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

2019-07-19吴海霞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15期
关键词:关键处李老师长方形

吴海霞

摘 要 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的问题只要有具体明确的目标,有的放矢,得到的结果才会一致,得到的目标才会更明确,对学生思维的指导性更强。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提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1提问的明确性

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的问题只要有具体明确的目标,有的放矢,得到的结果才会一致,得到的目标才会更明确,对学生思维的指导性更强。如,有一位新教师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入1/2+1/3后提问:“1/2与1/3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有的答:“都是真分数。”还有的回答:“分子都是1。”显然,这一提问范围太广,容易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出答案反而不能达到老师提问的目的。如果改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分母不同的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这样的提问既明确,又问在关键处,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的算理。

2提问的思考性

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維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提问的方式上,注重学生思考问题时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将难点、重点着重提出,设立一系列关于重点、难点的提问,达到重视难点—剥离难点—分解难点,一步步的由难变易的过程,并在思维的转折处设问,促进知识的迁移,更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如,教“圆的面积”一课时,老师现将学生分组,再把圆模型教具分发到学生手中,在老师的带领下由学生直接来操作,将圆模型拆成链条状,再将两组学生手中已拆成链条状模型嵌合在一起,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并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里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园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原来圆的什么?为了适时提出这两个问题,教师先让学生动作操作,将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16份,剪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老师提出:(1)若把这个圆平均分成32份、64份……这样拼出来的图形怎么样?(2)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就是圆的什么?(3)那么怎样通过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学生很快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圆的面积=半周长*半径=(2 r/2)*r= r在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可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新规律,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提问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灵活应变。如,教整数减带分数的课时中,要求学生做5-(2+1/4)等于多少。其中一个学生只把整数部分相减了,得到3+1/4的答案;另一个学生从5中拿出1化成4/4,相减时5又忘了减少1,得3+3/4。在给学生讲解此题的正确解法后,老师并没有就吃结束,而是针对以上同学的错误答案,提出:如果要使答案是3+1/4或3+3/4,那么这个题目应如何改动?这样的反向提问,学生很少遇到,一个个积极响应,兴趣盎然、饶有趣味。以错误的答案引发新一轮的提问,激起学生再一次反向思维的模式,以错制错,既对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得与失起到了有效的互补作用,而且能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乐在其中,举一反三。当学生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应该会很享受这种愉悦的解题过程!

4提问的多向性

首先要让学生的思维多向。教师的提问方式、所得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可以是多种的,学生回答这类问题时,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学生的思维要跃出线性思维的轨道,向平面型、立体型思维拓展。因此,它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都是十分有益的。其次应注重知识传递的多种形式。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改变信息单向传递的被动局面,使课堂呈现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的生动活泼局面。

5提问的逻辑性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始终把握住由浅及深的原则,设计一系列具有逻辑性规律的问题,环环相扣,进而使学生对知识认知过程逐步加深。如教“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可以这样设问: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已学过的什么图形?

(2)拼成的图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的哪一条边?

(3)拼成的图形的高是原来三角形的什么?

(4)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图纸面积的多少?

(5)怎样来表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6)为什么求三角形面积要用底乘以高除以2?

这样的提问既有逻辑性又有启发性,不仅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6提问的巧妙性

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时,教师要善于激疑促思,或于“无疑”出设疑,或在内容深处、关键处、结合部设疑,使课堂教学时有波澜。如,李老师上的“三角形面积计算”,这节课时间过半时,学生基本掌握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 用这个公式求一般三角形面积。正当学生充满成功的喜悦时,李老师抛出一道“奇特”的题目:计算右图三角形的面积。并采用一种竞赛的形式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学生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抢着回答。结果,几乎全班学生的答案都是4*6/2=12(平方米)。正当学生又一次为自己的“胜利”而感到喜悦时,李老师诙谐地说:“你们都上当啦!”一语出口,犹如在已有涟漪的湖中投入一块巨石,学生的情绪位置亢奋。这时李老师才在学生思维异常活跃的情况下揭示其中的奥秘,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提问时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偏爱”后进生。

猜你喜欢

关键处李老师长方形
该得奖的李老师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善抓关键巧析文
舍不得您,李老师
长方形的困惑
“李老师是坏人”——对5+2=0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