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019-07-17匡介惠

文教资料 2019年14期
关键词:田园诗陶渊明

匡介惠

摘    要: 东晋诗人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其开创的田园诗体系,使我国古典诗歌达到了新的境界。本文以《归园田居·其三》一诗为例,对陶渊明其人其诗做进一步“知人论世”的阐述和理性思考,深入了解陶渊明的精神风骨、人格魅力及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 陶渊明  田园诗  精神风骨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光阴荏苒,岁月更替,“舍得”已成为一种人生至理。人们在取舍之间品尝人间百味,体悟人生真谛。

一、艰难抉择,放弃仕途,归隐田园

东晋诗人陶渊明选择放弃仕途,归隐田园,并书写了许多文章,成为我国诗歌史上最著名的“田园诗人”。

组诗《归园田居》写于他辞官归隐的次年,共五首。这一组诗包含陶渊明对自己弃官归家的感慨和思考,是他辞旧我迎新我的赞歌。

《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诗人描绘了归隐耕种的田园生活。从事农业劳动无疑是艰辛的。诗人晨出暮归,终日忙碌于田间地头。由于初归田园,不谙农事,缺乏经验,辛勤劳作换来的是“草盛豆苗稀”的成果。但这并没有使诗人满腹牢骚、悲观失望,而是乐此不疲、不辞辛劳。月光洒遍田野,诗人肩扛锄头走在回家的小径上,夕露沾衣又何妨?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内心的那份充实,那种身心自由的欣悦和对宁静淳朴田园生活的由衷热爱。《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道出了心声。

陶渊明的归隐生活果真如他写的这般诗意美好吗?其实不然。首先诗人要面对生活的艰辛。为官之时,虽然身心受到种种束缚,但总还有一份俸禄能够用来养家糊口沽酒买醉,而选择辞官隐居,就减少了一份稳定的经济来源,生活当然会艰难许多。一家七口维持生计实非易事,再加上天灾人祸,生活陷入困境。真乃世事难料,归隐没几年,住所失火,八九间草屋付之一炬,后来又接连遭灾年遇兵乱,钱粮无着,饥寒交迫,辗转乞食,一如其诗文所言“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乞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五柳先生传》)。此自传真实记录了诗人的归隐生活:家贫如洗,家徒四壁,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家庭的责任感使他种田养家之余办私学,以收点钱贴补家用,也接受了一些朋友的馈赠,饱受生活的磨难。渊明在家书《告子俨等书》中说道:“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读来令人心酸。

其次,诗人要饱尝精神的孤独。陶渊明选择归隐田园摆脱政治现实的困境,以求精神人格的独立自由。他的人生追求,他所达到的“自我实现”的人生境界一般人是难以企及的。那要经历一个复杂艰难又曲折的过程,并以困苦和艰难为代价。他曾说“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杂诗八首》),世人不理解他,家人也不懂他。在《与子俨等书》中他说“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二仲”是指羊仲和求仲这两位汉代的隐士,“莱妇”是指支持老莱子隐居不仕的妻子。陶渊明感叹找不到志同道合的邻居朋友,自己的妻子不像老莱子妻子那样甘于贫苦的隐居生活,其内心的孤独苦闷可见一斑。

二、崇尚自然,安贫乐道,坚守田园

是什么原因使陶渊明在人生的凄风苦雨中依然能坚守人生抉择一路风雨兼程呢?用《归园田居·其三》诗中的一句话回答那就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如何理解诗句中的这个“愿”呢?

诗言志,在陶渊明很多诗文中我们都能读到他的人生理想与追求。“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遊。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我们读到了诗人不愿改变崇尚自然的本性适应世俗社会,感受到了作者那份归向人之本性和归向天地之间的强烈愿望。“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描写桃李榆柳环绕茅舍,远处村庄炊烟袅袅,幽深的小巷中传来鸡鸣狗吠之声,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惬意。田园生活是如此简朴又恬美宁静,诗人深深地陶醉于此,那份安顿生命、返归自然的无限快慰令他倍感满足。《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表达出诗人怡然自得、寄情于山水的那份情怀,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及对于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的领悟。《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没有剥削和压迫,也没有战乱的纷扰,人人平等,丰衣足食,自由安乐,鸡犬之声相闻,老幼怡然自得。这是一个充满真诚的温馨社会,一个安宁和乐的世外桃源……

在这些诗文中我们清晰读到了作者的“愿”,强烈感受到了作者此生的理想和追求。他热爱宁静、淳朴、优美的田园生活,放情自然,追求真性,使自然本性不受世俗社会的束缚羁縻,得到舒展散发。人要在天地之间立足生存,身不由己“心为形役”是在所难免的,但诗人再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他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好好生活,不想被那污浊的现实世界吞没,从而失去自我。

陶渊明对世间功业真的从未在意吗?“学而优则仕”,对于古代大多数读书人来说,这是他们的人生梦想和追求。“士”应以天下为己任,读书做官是为了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抱负。陶渊明自幼饱读儒家经典,深受儒家思想浸染,生逢乱世,怀有大济苍生的政治理想。自二十九岁起,开始出仕江州祭酒,不久便辞职,后又出任镇军参军,改任建威将军,又改任彭泽县令一职,前后历经十三个年头,五进五出,直到四十一岁那年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从彭泽令职位上辞官而归。多年的仕途生活,让他对政局深感失望,官场的腐朽和险恶,使他的志向抱负难以实现,他彻底觉悟到世俗与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违背的,他不想改变本性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于是毅然辞官退归田园,使自己的品格和气节得以保全。

袁行霈先生说:“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安贫乐道”成为他的为人准则,他所说的“道”是偏重于個人品德节操体现儒家思想的“道”。现实人生使他内心常产生矛盾,但他能用道加以平衡。归隐后期,贫病交加,生活艰难,受尽生活煎熬的陶渊明,依然没有丧失为人的准则,坚持自己的抉择,坚守自己的理想,令人敬仰。“崇尚自然”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体现着他对人生更深刻的哲学思索。这里的“自然”是指一种未经世俗熏染的本来如此的自然状态。世间万物都依其原本面貌存在,按其本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人该当顺应这种自然状态和变化,抱朴含真。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他崇尚自然精神,出于自然质性,对田园乡居生活怀有始终如一的爱。他从“质性”出发,在田园生活中体味到自然之道,寻求到自然之真意,并在情感上获得“自然”之无限快慰和无穷乐趣。正如他在《饮酒》一诗中所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了这两大精神支柱,陶渊明才能在抵御人生风雨的百般折磨中依然坚持自己的抉择,坚守自己的理想。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抱朴含真,躬耕田园,这正是陶渊明高洁的精神人格魅力的体现。陶渊明的这种身心彻底归隐的精神风格在后世成了一个理想,成为中国文人心目中的精神象征和心灵归宿。

陶渊明田园诗的内涵是如此深厚丰富,诗人却凭借着对生活真切深刻的体悟用浅易的文字、平缓的语调,真实自然地表现着深刻的思想,不求浓墨重彩,不见矫揉造作。吟咏陶渊明的田园诗,有如展开一幅田园生活画卷,只觉清风拂面,诗意盎然。在那日常的乡村生活和恬淡的田园风光之中,我们感受到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那份热爱,更领略到他那美好的人格和崇高的理想。正如《与苏辙书》的评价:“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陶渊明用自己的抉择和坚守告诉我们,人应该怎样活着。在喧嚣的尘世间,尤其是生活在当今世界的我们,面对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发展,如何正确选择“舍”与“得”,诗人的行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刘小川.品中国文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田园诗陶渊明
你好,陶渊明
素心人陶渊明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陶渊明的隔世情怀
不为五斗米折腰
“孟浩然田园诗词大赛”试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