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2019-07-19赵澈

价值工程 2019年9期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冷链农产品

赵澈

摘要:综合国内相关学者对于农产品冷链的研究,归纳总结出农产品冷链定义,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农产品冷链发展现状。研究表明,我国农产品冷链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冷链存在技术落后、资金投入不足、监管力度欠缺等问题。最后,针对当前我国农产品冷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我国冷链市场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了指导建议。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cold chai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definition of cold chai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old chai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China.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 cold chain is still in the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 cold chain has problems such as backward technology, insufficient capital investment and lack of supervision. Finally,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for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 cold chain are proposed, which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ld chain market.

關键词:农产品;冷链;第三方物流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third-party logistics

中图分类号:F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09-0072-03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众多消费者的购买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人们不再一味地追求价格便宜的商品,更注重商品的质量。另一方面,部分企业为了增强行业竞争力,逐渐将目光转向新兴行业领域,物流类企业也跟注重技术投入,一改之前单一的陆运与空运形式,开发了包括医药产品专递、大闸蟹专递以及生鲜易腐品专递等多种运输方式,这也为消费者不同的商品需求提供了基础运输保障。在人们众多的产品需求中,以生鲜农产品为代表的易腐类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同时,伴随着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人们也能购买到更优质的生鲜农产品。因此,农产品冷链物流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目前,也有较多学者针对农产品冷链进行了学术研究。

方昕[1]指出,冷链是指生鲜食品从产地到加工、储运、分销、零售直至最后到达客户手中,保证生鲜食品的品质和安全,减少生产过程损耗,降低环境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杨玮等[2]对农产品冷链的路径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傅泽田等[3]介绍了基于WSN技术的水产品冷链物流实时监测系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品物流损耗,为冷链系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林略等[4]针对鲜活农产品三级供应链,在考虑损耗与新鲜度的影响下,利用收益共享契约实现了供应链的协调与优化。刘月[5]讨论了针对生鲜农产品的库存优化模型,得出易腐品的最优库存策略。

以上学者分别从冷链路径优化,冷链损耗,生鲜农产品冷链的协调以及农产品冷链库存问题对冷链行业进行了研究,包括了当前冷链领域的各代表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及研究基础。农产品冷链的核心在于产品质量问题和时效问题,如何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以及相关优惠政策解决冷链行业的这两大问题,是实现我国冷链高水平的关键所在。

1  农产品冷链特性分析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以水果、蔬菜、肉类为代表的一类农产品在采购、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直至消费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生理需要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减少农产品的消耗的一系列供应管理措施和方法。相比于一般产品的物流配送体系,农产品冷链的成本投入相对较高,在各环节的储存和保鲜措施更严格。

由于农产品保鲜期短、易腐坏的特性,其对冷链各管理节点要求更高,需要大量的技术投入,因此,冷链企业往往需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其次,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存在分散的特点,且价格易受天气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导致冷链的运营成本普遍较高且不稳定;易腐性决定了生鲜农产品的时效,高时效的前提又需要冷链各环节的组织协调能力,农产品质量的跟踪与监控也格外重要,因此,对管理人员也有较高要求。

2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现状

2.1 冷链物流市场初步形成

目前,每年我国禽蛋类产量近2000万吨,蔬菜水果类超6100万吨,肉类产量6000万吨,且以每年5%的增速上涨;此外,我国现有速冻食品厂2000家,年产超850万吨,冷饮厂家4000多家,速冻食品厂也近2000余家,且正以7%的速度递增;乳品业1500多家,产量800万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水产品产量4400万吨,每年以4%的速度递增。由此可见,我国冷链市场已初具规模。

2.2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有所改善

鉴于我国农产品市场体量的稳步提升,以及在互联网经济形势下物流领域的重要作用,政府及相关企业均投入大量成本和技术为冷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前,我国共有冷库2万余座,总容量880万吨;冷藏车辆共22000余辆,冷藏船吨位超10万吨,每年可生产100万标准集装箱。

2.3 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兴起

随着“一带一路”的进程逐渐推进,为增强企业竞争力,众多企业正积极转变发展模式,将资金与资源投入到企业核心领域,将部分业务外包给行业中更专业的企业,由此便产生了第三方冷链公司的出现。专业的公司做专业的事,第三方冷链公司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冷链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优化了农产品运输成本,提高了冷链运输效率。

3  我国农产品冷链发展中的不足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已初具规模,随着人们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未来冷链市场前景巨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冷链发展起步较晚,发展规模小,各项指标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我国冷链企业技术相对落后,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冷链各环节协调程度低下,信息化落后。由此导致运输效率低,服务质量差,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农产品质量存在缺陷,此类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产品冷链的发展,冷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如表2。

3.1 缺乏独立封闭的冷链体系

只有在加工、贮藏、运输与销售各环节均保持低温环境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不被损坏。但我国缺乏具有完整服务的冷链企业,部分地区具有一定数量的冷库,但功能单一且辐射范围小。当冷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时,任一节点的不规范管理与操作,都会最终影响冷链产品的质量与数量,进而影响农产品的销售情况。因此,开发出独立而全面的冷链体系尤为关键。

3.2 技术落后

水果蔬菜等农产品长期占据我国出口总量的一大部分,但由于我国企业技术整体落后,导致大量农产品质量下降,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巨大。与此同时,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相对处于劣势,部分国家将我国进口的农产品再次销售至我国,对我国农产品经济造成一定冲击,更严重者降低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3 冷藏運输效率低

我国农产品运输方式主要由铁路与公路组成,由于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冷藏车辆数量缺乏,且缺少规范的保温技术。另一方面,各地区经济差异导致冷链发展水平不均匀,农产品从始发地到另一中转地往往无法实现完美对接,大幅降低了产品流通效率。此外,设备陈旧,技术没有及时更新也一定程度限制了冷链的发展。

3.4 质量监管力度不足

由于我国冷链起步晚,因此缺乏大量专业管理人员和管理队伍,造成我国冷链企业管理水平整体地下,部分企业组织结构混乱造成分工不均,严重阻碍了冷链行业的发展。同时,针对物流行业的法律及规章制度不完善,技术标准也不统一,也造成了冷链企业的管理松懈,最终导致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坏程度较重,经济损失严重。

3.5 冷链物流信息系统建设落后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冷链路由跟进系统并不完善,农产品运输途中发生的破损往往无法及时跟进,各环节路由信息存在偏差,最终导致农产品质量的损坏。此外,农产品在冷链体系中流通的过程中,其传递效率和最终收益均受到信息传递的重要影响,而我国冷链物流企业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以及派送时效,不完善的信息系统无法及时监控、管理农产品的运输过程,大部分冷链并未达到百分百的使用效率。

另一方面,我国物联网技术也并不成熟。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对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的数据管理,进而对冷链过程中产品的安全与质量进行把控。物联网技术通过对大数据的使用,能够有效识别零售商出各产品保质期、库存等信息。当商品出现超保质期的情况时,系统将自动识别并提醒商家清理库存内变质产品;当产品库存不足时,系统也会提醒商家进货,商家将及时与厂商沟通并结合市场实际情况采购商品。因此,物联网技术的落后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产品的销售。

4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

4.1 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

一方面,政府可针对冷链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等冷链相关组织制定优惠政策,在最大程度上扶持农产品冷链企业的发展。例如,可减少耗电量大的物流仓库的电费收取,降低企业税收,对大型的冷库实施购地优惠政策。同时,为了健全我国冷运车辆运输网的发展,相关路政部门可对具有相关资质的冷链运输车实行优惠或免费通行政策,以方便易腐农产品的及时中转与流通;另一方面,政府可酌情对成本投入高的物流企业给与一定的资金支持,冷链的投入主要集中在仓库及运输车辆的购买方面,资金需求大且投资回收期长,此时政府可与冷链企业合作,建立政府投入导向的机制,财政部也可投入专项资金以帮扶当地冷链企业建设与投资的需求,银行等金融机构可对冷链企业安排优先放贷、降低贷款条件,降低贷利率,政府的扶持可有效减轻企业投入负担,加快我国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4.2 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农产品的质量关系到百姓的生活安全与生活品质,如何从农产品源头把控其品质是社会企业与政府部门需共同努力实现的一点,冷链上游的生产商,冷链运输环节的服务商以及销售环节的零售企业需要通力合作,同时与政府建立紧密联系,以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政府部门在农产品安全管理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因此,有必要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规范冷链企业的运作与管理,严格监督企业在农产品生产到流通环节的各项指标,在形成有效的行业标准的同时也要与国际农产品标准接轨,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的长期发展。政府在建立冷链标准的同时,也应建立处罚机制,对产品存在超保质期及包装不规范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推动社会监督体系的形成。

4.3 企业加强技术革新

冷链的各环节紧密合作关系到农产品的最终质量,农产品的特性要求冷链全程需保持低温环境,因此,相比于一般物流供应链,冷链对于保鲜技术的发展革新更加严格。因此,现存相对落后的冷链企业,应大力引进新技术,开发新系统,建立数字化监控与管理系统,合理使用大数据技术,对冷链运输体系进行全面监控,严格把关各环节可能出现的农产品质量损坏,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另一方面,为响应国家低碳环保要求,企业也应加大减排成本投入,积极使用绿色环保包装材料,并注重包材的循环使用,投入使用新能源汽车。

4.4 建设第三方物流体系

第三方物流作为企业作业管理的协作者、物流服务的整合者以及物流外包的契约人,日趋成为现代物流主流服务模式。第三方物流体系的发达与否,反映了国家物流体系的完整程度。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可有效减轻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流投入成本,冷链作为物流中成本高技术强的运作模式,对企业管理能力有较高要求,第三方物流承包商业务相对专一,有大量金钱与经历完善冷链体系,对于我国发展冷链具有推动性作用。同时,第三方物流更注重培养专业型人才,可源源不断地为我国物流领域输送具有专业管理技能的物流管理者。

4.5 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作

农产品冷链的健康发展对于我国农产品流通,带动农产品产业升级以及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重视农产品冷链的发展,从法律和政策方面给予农产品冷链支持,与此同时,应加强农产品冷链产业布局,企业组织规范化,管理能力专业化,做到职责分工明确,做好工作計划与实施方案,政企合作,努力提高农产品冷链运输效率。相关媒体应加大地区农产品宣传力度,提高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农商积极开发市场,促进农产品销售与流通。工商部门应协助提升农产品商户的注册效率,为企业发展提供便捷服务。

4.6 大力推广物联网技术及相关信息管理系统

首先,政府应积极推广物联网技术,引导企业学习使用物联网管理冷链,在部分地区或单位建立物联网试点,由点及面,将物联网思维逐步推广到全各企业、家庭以致与全社会层面。此外,应加强物联网创新技术的使用与引进,物联网的成功应用是靠各先进计算机技术的结合,通过先进的信息交互与大数据平台的使用,可促进冷链企业的现代化建设,并可推动整个冷链行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构建完善的信息平台也有助于物联网技术的更好使用。信息是冷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条完善的冷链系统得益于各项信息的正常流转,信息平台是由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其可以监控冷链个环节各节点的运行情况。政府可投入一定的资金帮助企业建立自己的信息平台,企业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冷链进行营运与监控。信息平台通过衔接冷链各个中转环节,可有效监控农产品质量,保证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品质,同时也会促进冷链行业的变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昕.中国食品冷链的现状与思考[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4(11):55-59.

[2]杨玮,李国栋,张倩.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03):150-153.

[3]齐林,韩玉冰,张小栓,邢少华,傅泽田.基于WSN的水产品冷链物流实时监测系统[J].农业机械学报,2012,43(08):134-140.

[4]林略,杨书萍,但斌.收益共享契约下鲜活农产品三级供应链协调[J].系统工程学报,2010,25(04):484-491.

[5]刘月.零售终端生鲜农产品库存控制策略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8.

猜你喜欢

第三方物流冷链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首个“南菜北运”冷链果蔬专列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