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证候的中医音乐疗法对提高不寐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研究

2019-07-18芦红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6期
关键词:音乐疗法证候药物

芦红梅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三科,北京 100700 )

不寐已成为继头痛之后神经科第二大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临床主要以镇静催眠类、非镇静催眠药等药物治疗,长期服用此类药可产生诸多不良反应和躯体依赖性[1]。因此,选择一种切实有效非药物治疗手段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对基于证候的中医音乐疗法对提高不寐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研究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参加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书。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不寐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试验A组、试验B组、对照C组),每组各20例。试验A组男11例,女9例;年龄65-79岁,平均年龄(66.62±8.47)岁;轻度不寐6例,中度不寐11例,重度不寐3例。试验B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65-80岁,平均年龄(66.33±8.27)岁;轻度不寐5例,中度不寐12例,重度不寐3例。对照C组男8例,女12例;年龄65-79岁,平均年龄(66.59±8.22)岁;轻度不寐4例,中度不寐10例,重度不寐6例。三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①纳入标准:年龄65岁-80岁;不寐患者经本科副高以上医师的诊断为依据,临床表现为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梦等症。②排除标准:全身性疾病如疼痛、发热、咳嗽、手术等,以及外界环境干扰因素引起者;引起不寐的器质性疾病,如老年痴呆等;引起不寐的精神类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狂躁症等;听力缺陷患者,耳部疾患;不依赖药物治疗者。

1.3 方法

①对照C组:采取常规医院护理治疗措施,包括清洁、饮食等;②试验B组:在对照C组治疗的基础上,设专门治疗室,屋内环境布置光线柔和,采用多功能音疗机。家庭治疗仅需音疗磁带和放音机,播放时随处可以收听,治疗的音量一般40-60分贝,2次/d,每次30min中医音乐治疗,随机选取乐曲。③试验A组;在实验B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体质中医证型,辨证方法选取中医乐曲。2周为1个疗程,三组患者共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等7个因子,每个因子计分为0-3分,PSQI总分范围为0-21分。7分定为区分睡眠质量好坏的临界值。PSQI评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1.5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三组治疗后的PSQI量表7个因子各评分比治疗前均有下降,且试验A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较试验B组、对照C组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三组患者PSQI各维度评分比较(±s,分)

表1 治疗前后三组患者PSQI各维度评分比较(±s,分)

组别 睡眠质量 入睡时间 睡眠时间 睡眠效率 睡眠障碍 催眠药物 日间功能障碍治疗前治疗后试验A组(n=20) 2.52±0.46 1.99±0.63 1.92±0.53 2.16±0.78 1.63±0.49 1.18±0.45 2.66±0.52试验B组(n=20) 2.53±0.48 1.96±0.67 1.90±0.43 2.17±0.62 1.66±0.56 1.20±0.42 2.66±0.51对照C组(n=20) 2.53±0.39 1.95±0.52 1.89±0.42 2.15±0.61 1.64±0.39 1.19±0.41 2.65±0.46 F 0.000 0.020 0.015 0.004 0.016 0.014 0.005 P 1.000 0.981 0.985 0.996 0.984 0.986 0.994试验A组(n=20) 0.66±0.21 1.01±0.34 0.91±0.23 1.12±0.48 0.95±0.29 0.38±0.20 0.81±0.32试验B组(n=20) 1.02±0.34 1.48±0.58 1.31±0.43 1.54±0.65 1.36±0.27 0.68±0.29 1.45±0.42对照C组(n=20) 2.04±0.43 1.74±0.63 1.60±0.35 1.96±0.61 1.54±0.43 1.01±0.32 2.26±0.45 F 68.423 8.020 15.394 3.465 3.321 8.023 69.584 P 0.000 0.001 0.000 0.038 0.041 0.001 0.000

3 讨 论

良好的睡眠可以改变人们的精神状态,提高幸福指数。报道显示,不寐患者不仅白天疲倦、嗜睡、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反应能力下降,而且会引起烦躁、焦虑、易怒、抑郁,严重的会引起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2]。3亿中国成年人睡眠过多、多梦等睡眠障碍,不寐已成为继头痛之后神经科的第二大疾病,尽管不危及生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临床治疗不寐症方面,至今国内外尚无治疗特效药物,临床主要采取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营养脑神经药物对症治疗,但长期服用,不良反应较多、躯体依赖性及患者依从性差,选择一种切实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手段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医音乐疗法就是其中一种[3]。中医音乐治疗是建立在中医药基础理论之上,通过平衡机体阴阳,达到脏腑的畅达、神志的摄养[4]。中医音乐疗法操作起来简单易行,可以避免对安眠药物的依赖以及所带来的副作用。根据宫、商、角、徵、羽5种民族调式音乐的特性与五脏五行的关系来选择曲目进而治疗疾病。商调试音乐,其性清肃,具有铿锵有力、高亢悲壮、肃静嘹亮等特点,在五行中属金,主收,主衰,与人体肺大肠相通,具有调节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增强机体抗御疾病的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组治疗后的PSQI量表7个因子各评分比治疗前均有下降,且试验A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较试验B组、对照C组佳。这表明中医理论基础下基于证候的中医音乐疗法,遵循五行生克制化原则,病症结合,辨证论治,实施个体化诊疗护理方案,对提高不寐患者睡眠质量有明显疗效。

综上所述,基于证候的中医辨证音乐疗法对提高不寐患者睡眠质量有着明显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音乐疗法证候药物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音乐疗法在小学心理课堂中的应用
被动式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开天门联合音乐疗法治疗甲状腺腺瘤术前焦虑症30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