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民才能“无我”

2019-07-21洪向华

人民论坛 2019年18期
关键词:共产党人境界利益

洪向华

【摘要】“我将无我”大境界,“不负人民”重承诺,短短几个字,饱含了习近平总书记一心为民、一心向民的为民情怀与政治担当,体现了总书记对人民的深厚情感与大国领袖的赤诚情怀。拳拳公仆心,悠悠为民情。“无我”是一种情怀、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承诺、一种担当,为广大党员干部修身立德、无私奉献提供了思想引领和价值标杆。

【关键词】无我 境界 为民 优良传统 【中图分类号】D263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意大利访问时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回答了意大利众议长菲科关于身为中国国家主席感受的提问。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公仆情怀、奉献精神、责任担当,此言一出,立即引发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响和热烈赞誉。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应深刻把握“无我”境界的要义,主动加强党性修养,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做到心中有民、一心为民、以人民为中心,用“无我”境界书写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篇章。

“无我”境界意蕴深厚,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示范、价值遵循

“无我”是无小我,有大家。“无我”不是完全舍弃个人利益,它是一种大公无私、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的奉献精神。“国之不存,家将焉附”,达到“无我”境界要有大胸怀、大格局,它饱含着个人对民族、国家乃至社会的深沉大爱。“无我”境界在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史上一脉相承、源远流长,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无私无我、胸怀家国天下的至高境界。中国共产党人更是自建党以来就把为党和人民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精神奉为信仰的圭臬。邓小平同志曾对“小我”与“大我”做出清晰的解答:“我们从来主张,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如果有矛盾,个人的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我们要向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努力宣传这种高尚的道德。”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用平实的话语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每个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和人民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没有国家的繁荣昌盛,个人的全面发展与幸福生活也将无从谈起。新时代要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攻克新的难题,共产党人要时刻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将“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之中,养天地宇宙之胸怀,克个人私欲于奉献之中。

“无我”是不为我,而为民。“无我”境界在实践层面上就是要求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想问题做事情要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自身融入为民办事、为民解忧、为民谋利的实际行动中。我们党时刻要求党员同志要具有为民精神,以身许党、以身许民,时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并严惩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和家人朋友谋私利的“为我”行为。“为了谁”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性和方向性问题,共产党人应始终牢记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中说道:“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個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只要是为人民的、对人民好的,我们就一定要坚持,只有做到为人民的利益贡献一切,才算得上是一个高尚的、纯粹的、有道德的人。“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新的时代征程上,共产党人应把自己完全融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无我”是不“唯我”,而“唯民”。“唯我”是一种自私自利的思想毒瘤,侵蚀着无数党员干部的道德净土。有些干部之所以被金钱、权力和美色所诱惑,就是因为无法跳出 “唯我”的思想局限,才丧失本心、迷失方向、走向迷途的。“唯民”是一种价值、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信仰。《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十九大修改后的《党章》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可以说,共产党人的“无我”境界是党的本质规定,不仅体现在立党之初的纲领文件中,更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风雨兼程、以人民为指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事业之中。只要是科学的、对人民有利的、是人民期望的,就一定是我们党努力的方向,奋斗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唯民”精神境界,以忘我的赤子情怀和矢志不渝的奉献精神,把“以人民为中心”书写在祖国大地的每一寸土地上。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要秉持这种“无我”境界,“唯民”价值指向,在只争朝夕中为实现人民幸福生活而忘我奋斗。

党员干部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要涵养“无我”境界,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规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更是巩固党长期执政的内在要求

对党员干部强调“无我”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规定。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为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而成立的政党,目的是使“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马克思在青年时代便写下了“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为人类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也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信仰和价值支撑。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党成立以来的近百年中,无数共产党人以“无我”的精神境界在人民心中树立起一座座历史的丰碑。无论处于何种时代,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党员干部都应自觉涵养“无我”精神境界,回应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精神呼唤。

对党员干部强调“无我”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成立之初就把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宗旨。在漫长的血与火的革命奋斗中,无数革命先烈正是因有着“无我”的精神境界,怀抱着深沉的家国大爱,不畏牺牲生命、无惧艰难险阻,投身于解放人民、建立新中国的革命事业之中。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警醒着每一名党员干部,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廖俊波等一批批优秀党员干部既是共产党员“无我”境界的践行者,又是传承者和弘扬者,他们的无私无我,一心为国、为民的崇高境界彰显了共产党员的“无我、为民”的赤诚情怀。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广大党员干部更要主动涵养总书记强调的“无我”境界,牢记总书记“功成不必在我”的教导,立足岗位、拼搏奋进,不计得失、无怨无悔,舍小我为大我,舍小家为大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一往无前、贡献力量。

对党员干部强调“无我”是新时代党长期执政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第一大党,能够做到长期执政,这与党对党员干部的严格要求、始终确保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密不可分的。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前进征途上,只要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在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恰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群关系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之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成功与否。党的执政之基在人民、党的力量也在人民之中,党的长期执政内在地要求党员干部要处理好党群关系。党群关系的维系与保护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走进群众身边,倾听群众呼声与需求,做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才能保证人民群众始终信赖、支持和拥护党的领导,夯实党长期执政的根基。

党员干部要完成自己肩负的使命和重任,必须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自觉践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

心中有民,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党性修养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体现着党员干部的作风,关系党的执政之基与党群关系的稳固。党性修养的高低直接体现了党员干部心中有没有人民群众以及理想信念的坚定与否。对共产党员来说,党性是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没有良好的党性修养,就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也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觉悟。党性不强的共产党员在面对“小我”和“大我”的冲突时,在面对“自我”和“群众”“国家”的矛盾时,就会掉进“小我”私欲之中,甚至会道德沦丧,最终酿成对党、国家和人民的沉重伤害。新时代,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要做到理论修养、政治修养和作风修养同步进行,不仅要在思想上武装头脑,把人民放在心里,更要在纪律和作风上严把修养关,走进人民群众之中,使党员干部在“无我”境界的滋养下以忠诚干净担当践行知行合一。

一心为民,不负人民重托。一心为民,不负人民重托是历代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与使命担当。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繁荣,不少党员干部在资本利益的诱惑下渐渐迷失了方向,淡忘了对人民的庄重承诺。党员干部不能忘记曾经饱经欺凌与压迫的中国人民是如何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交與共产党人的手中的,“无我”境界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时代,人民群众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于党,党员干部应该时刻把“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思考铭记于心、念兹在兹。习近平总书记讲“不负人民”,凝结着对人民的深沉大爱,把自己的全部都献给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事业。 因此,党员干部更应当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与职责,一心一意为人民办实事、解难事。一心为民,才能躬耕人民沃土,始终保持党的生命力与创造力,确保党长期执政。

以人民为中心,满足群众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涵丰富,是对如何发展的深度回答,发展不仅要为了人民,还要依靠人民,更要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要做到不负人民,只有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才能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而满足群众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进一步满足人民对更加全面、更加公平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是我们党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从医改到户籍制度改革、从精准脱贫到建设生态文明、从全面依法治国到全面深化党和国家制度改革,党和政府的每一项改革政策从征集意见到改革政策落地实施无一不是紧密联系群众、切实保护群众利益的真实写照。对党员干部来说,要涵养“无我”境界,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进群众,真抓实干、知行合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满足群众需要,实现群众愿望。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督学组督学、教授、博导;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博士张杨对此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

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猜你喜欢

共产党人境界利益
回音壁:这篇文我很喜欢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想对您说
初心如磐
I Love You, Dear China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从“两学一做”谈共产党人的信仰
习近平的共产党人政治自觉观
最高境界
汪建中“股市黑嘴”利益链的终结?
最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