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杭州地域文化的南山村民宿设计方法探析

2019-07-18张鹤馨

绿色科技 2019年11期
关键词:庭院民宿景观

张鹤馨,金 一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200237)

1 基地概况

杭州市南山村所在的净寺社区,是距离西湖最近的景中村之一。基地位于杭州市西湖区玉皇山景区的南山村境内,距离上海市180 km,驾车3 h可到达,距离江苏省南京市300 km,驾车4 h可达。东南与玉皇山相望,毗邻中国丝绸博物馆,北邻西湖,距离雷峰塔景区1.4 km。基地三面环山,东侧有公园一处——长桥溪生态净化示范园,宾馆酒店三处——长桥宾馆、南山人家大酒店以及玉皇山庄,还有一处公共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其余大多为民居。杭州市南山村所在的净寺社区包括南山、阔石板、玉皇山、莲花峰4个居民点。规划范围内约有农户157户,常住人口1060人,大部分为农业户口。南山村原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居民靠耕种农作物、种植茶叶为生。

2 民宿的格局与尺度设计

南山村民宿格局与尺度借鉴杭州传统民居建筑,建筑层高维持原状不超过3层,与周边民居协调统一。尺度感是使民宿与人亲近的重要方面,不同于城市中的大尺度给人们带来的疏离感,民宿主要提供一些小尺度温馨空间。南山村民宿尺度保留原有村内建筑尺度和规模,以及建筑间距。当游客穿梭与竹林之间、白墙窄巷时,立刻就会有一种回归乡土的亲切感。

3 民宿的色彩与材料设计

在南山村民宿色彩与材料设计方面采取的设计方法是:提取适应地域特色的建筑色彩与材料,在统一中融入自然环境。

3.1 民宿建筑的色彩与材料设计

由于杭州气候较为潮湿,建筑需要好的通风采光,建筑的特征通常表现为灰瓦白墙,来反射阳光,对防潮也有一定作用。南山村现有民宿的空间格局较为单一,通常直接临街而建,缺乏街道与建筑之间的停留和过渡空间。因此建议民宿建筑布局可增加二层露台或一层天井空间,增强建筑与街道之间的互动性。

在民宿色彩设计方面,对南山村的民宿整体色彩进行了重构(图1):首先分别对现有的民宿的瓦片、门窗和墙面的颜色进行提取,去除颜色差异较大或者与场地整体环境差异较大的颜色,主要选用现有用量较多的颜色。瓦片主要选用了灰色系,墙面主要选用白色以及浅色,门窗以木制颜色为主。通过统一对南山村中,建筑颜色的统一,可以使小镇内整体的环境和氛围和谐,使身临其境的人们能够充分感受与自然相融的民居生活。对于民宿建筑材料的选择,主要选取当地的乡土材料,就地取材,因材设计,以本地的石、木、竹、砖为主。除了在传统材料方面的挖掘,设计还对传统材料的创新性运用提出了建议,为传统的民宿增加更多的新意和吸引力,如运用格栅形式的石材作为庭院空间与街道空间的联系,使得内外空间相互连通,虚实结合,如图2所示。

3.2 民宿小品的色彩与材料设计

除了民宿建筑的色彩和材料选取,民宿小品的色彩和材料的运用也尤为重要,景观小品的丰富程度决定了民宿的整体氛围。在南山村民宿景观小品设计中,从与环境统一的角度出发,整体营造出一种置身乡野田园的乡土感。因此建议在设计中多选用木制座椅、石制水钵、竹制矮篱、陶土花坛、木制廊架、碎石铺地等,能与自然山石花草相协调的材质,以烘托幽雅、舒适的氛围。

4 民宿庭院设计

4.1 庭院空间设计

庭院空间的设计对整个民宿景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南山村现状民居大都直接临街而建,缺少街道与建筑的过渡空间,民宿都直接展现在街道前,更没有人们活动的半私密空间,空间层次的缺失导致现有的民宿住宅显的简单、单调(图3)。西湖的文化,在于其山水相融,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人文精神。在南山村的民宿庭院的设计中,也应通过丰富的空间设计,使得庭院成为建筑和自然的过渡空间。让民宿建筑不再独立与自然之外,而是融合在自然之中。

图1民宿建筑色彩提取以及可选材料

图2民宿建筑色彩与材料设计

由于现状民宿庭院缺乏景观层次,所以设计首先是要对庭院空间进行整理,围合出住户可以休闲的院落空间和半私密空间,以增加人们的户外体验。通过对杭州白乐桥等地区的民宿进行调研,笔者发现,庭院的围合方式(图4)主要有以下几种:矮墙、植物绿篱、竹篱、景观小品、石栏杆、石墙以及他们的组合,围合的高度在0.5~1.5m之间。在对南山村的民宿庭院进行设计时,主要采用了矮墙与植物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在矮墙上开窗,这样既能够达到一定的隐蔽效果,又可以使人们对庭院内的空间有所触及。设计还对围合空间进行了一些尝试,比如通过石材与玻璃的结合和对比,体现出对比中的统一,达到显隐结合的效果。

图3民宿区现状

图4南山村民宿庭院围合方式

本次设计主要对6种庭院类型进行了改造设计(图5),根据建筑的布局方式,庭院的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也会产生变化。在对等型的庭院布局中,庭院几乎没有私密空间,几乎全部是公共空间;在夹院型的庭院布局中,庭院会呈现出私密和公共两部分空间。在6种庭院设计中,主要采用了夹院型设计,通过建筑的围合,形成了大小不同的空间,也产生了公共与私密的活动场地,增加了空间层次。

4.2 民宿庭院的元素设计

在庭院景观元素的设计上融入地域特色,植物营造的自然空间与人工要素共同围合出方便游客使用的庭院空间。民宿区的庭院景观设计综合多种设计元素,将游、憩、行、赏、玩多种活动通过游廊、亭子、小桥、流水、植物、座椅等景观元素组合在一起,让身处庭院的人们体会到恬静的江南庭院之美。丰富的庭院景观配合白墙黛瓦的江南建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景观文化。水作为江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也以多种形式再现于民宿庭院之中,如庭院入口的镜面水池、水中汀步,可以减慢来往游人的步伐,作为进入民宿的前奏,也增加了人们的观赏时间 ,在庭院休闲区的水面设计为自然形态,与水生植物、步石相结合营造出休闲怡人的小环境。

5 结语

人们选择民宿是为了体验有别于传统酒店的住宿感受,但当今的民宿也走向趋同化、模式化的道路,因此对凸显地域文化、展示文化特色的民宿设计手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杭州南山村地域文化和民宿现状的分析,提炼出以下民宿设计方法。

图5民宿庭院空间设计

(1)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地域文化是民宿设计的出发点。民宿不仅要为游客提供住宿的场所,更应让人们感受到当地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文化魅力。以住宿为切入点,从居住到环境景观、文化活动都体现出当地的文化底蕴,人们在民宿住宿的过程中从多方面感受到当地特色,当地的文化也利用民宿得以发展和推广。

(2)民宿建筑设计的地域特色营造。民宿建筑的布局、尺度、材料、色彩与环境的关系都影响着体验者的感受。民宿建筑的材料、色彩不仅要出于美观的考虑,更要注重当地的气候条件,文化特色的要求。如杭州民居建筑外墙多是石灰粉刷的白墙,也有防潮和反射阳光的目的,所以白墙黛瓦不仅体现了浓厚的江南特色,更满足了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传递了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

(3)融入地域环境的民宿庭院设计。庭院是民宿设计中的重要一部分,除了住宿,人们大多数活动都发生在庭院中。庭院空间的设计要与整个地域环境相适应,为人们的休闲活动提供多种空间,满足多种活动的需求。民宿庭院中增加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元素,例如独具特色的小品,像竹亭、碎石步道、小型跌水、种植钵等都能让游客感受到当地的文化底蕴。植物的种植搭配也要多采用乡土植物,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环境氛围,使整个民宿处处彰显当地的地域文化。

猜你喜欢

庭院民宿景观
孪生院子民宿
东胡林民宿
景观别墅
布赖滕巴赫景观酒店48°Nord
回到庭院
庭院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景观平面图》
庭院中的童年
你是民宿达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