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2019-07-18赵丽卓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6期
关键词:监护室胃管呼吸机

赵丽卓

(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儿童年龄小、抵抗力弱,入住重症监护室很容易受到病情、环境、治疗等因素影响,引发相关并发症,其中以呼吸机相关肺炎较为常见,且危害性较大,延误恢复时间,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需重视防范[1]。而为制定可靠的防范护理对策,则需详细了解导致呼吸机相关肺炎产生的影响因素。为此,本次研究对儿童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进行了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择本院于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接收重症监护室患儿208例作为研究资料,均利用呼吸机机械通气48h以上,其中男患儿124例,女患儿84例,年龄在1个月至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45±0.45)岁。患儿家长均知晓治疗、护理方法及目的,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并结合各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包含性别、年龄、机械通气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应用抗生素、应用抑酸剂、插管方式、口腔卫生等。

1.3 观察指标

呼吸机相关肺炎诊断标准:肺部湿罗音,且经影像学检查显示肺部炎性病变或出现浸润阴影,且体温≥37℃,伴随呼吸道内大量脓性分泌物,白细胞<4×109/L或>10×109/L,且可从支气管分泌物中分离病原菌。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处理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08例重症监护室患儿共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58例,发生率为27.88%,其中机械通气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应用抗生素、应用抑酸剂、插管方式、口腔卫生等均为影响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重要因素,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呼吸机相关肺炎影响因素Logistic分析

3 讨 论

呼吸机相关肺炎主要是指经机械通气48h后或人工气管拔管48h内发生的肺炎,属于常见的重症监护室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08例重症监护室患儿共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为27.88%,其中机械通气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应用抗生素、应用抑酸剂、插管方式、口腔卫生等均为影响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重要因素,P<0.05,表明我院重症监护室患儿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较高,受到诸多因素影响,需加强防范措施的落实,避免病情恶化,增加病死率。护理人员应综合过往护理经验加强呼吸机相关肺炎相关防范措施的实施,如确保病房环境干净整洁,定期进行病房、设备、床上用品等消毒及更换,保持良好的通风,加强温湿度保护,尤其对于免疫力低下患儿需加强隔离[2]。重症监护室护理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要求较高,因此需加强对其的教育培训,确保其充分掌握基础护理、呼吸机呼吸、呼吸道护理、感染预防护理等,能够熟练应对患儿疾病突发情况,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留置胃管时间[3]。密切监测患者呼吸状态,确保呼吸道通畅,避免发生菌群失调。虽然抗生素及抑酸剂使用可起到抗感染作用,但也可能导致胃肠道内细菌大量繁殖,因此需合理控制剂量,必要时可采用为胃黏膜保护剂代替。护理中需严格遵循手卫生操作规范,并重视对患儿的口腔护理,选择合适的护理溶剂定期清洁口腔,避免发生口腔感染[4]。同时维护患儿营养状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水分、无机盐及电解质等物质补充,利于增强体质,预防并发症。

综上所述,儿童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影响因素较多,尤其患儿恢复速度慢、机械通气时间长及滥用抗生素影响较大,可开展优质针对性护理,促使患儿尽快脱离机械通气,合理应用药物利于控制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

猜你喜欢

监护室胃管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