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两会看5G时代的广电创新发展

2019-07-22田龙过郭天元

传媒 2019年12期
关键词:广电终端融合

文/田龙过 郭天元

5G+4K高清直播、5G+VR实时直播……5G成为2019年全国两会的关键词。在今年两会的梅地亚新闻中心首次实现了5G网络全覆盖,中外记者在会间感受到了5G带来的便利,更高效更安全地完成了采编发等工作任务。与此同时,这些丰富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方式也让用户更加及时、直观、全面、立体地了解两会、看懂两会、参与两会。5G时代的到来为广电新一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机遇。

5G时代广电发展的技术创新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相较于IG的语音通信功能、2G和3G简单的文字图片查看和传输,以及4G的视频直播而言,5G是之前网络技术的融合和升级,它的大带宽、高速率、低延迟等显著特点,将会带来产业的革新以及社会的智能化。就广电领域而言,4G技术让不同的媒体形态以更丰富的方式呈现在移动终端上,带来了媒体在内容生产方式和传播模式上的改变,移动媒体在智能化、移动化、碎片化、定制化等方面的用户体验全面升级,最终导致了广电媒体面临来自移动媒体替代性的竞争压力。5G时代的到来,也势必再度推进媒体融合的进程,从今年的两会不难看出,5G为广电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方向。

高速率优化内容生产,提升媒体传播力。5G最为显著的特点便是可以进行超高速率的信息传输,未来它的传输速度可达10Gbs,与现在的4G相比快了数百倍。根据中国联通北京公司的工作人员测试,在两会新闻中心5G体验区,5G网络传输的实时下载速率在每秒2G左右,这意味着几秒钟就可以完成10G大小的视频素材的下载。在5G覆盖区域,媒体工作者可以享受5G速度的上网,进行采访、素材的传输和编发,还可以实时直播两会的4K高清视频。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移动直播和采编中超高清视频回传等问题,可以轻松地为用户提供更及时、清晰和全面的两会信息,广电媒体的传播力被大幅提升。

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贵州广电在中国联通5G技术的支持下,出动了4K超高清全媒体转播车组,车内设有全媒体制作区,可根据不同的媒体类型进行多样化的内容制作,能够完成包括超高清4K制作在内的多种综合业务,可以进行多种形态的全媒体节目制作和分发,实现超高清转播。除此之外,贵州广电还整合省内广播电视、纸媒、移动端等媒体资源,实现了多渠道、多平台的两会报道矩阵。

低延时拓展媒体业务应用,创新媒介产品。低延时也是5G的显著优势:技术专家指出,4G的平均延迟是50毫秒,而5G能够实现延迟低于1毫秒。这也意味着低延迟和高速率让5G能够接近实时地获取环境信息,从而开发各种产品适应于更多的应用场景,尤其在媒体方面。在今年的两会上,报道新装备不断升级,5G驱动下的视觉产品成为一大亮点。5G体验区的VR眼镜为媒体工作者提供了高质量的虚拟现实体验,利用全景摄像机对实地环境进行全方位的信息捕捉,再由5G等技术传输到VR接收端,记者可以通过它清晰流畅地看到人民大会堂360度的实时直播。人民大会堂的“部长通道”也使用了5G网络并安装了VR高清摄像头,带上VR设备便可以全方位实时体验部长采访直播,打通了会场内外。在各省两会期间,山东广电抢占移动端,利用山东移动将5G测试网络传输给山东人民,并应用5G、4K、VR等技术将两会新闻及时准确、清晰流畅、全面立体地呈现给亿万用户,结合技术还推出了二维码报告、H5等创新的信息表达方式,增强互动并拉近了人民与两会的距离。

以VR为代表的沉浸式体验受带宽等限制,常常出现模糊、卡顿、眩晕等问题,体验感较差是其发展止步不前的重要原因,5G技术能够最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2018年底,国家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链条基本健全的发展目标,其中“VR+文化”成为推进重点行业应用之一,无疑在5G网络时代下,VR、AR、MR、H5等沉浸式体验的开发应用是广电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

广连接重新定义“电视”,建设智慧广电。大容量的网络连接让5G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进一步实现“人—机—物”的互联。在传统媒体时代,报纸、广播电视等不同媒介的接收终端是固定且有限的,即使在4G网络下媒体信息内容也只是以平板、手机移动端为主进行拓展传播。5G时代万物互联互通,对于终端的占领是广电提升传播和影响力的关键。2019年贵阳市两会开启了5G结合融媒体进行报道,实现两会现场直播互动,将新闻素材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到融媒体云平台,进行远程审核编辑制作,创作出符合多渠道、多终端的新闻产品,拓宽了传播渠道和覆盖范围,实现了更加有效的传播。

随着5G技术的突破和5G网络的普及,物联网终将落地,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变革,每一个物体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收集端和输出端,每一个智能机器都可能被媒体化。终端的智能化和多样化让信息内容从采集、存储、制作到分发都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当每一个智能终端都能够成为信息呈现和传播的载体,并实现随时随地的媒介消费时,“电视”的传统概念是否应该重新被定义呢?有学者曾尝试给广电进行一次全新的定义:“以大众传播为目的,以电子化加工为手段的一个信息传播、影响以及消费行业”。这一定义虽然并不精确和成熟,却也包含和解释了如今广电发展的基本特征,随着5G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媒体融合进程的推进,未来广电发展的潜力巨大。结合多种手段技术,实现广电内容生产制作和传播的智能化,加大垂直领域的融合,合理整合社会资源,向政务、教育、医疗、旅游等多领域拓展,提供更加智慧化的广电服务是路之所往。

5G时代广电发展的生产方式创新

4G时代媒体开始了深度融合,在技术和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传媒生态发生了变化:传受关系不再固定,传播方式不再单向单一;信息内容呈现方式上的融合与多样,更注重可视化的表达方式;个性化的服务让“观众”的身份向“用户”转化,碎片化、互动性和移动化成为趋势。面对新的媒介环境,传统广电的优势已然不在,广电产业也在不断寻求转型升级,但仍步履艰难,实现媒体一体化融合发展才能让广电重新焕发活力。

信息收集和存储方式的转变。随着一体化平台的搭建,5G技术支持下的云平台使得专业媒体采集、社会化媒介采集等系统间相互补充协作,尽可能地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进行信息捕捉。5G高速率、大带宽的优势能更有效地实现大数据挖掘以及信息的高速回传,使得信息的采集更加全面、迅速和有效。同时,5G网络也提高了信息的存储能力并且更加智能,在5G网络的边缘计算技术支持下,利用边缘业务平台的储存、计算、加速等资源,可以减少传输和转发过程中的带宽与延时消耗,同时也可实现分布式按需集中调控。这就意味着,在今后的广电业务中,降低了素材在传输中的延时,保障了较大数量素材的存储,并且可以通过数据技术分析,根据素材中所含的信息进行识别,与其他信息素材同步存储,不仅实现了对媒体工作人员的减负,也方便了素材的管理以及素材信息存储的精准度。

信息内容生产的转变。5G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和接收更加迅速且实时,新闻价值中的及时性差异越来越不明显,速度不应再是内容生产者首要追寻的,高质量、多样态内容的创作才是广电工作者应该努力实现的。3月13日,三星向中国市场推出了8K电视,通过8K人工智能增强技术给用户提供超强沉浸感的视听盛宴,这也对广电的内容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5G时代下高速率低延迟的特点,让VR、AR、MR、3D视频、全息通信、H5等场景的应用拥有更好的体验感,信息形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信息内容生产形态上也应该发生转变。今后的广电应该结合新媒体技术进行电视产品形态的创新,这里的“电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视机”,是智慧化生活中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屏”。人们更愿意关注那些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或可亲身体验的内容,因此在今后广电的内容生产中要注重可视化的呈现方式,依靠数据构建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之间的联系,不仅要让信息内容更加完整、全面,也要强化内容产品与个人的关联性。

5G时代广电发展的传播方式创新

4G时代广电终端由固定性较强的电视机到PC或移动客户端转变,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受众活动的开放性。但是相对于网络媒体而言,尤其在移动化的今天,广电媒体无法保证受众对其内容的接触面以及注意力的衔接,无法实现高效的传播从而提升其影响力。5G技术作为媒体融合的助推器,为广电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方向。一方面,要扩大覆盖面,提高用户媒介接触的机会,以及用户接收的持续性,实现传播接力;另一方面,要依托技术跨行业多领域的深度融合,让广电变得更加智慧化。

跨屏接力,终端网络化和多元化策略。成熟的5G网络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结合,使得“万物皆媒体,一切皆平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广电内容的生产方式,更对其传播方式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万物互联延伸了广电终端平台,广电的终端不再仅限于电视机或客户端,可以是便携式的移动设备或VR等穿戴设备,也可以是电梯投影等能在变换的时空里牢牢锁住用户注意力的任何移动终端,甚至是无屏的全息投影。5G时代广电要实施终端网络化和多元化的策略,达到跨屏接力,从而占有智慧化社会中所有的接收终端,扩大用户对广电媒体可接触的空间和范围,以及持续的关注度。

媒介消费,提供精准、个性、优质的服务。占据终端优势也只能让用户尽可能广泛且持续地接触到广电媒体,要想持续获得用户关注的忠诚度,提供优质的内容服务无疑是重要的。这就需要广电在5G时代与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深度融合,对用户的需求进行跟踪、挖掘和预测,进行与之相对应的资源分配,以及用户行为的引导,提供更加精准、个性、优质的广电服务,满足用户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媒介消费。此外,广电要更加重视直播节目形式的打造,由于5G网络高速率、低延时的优势,可以实时传输超高清的视频内容,没有卡顿与延迟,并结合VR、AR、3D、4K/8K等技术,真正打破空间限制,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现场感。同时,与之前传统广电提供给观众的“节目现场”不同,随着“公共云”的搭建,用户自己可以“进入”现场,多个视角观看最全面、最真实的信息内容,这也意味着5G网络让我们迎来了真正的“直播时代”。

总之,5G技术的应用不仅为媒体工作者提供了便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媒体的生产方式、话语表达和传播形式。虽然目前5G技术还处于尝试和发展阶段,但其已经显示出对媒体行业甚至整个社会的强大影响,广电行业应该抢抓这一重要机遇,尽快进行产业调整、布局,加强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跨领域、跨行业的融合,推进媒体融合进程和智慧广电建设,不仅要从内容生产到传播方式上进行创新,也要激活和焕发出广电产业新的优势和活力,开拓出更广阔的市场。

猜你喜欢

广电终端融合
同心守“沪”上海广电人在战“疫”一线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复杂线束在双BCI耦合下的终端响应机理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终端拜访工作中的七大漏洞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融合》
“吃人不吐骨头”的终端为王
广电新媒体发展需要“融合”什么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