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新品种适应性和丰产性分析

2019-07-23高晓敏邹华芬王琚钢肖熙鸥

北方农业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主茎华彩块茎

高晓敏,邹华芬,李 可,金 辉,王琚钢,肖熙鸥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海南省热带作物营养重点实验室,广东湛江 524091)

2015年1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了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会上提出让马铃薯逐渐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1]。自此,马铃薯作为紧随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作物地位得到空前提高。马铃薯栽培范围广、适应能力强、生育期短、产量高、耐贮存,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其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等,马铃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粮菜兼用型栽培作物[2]。因此,推广马铃薯种植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3]。

湛江市位于我国大陆最南端,地处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南濒南海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西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东与茂名市相连,属南亚热带气候区,冬季气候适宜马铃薯的生长。但目前湛江地区马铃薯品种资源较为匮乏,种植品种单一,为了丰富湛江地区的马铃薯品种资源,加大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和新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笔者引进了9个华中农业大学选育的华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于2017—2018年冬季进行了华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引种试验,并对其进行了物候期及植株形态观察、各品种田间性状及块茎性状评价和产量测定,以期获得适合湛江地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试验共引进9个马铃薯品种,分别为“RJB”“Purple Viking”“华彩 1 号”“Congo”“AD”“AC338”“AC Red Island”“华薯1号”“华薯2号”,均为华中农业大学新选育的马铃薯品种,选择“洋人洋”为对照马铃薯品种(贵州省盘县农业局审定品种)。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地点 试验在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马铃薯育种基地进行。基地地处北纬21°10′、东经110°16′4″、海拔 30 m。试验地土壤为砖红壤土,前作种植“发财树”“小叶榄仁”等风景苗木。

1.2.2 栽培技术

1.2.2.1 整地 首先进行整地,采用拖拉机犁、耙,做到地面平整,清除石块、长的树根和树枝等杂物。

1.2.2.2 种薯处理 新调来的种薯没有过休眠期,需对种薯进行破休眠处理。用10~15 mg/kg的赤霉素浸种20~30 min,待种薯芽长0.5~1.0 cm时即可进行切薯。40 g以下的种薯实行整薯播种,40 g以上的种薯实行切块播种,切块时注意切刀的消毒(用75%的乙醇溶液清洗消毒刀),切块时每块种薯至少保留2个芽眼,然后用滑石粉和甲基托布津混合(比例为 1∶50,g/g)拌种。

1.2.2.3 播种 实行宽窄行种植,宽行80 cm、窄行40 cm。整地后按40 cm行距开沟,种植2行后空1行,株距25 cm,种植密度为66 000~67 500块/hm2,于2017年12月3日进行播种。

1.2.2.4 施肥 采用沟施的方法。施肥量为150 kg/m2有机肥、60 kg/m2复合肥、10 kg/m2尿素的标准,播种时一次性施入播种沟内。

1.2.2.5 水分管理 湛江地区冬季降雨少,做好灌溉尤为重要。采用滴灌方式进行灌溉,在每条宽行上拉一条滴管带(滴灌带规格:厚2 mm×直径16 mm、间距20 cm,流量2 L/min),即宽行上种植的2行马铃薯共用一条滴管带。一般每7 d浇水2次,收获前8~10 d停止浇水。

1.2.2.6 中耕培土 整个生育期进行2次培土,第1次在苗高10~15 cm时进行,第2次培土在第1次培土后20~25 d进行。

1.2.2.7 收获 待植株叶片变黄时,即可进行收获。于2018年3月30日进行收获。

1.3 观测指标

观测记录各品种物候期(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及成熟期),在现蕾10 d后观测各品种形态特征及田间性状,收获时记录各品种块茎性状。收获时每个品种随机取3个点(相当于3个小区),每个点的面积为6 m2。每个点随机取10株马铃薯,即3个随机取样点为3个重复,每个重复观测10株马铃薯,进行茎粗、主茎数、株高、单株结薯个数、单株块茎重量及块茎平均重量的测定。实收每个取样点的全部马铃薯,其产量作为小区的实测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试品种的物候期

由表1可知,供试的10个品种出苗最早的品种为“AC Red Island”和CK,出苗时间为12月20日;其次为“华薯2号”和“华薯1号”,出苗时间分别为12月22日和12月25日;“AD”品种出苗最晚,出苗期为1月3日;其余品种出苗期为12月25日至1月3日。各品种均能现蕾,但现蕾后只有“华薯1号”“华薯2号”“AC Red Island”和CK能够正常开花,其余的品种花蕾自然脱落不能正常开花。引进的9个品种的生育期均短于CK,“华薯1号”“华薯2 号”“AC338”和“Congo”的生育期均在 70~75 d,其余5个品种的生育期在80~85 d。引进的9个品种均为中早熟品种。

表1 参试品种的物候期 月-日

2.2 参试品种的植株形态特征

由表2可以看出,“华薯1号”与“华薯2号”茎的颜色为绿色;其余品种茎的颜色均为紫色。各品种的叶片颜色均为绿色或深绿色。“华薯1号”“华薯2号”和CK 3个品种能正常开花,花繁茂性表现为中等;“AC Red Island”品种的花繁茂性表现为少花;其余品种的花蕾自然脱落,不能正常开花。“华薯1号”和CK品种花冠的颜色为浅紫,“华薯2号”的花冠颜色为白色,“AC Red Island”品种花冠的颜色紫色。“华薯1号”“华薯2号”和“AC Red Island”这3个品种开花后,花朵自然脱落,不能正常结实;CK品种能结实,但结实性差。

表2 参试品种的植株形态特征

2.3 参试品种的田间性状

由表3可以看出,引进的9个品种出苗率与对照差异显著,出苗率最低的是“华彩1号”,为82.2%;“华彩 1 号”“RJB”“Congo”和“AC338”这 4 个品种的出苗率在90%以下,其余5个品种的出苗率均在90%以上,其中,“Purple Viking”和“华薯2号”无差异,“Congo”和“AC338”无差异,“AD”和“华薯1号”无差异。“华薯1号”“华薯2号”茎粗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他品种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其中,“华薯2号”茎最粗,为12.9 mm,茎最细的品种是“AC Red Island”,为9.8 mm。主茎数最多的品种也是“华薯2号”,平均有 3.8 条主茎,“RJB”“Congo”主茎数最少,平均为1.1条。 株高方面,引进的9个品种均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中,“华薯2号”株高最高,为51.2 cm,“AC338”株高最低,只有 27.0 cm。而单株结薯个数方面,引进的9个品种均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中,“Purple Viking”的单株结薯数最少,仅为4.6个。各品种单株块茎重量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中,“华薯1号”单株块茎重量最高,为672 g,“Congo”单株块茎重量最低,为310 g。各品种间块茎平均重量差异显著,其中,块茎平均重量最高的品种是“Purple Viking”,为103.2 g,说明该品种结薯不整齐,“华彩1号”块茎平均重量最低,为53.0 g。

表3 参试品种的田间性状

2.4 参试品种的块茎性状

通过田间调查,各品种块茎性状见图1。“AC Red Island”的薯形为倒卵形,“Purple Viking”的薯形为扁圆形,其余品种的薯形为椭圆形(扁椭、长椭、短椭)。“华薯 1 号”“华彩 1 号”“Purple Viking”和“AC Red Island”的薯皮颜色为红色,“华薯2号”的薯皮颜色为黄色,其余品种薯皮颜色均为紫色。“华薯1号”“华薯2号”和“AC Red Island”的薯肉颜色为黄色,“华彩1号”的薯肉颜色为红色,“Purple Viking”薯肉颜色为白色,CK薯肉颜色为白色带紫色环状,其余的4个品种薯肉颜色为紫色或紫纹状。“AC Red Island”的薯皮类型表现为粗糙,“Purple Viking”、CK的薯皮类型表现为中等,其余品种的薯皮类型均表现为光滑。“AC338”“Congo”和CK品种的芽眼深,“华彩1号”芽眼浅,其余品种的芽眼均为中等。

2.5 参试品种的产量结果

由图 2 可知,“RJB”“Purple Viking”“华彩 1 号”“Congo”“AD”“AC338”和“华薯 1 号”的产量与对照差异显著,“AC Red Island”和“华薯 2号”的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仅“华薯1号”的产量显著高于CK,达 38 304 kg/hm2;“华薯 2号”折合产量35 056.05 kg/hm2,略高于CK,但这两个品种的产量不存在明显差异;产量最低的品种为“华彩1号”,仅为10 471.95 kg/hm2。

由图3可知,各品种商品薯率不高。“Purple Viking”“华彩 1 号”“Congo”“AD”“华薯 1 号”“华薯2号”的商品薯率与对照差异显著;“RJB”“AC Red Island”“AC338”的商品薯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商品薯率只有“Purple Viking”达80%以上,商品薯率70%~80%的品种有6个,商品薯率70%以下的品种有3个,“华彩1号”的商品薯率最低,为53.4%。湛江地区产量较高的两个品种“华薯1号”和“华薯2号”,其商品薯率也显著高于对照品种“洋人洋”。

图1 各品种块茎性状

图2 参试品种产量结果

图3 各品种商品薯率

3 讨论与结论

湛江地区每年12月至次年1月和2月温度较低,早晚温差大,适合种植马铃薯。但是自2月下旬开始,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超过马铃薯块茎膨大的适宜温度时会抑制马铃薯块茎膨大,甚至由于大量消耗养分而停止生长,对产量造成影响[4]。本次引种试验所使用的种薯均来自内蒙古和武汉秋季收获的种薯,11月初运达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种薯还没有打破休眠,故利用了赤霉素进行了催芽处理,处理后只有“华薯1号”“华薯2号”和“AC Red Island”出芽较好,而其他品种发芽表现为一般。发芽率的高低决定了出苗率和基本苗数[5]。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进行自身的生长代谢,马铃薯是通过其主茎上的绿叶进行光合作用,植株的主茎数少,绿叶的相对面积变小,光合作用变弱,导致生物积累量少,这也是供试的一些品种真实产量表现不出来的原因[6]。主茎的减少可能与品种的发芽率有关,种薯没有完全打破休眠,发芽不齐,主茎数减少[7]。在本次引种试验中,“Purple Viking”的裂薯较多,裂薯率达到80%以上,严重影响该品种的商品性状。前人的研究表明,马铃薯的裂薯与品种特性、栽培技术措施、气候条件有关[8]。

马铃薯适应性广,在引种过程中有许多栽培方式值得注意[9]。种薯从北方调运到南方冬作期,要注意种薯60~70 d的休眠期,这样就要求北方种薯收获时间提前至9月上旬,才能保证种薯在南方冬作区度过休眠期,在11月中旬进行播种。尽量保证种薯自然发芽,避免用药剂催芽带来的发芽和出苗不整齐[10]。在水肥管理方面要注意,南方冬季少雨,土壤保水性差,且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北方大不相同,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肥料的有机质含量,建议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本次引种试验的9个品种均为中早熟品种,“华薯1号”和“华薯2号”在湛江地区综合表现良好,可在湛江地区推广种植。“RJB”为紫皮纹状紫肉,可作为彩色马铃薯在湛江地区推广。

猜你喜欢

主茎华彩块茎
遮阴处理对白及块茎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影响
不同来源小麦品种主要产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方学斌:以匠人之心 著华彩金银
金荞麦收集系株型相关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环境与植物激素对马铃薯块茎休眠与萌发的影响研究
在世贸组织舞台奏响华彩乐章
体育人类学研究中的块茎范式新尝试——《作为文化块茎的传统武术:南部侗族黑虎拳的民族志研究》序
烟草主茎生长动态模拟与异速生长关系分析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盛世华彩丹青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