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配电网改造项目后评价研究

2019-07-17余国新杨爱荣

价值工程 2019年10期
关键词:评价模型

余国新 杨爱荣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農村配电网改造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项目实施过程、项目运行效果后评价、社会效益可持续性后评价等指标,随后介绍了农村配电网改造项目综合评价方法及步骤,最后分析了项目后评价的典型方法中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Abstract: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ural distribution network reconstruction project, including project implementation process, post-evaluation of project operation effect and post-evaluation of social benefit sustainability. Then it introduces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and steps of rural distribution network reconstruction project. Finally, it analyses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typical post-evaluation methods, 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persons.

关键词:农村配电网;改造项目;评价模型

Key words: rural distribution network;renovation project;evaluation model

中图分类号:TM7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10-0013-03

1  农村配电网改造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 实施过程指标

实施过程指标主要包括投资单价、投资变化率、实施准备和前期决策等几项内容。首先是前期决策,项目可研报告、项目决策程序、项目立项依据等主要意见。实际操作过程中就是农村配电网改造项目所进行的项目批准文件和评估报告评价等,结合项目具体影响、效果和产出,对决策内容进行科学评价分析,通过核查项目的决策流程,判断决策成败具体原因,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积累经验教训。其次是实施准备的过程,主要是从开工准备、签订协议、合同条款、采购招投标、融资方案与资金来源以及工程勘察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对服务水平、技术水平、勘察设计质量的进行评价。除此之外还包括两种对比,第一是将前期立项与项目内容的变化进行对比,第二是勘察设计与项目实际效果之间的差别,并对具体变化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其中重点内容就是设计变更、投资概算与建设内容等。对勘察设计单位资信状况、能力、选定程序、选定方式等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评价项目勘查的整体工作质量,充分联系实际工程状况分析,勘测深度、工程测绘和资料对于工程建设的符合程度。项目设计方案评价,包括设计更改、方案比选、设计指导思想等内容以及相应的原因分析。评价项目设计水平,包括设计服务质量、设计工作质量、新技术运用状况、技术指标的实效性等。

再次是投资变化率,其能够用来衡量审核结算造价与项目预算投资的适应程度,假如项目投资过程中没有发生超标等问题,和预算资金比较起来依然存在一定的结余,那么证明投资控制效果较好。投资变化率=预算投资-结算造价/预算投资×100%。最后就是投资单价水平,投资单价水平主要是项目单位参与造价,比如国家规定的或是省电网企业规定的标准单价指标。农村配电网投资项目在进行造价控制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结合国家标准与省电网企业标准,从而对投资单价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结合结算造价与预算造价结果进行科学分析与宏观造价结构分析,结合造价决算总结出工程单位中的造价指标,对农村配电网工程中的低压线路、环网柜、电缆等内容的投资单价水平进行准确测算,科学判断项目造价控制程度。

1.2 运行效果指标

运行效果中包含供电可靠率、线损率、综合电压的合格率、平均负载率、环网化率、架空线路的绝缘性、电缆化率等内容。其中电缆化率就是电力线路的电缆化程度,绝缘化率就是架空线路中的绝缘化比,环网化率就是以太网中的环网占比。线损率就是输电线路中的使用状况,线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线损率=供电量-售电量/供电量×100%

综合电压的合格率就是电网调度过程中所控制的不同电压合格率平均值。供电可靠率能够将供电系统的供电能力直接反映出来,同时也能够看出我国电力企业对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满足程度,是供电系统生产运行、设备制造、基建、设计、规划等管理水平的直接体现。部分区域中的供电可靠率还无法满足省市标准,因为自然灾害或是各种外力因素的影响对供电安全造成的极大的影响,或是部分配电线路中没有对线路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管理等原因造成的,也是供电系统在用电时间中的中断概率。正常情况下,用供电线路中的不断电时间数和统计时间之比进行表示。

在评价项目技术的经济性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价值工程中的评价法来进行的,也就是强调功能分析,争取通过寿命周期最低成本满足必要功能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价值公式为V=F/C,其中V是价值,F是功能,也就是技术所带来的实际效益,C表示成本。

1.3 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指标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与社会效益指标主要包含电力贡献的弹性系数以及电量增长弹性系数等,具体指标内容如下,首先是电力增长GDP,通过电力增长GDP能够对全社会的电量需求增长以及电网运行的社会效益进行科学分析,这一指标主要是为了能够测算出社会电力需求变化对GDP的影响以及电力增长GDP对电量变化的敏感度等,从而揭示电力供应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电力增长GDP中能够显示出和上一周期的电量需求相比,本周期的电力增长GDP增量,也就是电量提高对于GDP主要贡献。公式如下:

单位电力GDP=GDP/全社会用电量

电力贡献的弹性系数,我们通常是通过电量消耗年增长率和国民经济增长率之比,也就是电力消费相关弹性系数对经济发展与电力企业发展之间的联系性进行分析,为了能够更好地突显出用电量对于GDP的巨大推动作用,通过电力消费的弹性系数以及GDP变化来代表电网运行效果对于社会效益的巨大影响,我们也可以将其当作是一种电力贡献的弹性系数。这一指标也是全社会中的电变化百分点,同期GDP变化状况,也就是GDP对于社会用电量敏感度越高,全社会中的电量增长对于GDP的推动作用也就愈加明显,相反的条件下,就证明没有发挥太大的推动作用,由此也能够看出弹性系数是一段时间内数据不断累积基础上的计算成果,其数值大小除了和计算周期之间拥有密切的联系之外,还和当地的用电量结构、产品结构和经济结构等内容拥有直接的影响,为此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掌握当地的经济环境特点,准确寻找影响因素。

2  农村配电网改造项目综合评价方法及步骤

2.1 综合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方法属于一种科学的研究手段,简单来讲,其实综合评价方法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客观事物,并针对所得出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关系到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角度,大到卫星运转状况、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小到商品等内容。综合评价研究对象主要是经济、社会和自然等领域中年的横向事物也就是相似的事物,或是纵向事物也就是不同时期同时事物的表现等,综合评价方式通常包括下面几种问题,首先是聚类分析,也就是先将需要进行研究的物体进行科学分类,将那些拥有相似属性以及相同属性的事物划分到一种类型当中,通过这种方法也能够更加科学管理客观事物。比如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特征,对不同区域队形进行科学分类,对于相似的事物来说,结合强弱变化和大小对同一品种事物进行优劣排序。例如对从事同一领域中的企业竞争力进行优劣排序。整体评价某种单一事物,在评价过程中还应该准备好参考系,不然就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可以将这种类型的参考系看作是一种训练样本,同时包含同种类型事物最终的评价成果,促进高标定为中高标准样本的持续提高,也就是同种类事物当中层次最高的一种样本。比如国内大学中的竞争评价指标体系中,能够将国内各种公认名校当作是一种有效参照系,随后对某个大学进行集中评价。综合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以物元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以DEA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距离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灰色关联度的综合评价法以及主要成分分析法等。

2.2 综合评价步骤

综合评价方法是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分支之一,和传统评价方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因为科学技术的限制,传统评价方法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一种以事物特征为基础通过主观判断而形成的一种综合评价,就像是古人相马,单纯通过马的蹄子、腿、体形、眼睛等因素进行粗略的判断,为此传统评价方法的主要漏洞之一就是主观偶然性。现代化的综合评价方法,也是一种在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基础上,结合统计学、运筹学、现代数学等内容经过不断改造出来的科学步骤,首先是应该按照综合评价的主要目标来选择最恰当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综合评价的目标,随后以此为基础选择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第一项任务,项目后评价不仅是将所需要研究的内容进行具体分类,同时还需要针对某种事物进行综合评价,具体的做法就是在相应的标准基础上,对该事物在同类事物中进行合理的优劣排序,这种整体评价的方法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相关设计原则,并在归纳各种项目后评价体系基础上实施。

其次是明确项目后评价指标权重,因为综合评价不同的目的,相应的指标体系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在指标体系当中,不同的指标所拥有的权重也会存在较大的差距。各个指标权重主要是反映在某一事物的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对于评价对象来说,指标的重要程度越高,权重也相继增大,相反的条件下,指标重要程度越低就证明权重越小,权重确定方法包括主观经验法、客观确定法、变易系数、德尔菲法等,需要结合客观实际状况来选择合理的权重确定方法。

3  项目后评价的典型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在农村配电网建设和改造项目的评价中,评价对象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综合评价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将人与物如何反映在模糊判断的研究中,如何反映真实的问题成为了一个焦点。模糊综合绩效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两个要素:评价模型和评价程序。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通过模糊统计和模糊数学的方法,定量地受到各种定量因素的影响,对事物的边界界定不清和影响因素的优劣做出科学的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有效的模糊数学方法,可以合理应用于农村配电网建设和改造项目的评价。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配电网改造项目中的扩展规模粗放性投资也逐渐转变成一种以提高配电网运行质量以及促进投资效益最大化的发展模式。在农村配电网项目的带动下,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农村配电网项目建设过程中,却因为评价工作的疏忽,从而没有管理好项目投入与产出,通过建立起科学的经济评价体系,能够有效避免各种資金浪费问题的发生,促进投资回报率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倩,王博,胡蔚等.配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评价及决策优化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5(3):11-17.

[2]俞玉英,郭铭,郭寅昌等.配电网建设改造工程评价方法[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2,24(5):123-126,153.

[3]喻阳辉.浅析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规划原则及方法[J].通讯世界,2014(06).

[4]贺天辉.农网建设分析与改造问题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7).

[5]许长乐.农村配电网建设与改造问题探究[J].通讯世界,2014(08).

[6]李学.浅谈新型农村配电网建设模式[J].云南电力技术,2012(02).

[7]严诚.浅谈配电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

[8]秦冀.搞好农村配电网建设工程管理的关键环节[J].科技视界,2015(29).

猜你喜欢

评价模型
政府公信力的提高与评价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