部虚化,是米芾草书的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1] 张森.浅析黄庭坚书法美学观和书法创作成就[J].高考,2017(9).

[2] 蔡卫华.何绍基和于右任的书法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

[3] 姜寿田.草书与抽象表现主义——兼论“现代书法”的无名化[J].书法,2017(6):36-39.

[4] 李正庚.论纸、私书传播、草书与汉末书法新变[J].文艺研究,2017(04):129-137.

[5] 王卫民.于右任魏体草书与"盛唐气象"关系初探[J].中国书画,2017(6):23-25.

[6] 余显斌.“草书”与“行书”的斗法[J].意林(少年版),2017:15.

作者简介:李守卫(1975—),男,江苏淮安人,本科,三级美术师,研究方向:书法创作。

猜你喜欢

米芾草书
清 华罍 行草书羊士谔诗轴
汉 蔡琰 草书我生帖
宋 陈襄 草书帖
宋 米芾 行书道祖帖
北宋·米芾《白帖》
康里巎巎草书谪龙说卷
米芾学“字”的故事
石圣米芾的三个纪念地(上)
草书与翻译
软、硬笔临写宋米芾《方圆庵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