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清山摩崖石刻造像艺术对当地茶文化构建的影响

2019-07-17汪静陈凡

牡丹 2019年18期
关键词:三清山摩崖石刻

汪静 陈凡

我国传统文化种类众多且博大精深,其中茶文化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历经千余年的发展,茶文化逐渐沉淀、升华,具有浓郁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作为道教圣地,三清山不仅拥有悠久、灿烂的茶文化,还拥有辉煌的摩崖石刻造像艺术。三清山摩崖石刻造像艺术意蕴深邃,以道教文化题材为主,又和谐融合佛教、儒教文化于一身,深藏着中华隐逸文化之大成。因此,本文探究了三清山摩崖石刻造像艺术与当地茶文化传承的结合路径,旨在促进地方文化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一、三清山本土茶文化与摩崖石刻造像艺术(共性)研究背景

(一)三清山摩崖石刻艺术历史人文环境

三清山拥有悠久、灿烂的道教文化历史,无论是其著名的道教建筑群还是屹立高耸的摩崖石刻无不诉说着三清山集中华隐逸文化之大成。依托于本土的摩崖石刻,篆刻以道教文化题材为主,又自然地融入佛教、儒教文化。三清山摩崖石刻分古代石刻和现代石刻两种。明代石刻文化渊深厚积,底蕴丰富,沿三清山东部及北部至三清福地,石刻分布在古石栈道两侧,依山傍崖,雕刻在清一色的花岗岩石壁上,沿途依次分布有石刻道符、石龙、石虎、楹联、文字、人像、神像以及石筑墓冢,共260余处。

三清红茶是三清山的特产,日趋闻名,它就是在这浓郁的传统文化中孕育繁荣。当地结合自身茶业发展优势和独有的艺术文化氛围,孕育出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沿着古老的茶马古道,不断向外扩散。至今,三清茶文化仍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二)三清山茶文化发展环境

茶的制法、饮用与传播无不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道教的天人合一、阴阳和谐以及养生延寿的思想与茶文化的主旨不谋而合。东晋咸和年间,著名道教思想家葛洪云游至此,发觉此山福祉深厚,便留下来“结茅炼丹”。自此,三清山开始享有“天下第一仙峰,世上无双福地”的美誉,开始育茶、饮茶、赏茶,至今已有1600多年。葛洪在三清山的茶事活动还影响了茶圣陆羽,陆羽曾在当地寓居,其烹茶所用的风炉受到道教文化影响,将易经八卦和阴阳五行学融入设计中。三清山摩崖石刻造像艺术正是对道教文化的最好诠释与呈现。

玉京峰是三清山的主峰,海拔1816.9米。玉京、玉虚、玉华三峰鼎立,就像是道教的三位鼻祖,三清山因此而得名。三清宫有副对联“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阐述的就是三清山在道教中的特殊地位。三清山既是道教理想的修道场所,又是著名的茶叶产地。四周环山的地理位置和云雾缭绕的气候条件赋予了洞天福地具有茶树生长的有利环境。

二、三清山本土茶道的文化认知

(一)艺术化

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我国茶道颇具仪式感,分为七个环节:洗杯—老道拜月、赏茶—观音赏曲、投茶—葛洪献丹、洗茶—神龙戏松、出汤—飞蟒出山、分汤—三龙出海、奉茶—猴王献宝。三清山摩崖石刻题材包括神像、器物、楹联、文字等,它们朴素且传神地传递出“师法自然”的道教精神,而茶文化恰好与其相契和。三清山中部的三清福地附近,古石蹬道旁的花岗岩崖壁上有多幅明代石刻,其中以清都吊桥神像为代表,茶道第一道工序“老道拜月”恰取材于该石刻艺术。该雕刻呈现出道者体胖脸圆、头戴道帽、双眼下视、白须长垂、双手拜举的庄重形象。神像古朴质拙,线条清晰且一气呵成。通过造像艺术传递的信息,人们既能领略到宗教的威严肃穆,又能广泛接受并传播。三清山石刻因山就势、因岩施艺,达到了人工与天工的巧妙融合。三清山摩崖石刻将道教哲学与本土茶文化有机结合,对本土茶道影响深远,这正是道教茶文化的经典所在。

(二)生活化

历史记载表明,茶文化与道教的关系甚密,远超儒教和佛教。自古以来,茶文化与道教有着密切的联系。道教注重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并将尊生、贵生、忘坐、无己的思想融入茶道。在三清山摩崖石刻中,雷神像身穿盔甲,手执重器,怒目圆瞪,神态威武,雕工精细;涵星池北面的岩壁上刻有伏魔上相,道袍着身,手握仗器,眼神和蔼。三清山茶道反映出道教提倡的清静无为、顺应自然的修养方式,这与摩崖石刻艺术传递的道教宗旨一致。东晋时,道教思想家葛洪曾到三清山修道炼丹,并种茶、饮茶。茶作为修道之士上通仙灵的药草,逐渐由神灵化变得日常化并普及开来。茶从一种功能性药物逐渐演变为当地人日常起居的生活品。每天一杯茶早已成为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三清山本土人重视种茶、饮茶,主张在大自然中享受茶之乐,体现了茶道崇尚自然的理念。

三、三清山摩崖石刻造像艺术与本土茶文化传承的结合路径

文化与艺术都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二者是相通的,相互碰撞、相互浸透。三清山摩崖石刻造像艺术创作与茶文化传承看似风牛马不相及,却分别象征着艺术与文化。所以,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结合。道教独有的炼丹修养方式,促进了茶的发现、利用和普及。道教思想不仅为茶文化注入生机和灵气,而且是国人饮茶之道的源头。中国传统文化包罗儒、释、道三教思想,道教思想与茶文化发生关联,其对茶文化影响深远。在三清山摩崖石刻造像艺术中,宗教人物、神像、器物和宗教仪式都被细致地篆刻在花岗岩崖壁上,而这一一都在种茶、饮茶、赏茶等茶文化中体现出来。宗教对道德的约束、对审美的提升及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无不诉说着石刻造像艺术与茶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融合三清山摩崖石刻造像艺术与本土传统茶文化的美学表达

三清山摩崖石刻造像艺术注重雕塑艺术的审美规律和形式规律,在形态雕刻的技法上运用写实与抽象互补的手法,力求虚实结合;在神像人物的性格特征表达上务求传神写心,例如,鬼、怪、人、神强调善恶、美丑的极度反差,使道教文化尽量贴近大众认知;在文字篆刻和艺术形式上做到通俗、简形意赅,富有感染力,达到良好的大众文化传播效果。人们可以将其与当地茶文化美学思想糅合,以创造出既能表现茶文化价值又能彰显摩崖造像艺术魅力的本土文化。

道教理念贯穿于三清山本土茶道中,这是三清茶人自我修养、处世哲学、审美情趣等的集中体現。三清山摩崖石刻题材既源于道教思想,而又不拘泥于形式,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创造性,处处反映出道教信仰中的惩恶扬善、修身养性的道德义理。三清山摩崖石刻造像艺术在篆刻结构上将艺术、宗教、科学、自然巧妙结合,在艺术审美上融庄重、自然、通俗三者于一体,充分体现了其和本土茶文化相融合的审美要求。

(二)融合三清山摩崖石刻造像艺术与本土传统茶文化的情感表达

三清山茶是大自然的馈赠,从道教思想来看,其中蕴藏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天”就是指三清山优渥的自然条件,而天人合一思想正是三清茶人的性格写照。自古以来,三清山受道教思想影响很大。三清山摩崖石刻在造像技巧和文化传承方面都体现出道教精神,三清山人自古受道教文化熏陶,对茶和世界具有独特的文化见解,注重种茶、品茶,这是三清山人区别于其他社会人群的文化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重视和鼓励本土茶农发展生产,三清山茶的产量不断提高。如今,人们登三清山时,既能观赏摩崖石刻造像艺术的瑰丽,又能品尝三清山茶,尽兴而归。

(江西科技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三清山风景区摩崖石刻造像艺术研究”(项目编号:YG2016349B)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汪静(1960-),女,江西南昌人,教授,研究方向:品牌策划与传播。

猜你喜欢

三清山摩崖石刻
中外石刻大不同
西狭颂摩崖石刻
人间仙境:三清山
近十年(2010~2019年)辽代石刻文研究综述
摩崖石刻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
“南行唐北界”摩崖石刻考察图辑
水墨三清山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游三清山
绝句《题〈清廉〉石刻》获奖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