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的治理观——公共行政学社会设计的视角

2019-07-21王联英

关键词:公共行政现代化

王联英

【摘 要】论文在简要阐述社会设计途径与治理概念的基础上,得出社会设计途徑对治理理论的三点启示:有助于维护社会各部门之间关系的平衡;有助于促进从科层统治到民主治理的转型;有助于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论文从公共行政学社会设计的视角对新时代的治理观进行了分析。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briefly expounding the concept of social design approach and governance, this paper draws three enlightenments of social design approach to governance theory: helping to maintain the balance of relations between various sectors of society,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bureaucratic rule to democratic governance  and promot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o develop healthi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governance in the new er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design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关键词】社会设计途径;现代化;公共行政

【Keywords】 social design approach; moderniz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9)05-0118-02

1 公共行政学社会设计途径

公共行政和政策设计存在许多不同的途径。根据相关行动者的价值评价以及冲突解决、问题解决和变革导向两个维度,可对不同的设计模式进行了分类,可见,危机设计对相关行动者的价值评价很低,而且对冲突解决、问题解决和变化往往是被动回应。这种设计既无法满足员工或服务对象的参与需求,又无助于组织学习,持续的危机设计导致职业生涯品质低下,组织成员对工作不满意,产生疏离感,焦虑甚至敌意,效率及合作意愿低下。

理性设计则具备前瞻性的目标,但却容易忽略公民的态度和经验,在相关行动者的评价方面表现较低。理性设计假定,行政能够控制组织环境的所有相关方面,使行政过程和行为变得具有客观性和可预测性。在这种场景下,专家运用职业知识成为设计过程的基础,从而达到预定目标。由于专家设计活动的导向与冲突解决、问题解决和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其设计是前瞻性的,与对未来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

渐进设计很重视员工和行政对象的声音,但对冲突和问题的解决以及变化的回应比较被动。在行政行为的表现上,强调运用有效领导,政治技巧,持续沟通说服,以求相异观点的兼容。这是一种寻求“可能的艺术”的“满意”而非“最大化的”决策,并不充分关注各种备选方案、专家意见和科学的探索精神,对弱势群体也缺乏足够的关注。

2 社会设计途径对新时代治理的意义

从社会设计途径的内涵和治理理论的倾向来看,二者之间存在一些基本的相同点。治理理论自身即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产物,社会设计途径能够进一步深化治理理论研究,使其理论内涵更加丰富成熟。本文从社会各部门之间的三角关系、科层统治到民主治理、非政府组织三个方面,论述社会设计途径对新时代治理的启示。

2.1 维护社会各部门之间关系的平衡

社会设计途径重视沟通行动的理性,强调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加强三方之间的相互依赖,有助于促进具有可行性的民主社会发展。当这些因素中的某一个过于强大或者过于弱小时,一个社会就很可能面临着社会不公平、经济不平等、腐败、政治动乱等严重问题。在这种条件下,从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对个人、社会群体和组织的相互作用来看,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多元化。由于社会人群的分化和地区化发展,政府机构不再是独一无二的决策中心了。

社会设计途径重视分享与学习,这能够促进治理。民主社会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要在公共领域内建立公民参与机制,公民可以自由广泛地交流彼此的价值和目标。三方关系显然超出了传统国家利益的内涵,为建立能够对公共需求做出反应的创新性合作关系提供了契机,这通常比政府机构更有效率,也更有效果,而且不会损害第三部门最为珍视的民主自由价值观。所以,包含第三部门在内的治理是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一种新型合作形式。

2.2 促进从科层统治到民主治理的转型

传统社会需要的是忠诚,而韦伯式官僚制需要的则是功绩。同样,官僚制强调秩序和服从,具有专制色彩,但此“专制”,绝非传统社会之“专制”。

在活动方面,社会设计途径采取行动研究及未来研究,重视分享与学习、参与和审议。在管理复杂社会事务的过程中,无论是管理,还是治理,都势必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部门的治理活动,以公民和组织共享的价值目标为支撑,为了培养人们和组织间的合作性,解决分歧,协调的责任可以基于正式的、法定的权力,也可以基于非法定的、非正式的关系。治理理论主张通过共享经验和共担忧虑,参与治理活动的公民、群体、组织构建起一个主观间关系的现实。政府在协调他们的活动中不再起主要作用。政府、企业、第三部门间的关系是灵活的,其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彼此间应对社会和市场挑战的基础之上。

2.3 有助于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

社会设计途径重视前瞻性与回应性,这对治理的重要主体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而言意义重大。第三部门与社会资本和经济发展存在密切关系。帕特南在《独自打保龄》中对此有详细论述,他认为与通常人们的看法不同,社会资本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很大程度上能够解释该国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第三部门的重要作用虽然得到了很多学者认可,但并非意味着现在的第三部门发展状况已完美无缺。而社会设计途径,为第三部门的发展完善,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和渠道。

猜你喜欢

公共行政现代化
《公共行政评论》2023年总目录
边疆治理现代化
基于反身性理论对公共行政学实践教学局限性的解读与探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我国公共行政的系统分析:可行性、必要性及局限性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中国新现代化论
论公共行政文化对公共行政管理的影响和作用
试论公共行政的伦理诉求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