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策略

2019-07-19梁健钦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15期
关键词:探究思维数学

梁健钦

摘 要 当今教育已把弘扬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发展的需要,是造就具有创造意识和能力的一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本文试结合当前的课堂教学现状,提出策略力求使当前的课堂教学由“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变为“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

关键词 自主探究 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终身学习已成必然趋势。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从而最终学会学习,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自主的、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其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当前课程改革中倡导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呢?

1发挥主体作用,培养探索的精神

现代数学教育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创造,强调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实质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和内容,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能力的同时,学会学习的策略与发现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控制授课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学为主的学习过程。

(1)让学生多讨论。实践证明,讨论最有利于调动学生投入探索,最有利于师生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也最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从而使学生的认识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由被动地听讲变为主动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独特见解,并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思。特别是小组讨论是发展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全体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完善的好形式。

(2)让学生多“质疑问难”。“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显然,加强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学生不仅要“学会答”,而且更要“学会问”。学生能够质疑问难,是对知识内容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与思考。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更是培养创新意识所不可少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教学生学会在本节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提出问题,在教学中留有余地,给适当的思考时间,给学生提出问題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逐步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加活动,把学生推到思维活动的前沿,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主动权,使学生得到自主探索、主动发展的机会。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时才能积极主动地通过操作充分感知和建立表象,为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教师要热情鼓励,精心诱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操作过程,促进他们手、眼、脑、口多种感官并用,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建立正确、清晰的表象,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让学生多“求异”。要求学生在“异”中求“变”、 “异”中求“新”中学习知识,获得思维的发展。让学生说与别人不同的话,用与别人不同的方法,提与别人不同的问题等等,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习惯与能力。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用不同知识去剖析题目,纵横沟通,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在求异中创新,选择最佳解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

2创设课堂探究气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愿望

“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教学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因此,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开放教学环境,优化师生关系,将课堂还给学生,将自主还给学生,激发学生自己去学习数学,去研究数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表独立见解,敢于与教师争论,与同伴争论,营造一种积极、向上、自然、和谐的探究氛围。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注重了“鱼渔同授,二力并举”,“鱼”是指基本知识表述,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渔”指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方法。这也正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四基内容,更强调的是学生两种能力的培养。

整个探究过程先让学生进行了猜想,然后实验,接着摆了大量长方形验证,最后概括出“长方形面积=长卓怼闭庖唤崧郏詈笸ü兜那ㄒ平玫秸叫蔚拿婊扑惴椒āT诳翁弥校斯鄄臁⒉饬俊⒉虏狻⒀橹ぁ⑾胂竦裙蹋淌ψ橹褂行У暮献餮埃浴⒍趾投冢鞫夭斡胙盎疃蜒暗闹鞫ɑ垢搜嬲逑至搜茄暗闹魅恕W⒅匮谘盎疃卸允е兜睦斫猓胺椒ǖ幕郏嘉椒ā⒖蒲骄糠椒ǖ幕袢。唤鋈醚逖榈搅俗灾餮暗目炖趾统晒?同时注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学具操作和课件演示,吸引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理解数学知识,积累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科学探究的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品质,充分体现了“知识固然重要,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教学价值观。

3引导探究学习,促使学生创新发展

“探究”新课改的一个主题词,它是一个活动过程,也是学生思维过程,布鲁纳说过:“每个学生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究需要与欲望,这种欲望与需要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与“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正如平民教师孙维刚所说:“读书的最高境界是毕业离校时,把老师的知识全部忘光,剩下的知识才识真正的知识。”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因为学生就是创新,创新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过程中形成得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以发展。同时,探究学习的过程就是合作学习的过程,没有团结合作的探究是不健全的探究。又如在教学“分数基本性质”时,光发给学生四张大小一样“长方体纸条,让学生通过对析,畫出阴影部分分别为、、、,再让学生观察比较,发现其中三张画出的阴影部分大小是相等的,即==”从而引起学生积极思索,为什么这三张的阴影部分相等呢?而另一张的阴影部分与这三张却不相等,即。学生从中产生认知冲突,激起探索欲望,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交流,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点,最后让学生对照直观材料分析分子与分母怎样变化,分数的大小不变,从而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将教材的知识变成探究问题,还知识发展以本来面目。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积极主动能与探索发现活动从而培养学生探索能力。

4让学生成长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成功心理

学生学习的成功,可以使其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产生自我激励,自我要求心理,从而成为促使其进一步学好的内部诱因。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质,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课堂教学中,以真诚的热情,不失时机地给以学生肯定、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信息,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作业要求等,寻找学生身上的优点,给他们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随时都感受到来自教师、同学间的鼓舞,体味到受到表扬和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他们努力的后劲。

自主探究性学习中的学习过程,正是科学实验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火花碰撞、经验共享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亲历数学的探究、发现与实践过程,他们才有可能懂得数学的价值的意义,才有可能学会自主的发现与获得数学。

参考文献

[1] 邱学华,戴汝潜.小学数学教学法探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2] 黄爱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探究思维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