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将骨肉瘤误作“生长痛”

2019-07-22王达辉

农家书屋 2019年6期
关键词:部位化疗患儿

□ 王达辉

这是一群被百万分之三的几率“眷顾”的孩子,本该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的他们却患上了一种疾病——骨肉瘤。

骨肉瘤偏爱十几岁的孩子

骨肉瘤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恶性骨肿瘤,通常在长骨部位发生,比如胳膊或者腿,也可能发生在骨盆、脊柱、下颚或者身体其他部位。骨肉瘤更偏爱十几岁的孩子,因为这个时期骨生长速率最快,不过小年龄儿童及成人也会有。骨肉瘤总的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三,意味着中国每年新发4000至5000例左右,美国每年新发病例也有600个。

骨肉瘤究竟是怎么引起的?目前,通常发病原因不清楚,但基因、骨异常代谢或者环境暴露等因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遗传因素中,视网膜母细胞瘤、李-佛美尼综合征;骨病如成骨不全、多发骨纤维结构发育不良;其他肿瘤的放疗,如何杰金淋巴瘤、非何杰金淋巴瘤等,都会增加骨肉瘤的发生风险。

骨肉瘤早期症状比较隐匿

从临床数据来看,骨肉瘤早期症状比较隐匿,就诊时大多患儿已是肿瘤中晚期,非常容易发生早期肺转移。有些因为外伤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拍片才发现骨病变,而大多数的孩子都没有病状表现,这也使得骨肉瘤患儿一旦发生疼痛或出现肿块,往往已经是中晚期。

骨肉瘤的症状取决于肿瘤的大小、部位以及是否扩散。最常见的有:

1.肿瘤部位的剧痛或者钝痛;

2.肿瘤部位肿或者摸到包块;

3.运动或抬高肢体时疼痛明显;

4.跛行;

5.患肢活动减少。

患儿出现以上症状要及时就诊,特别是一个部位固定性的疼痛,别误认为是“生长痛”而耽误早期发现和治疗。

专业机构能给予更好的诊治

不少医生对骨肉瘤等恶性骨肿瘤尚不熟悉,如果在一般门诊发现或怀疑,建议将患儿及时转诊到富有经验的专业机构进行诊治。

根据症状和体征,患儿需要进行完整全面的检查评估,确定肿瘤的类型和是否转移,包括疼痛或肿胀部位的X线片、MRI检查,详细了解肿瘤的范围以及邻近组织的情况,以及胸部或其他部位CT检查,明确是否存在扩散转移。还要进行全身骨扫描来判断骨转移的情况,最终需要穿刺或手术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肿瘤性质和类型。确诊以后,化疗前需要进行血常规、心脏功能、听力筛查和肾功能的检查。

骨肉瘤分为3种类型

1.骨旁骨肉瘤:起源于软组织然后到骨骼,生长缓慢,最后侵犯骨骼,好发于20~40岁人的大腿远端后侧。

2.骨膜骨肉瘤:起源于骨骼周围致密、丰富血管神经的骨膜,比骨旁骨肉瘤更具有侵袭性,通常位于腿骨的近端。

3.骨内骨肉瘤:病理类型分为9种,包括骨母细胞型、软骨母细胞型、成纤维细胞型、血管扩张型、混合型等。

其他的分类还有普通型骨肉瘤、高级别变异性骨肉瘤、分化良好的骨肉瘤等。

骨肉瘤的治疗不仅仅只有外科手术

儿童骨肉瘤的治疗不是单一的手术治疗,需要多学科合作团队,包括儿童肿瘤医师、儿童骨肿瘤医师、儿科专家医生(普儿科、影像、病理)、心理学医生、社会工作者以及专业的肿瘤外科医生,共同对每一个病例提供深入的探讨、个体化的治疗。

儿童骨肉瘤需要综合的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和放化疗联合,绝大多数病例需要接受术前化疗(新辅助化疗)、手术切除肿瘤和术后的辅助化疗。根据孩子的状况,可能会有变化,需要和治疗组的医生深入沟通;关键是早期积极的治疗对预后非常重要。

一旦确诊为骨肉瘤,在患儿进行肿瘤根治性手术前需要先进行新辅助化疗;如果肿瘤已经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如肺,就需要联合转移性肿瘤切除的手术。而化疗是一组阻止肿瘤细胞生长繁殖的药物,不同组别的药物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对抗肿瘤细胞,使肿瘤缩小,一般是多个药物联合化疗。

骨肉瘤患儿的康复锻炼非常重要,包括物理训练以及专业理疗,除了躯体上的康复还有心理的辅导,目的是让孩子尽快适应社会环境。截肢的孩子需要装配假肢并进行适应性训练,具体的生活方式改变则主要征询手术医生的意见和建议。术后,根据手术的类型,后续的治疗中要避免剧烈的活动,保肢手术的肢体容易骨折,尽量避免滑雪、滑板以及山地车等的剧烈运动。

得了骨肉瘤仍有康复希望

发达国家骨肉瘤总的5年生存率为85%,目前我国的生存率只有50%~60%。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是最早开展综合治疗骨肉瘤的儿童专科医院,也是最早开始大剂量MTX化疗的医院之一,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具备监测MTX血药物浓度和及时解救的技术,在医院儿童肿瘤中心成立发展十余年的背景下,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重点打造儿童恶性肿瘤诊治的新平台,建立了儿童恶性肿瘤的多学科团队,包括肿瘤外科、内科、骨科、放射影像科、肿瘤护理、营养科、心理科、社工部、社会志愿者等庞大的队伍,使得儿童骨肉瘤患儿得到更加先进、标准、规范以及系统性的治疗,可以让患儿5年生存率逐步达到70%。

2002年,儿科医院曾接治过一名11岁骨肉瘤女孩,经过术前规范化疗、手术、再化疗,现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并结婚生子。

骨肉瘤的预后因素包括疾病的程度、肿瘤的大小和部位、有无转移、治疗的效果、患儿的年龄和全身情况、治疗过程中的顺应性和耐受程度、治疗新方法。总的来讲,肢体的骨肉瘤比较好治,其他部位的骨肉瘤比较困难,需要更积极的治疗。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早期快速诊断和积极恰当的治疗非常重要,预后效果也好。但是,无论怎样积极地治疗,仍然有40%的骨肉瘤患儿会复发或疾病反复,需要更高级别的治疗(手术和化疗)。存活的孩子也需要定期的复查和全面的检查。

猜你喜欢

部位化疗患儿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跟踪导练(二)(3)
A kind kid helps a classmate beat cancer A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