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入性三日疟1例*

2019-07-20赵文昊李彩丽吕健杨海梅李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9年13期
关键词:甲醚原虫疟原虫

赵文昊,李彩丽,吕健,杨海梅,李薇

(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肿瘤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1;2.龙口市人民医院,山东 龙口 26570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8 岁,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某村人,曾在非洲务工2年余,回国半年后出现不规则发热症状,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血涂片未发现疟原虫,经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1年后患者再次出现不规则发热、大汗、头痛、尿量减少症状,体温最低35.5℃,最高39.2℃,伴有全身肌肉关节疼痛,偶有咳嗽、咳痰,尿色黄。2017年1月10日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查体:皮肤巩膜黄染,颜面部、颈部潮红,眼结膜可见轻度水肿,咽部充血,双侧腋下少量出血点,呈弥漫性,左肾区叩痛阳性,肝区叩痛阳性。化验示血小板最低为17×109个/L,肌酸激酶23 u/L,乳酸脱氢酶608 u/L,α-羟丁酸脱氢酶533 u/L,血沉52 mm/1 h,超敏C 反应蛋白139 mg/L,降钙素原39.25 ng/ml。尿潜血+-,尿蛋白+,尿红细胞计数20.7个/μl,尿红细胞3.7 个/HPF,尿白细胞计数29.0 个/μl,尿白细胞5.2 个/HPF。骨髓涂片:考虑感染,粒细胞颗粒明显增多;巨核细胞成熟不良;血片分类可见疟原虫。骨髓染色体:粒红两系未见异常改变。血细胞形态:成熟红细胞内可见三日疟原虫。血涂片疟原虫检查:找到三日疟疟疾原虫环状体期(见图1A)和滋养体期(见图1B)。经吉林省长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确诊为三日疟。给予应用蒿甲醚5日疗法,首剂160 mg,肌内注射,第2日起每日1 次,每次80 mg,3 d 后持续复查血涂片未找到疟原虫,治疗5 d 后痊愈。2年后随访,患者症状消失,复查血涂片未见异常,临床治愈。

图1 病例血涂片镜下三日疟疟原虫形态 (×1 000)

2 讨论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带疟者传播的寄生虫病,包括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三日疟在我国疟疾流行区呈散在性分布,现较为少见,主要以输入性疟疾为主。三日疟的潜伏期一般为18 ~35 d[1],但也有资料报道[2],三日疟的潜伏期可达数年至数10年,甚至在骨髓内潜伏20 ~30年后再次出现疟疾症状。红细胞被三日疟疟疾原虫寄生后体积正常或缩小,大滋养体常为圆形或卵形,可出现较粗大的色素和带状胞浆等,一般分布在边缘位置;裂殖体一般比正常红细胞要小,最典型的一般呈菊花状,内部疟色素颗粒比较粗大[3]。血涂片镜检是基本检测手段,但是当血涂片疟原虫密度较低或是使用抗疟疾药后疟原虫形态发生变化,通常难以鉴别诊断。可以通过快速疟疾诊断试纸条(RDT)、巢式PCR 检测,提高检出率。蒿甲醚的抗疟活性约是青蒿素的6倍,它主要通过干扰疟原虫的表膜-线粒体功能,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和营养物质而快速死亡[4]。

输入性疟疾中三日疟较少见,本病例血涂片中发现三日疟疟疾原虫环状体和滋养体,诊断为三日疟,应用蒿甲醚治疗,达到临床治愈。对疟疾的防治,应加大对医务人员的疟疾防治知识培训力度,提高群众的接受能力和参与意识,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诊。

猜你喜欢

甲醚原虫疟原虫
HPLC-MS/MS 法测定水和土壤中四氟甲醚菊酯残留量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肉牛常见原虫病的症状及防治分析
研究揭示疟原虫对青蒿素的耐药性机理
疟原虫可“潜伏”血液数月
不同药剂防治西瓜白粉病药效试验
胞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伯氏疟原虫的构建和筛选
植物源农药大黄素甲醚的光解特性研究
蒿甲醚pH 依赖型固体分散体处方研究
《圈养丹顶鹤血变原虫的流行调查研究》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