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孜州五大牧区县牦牛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2019-07-17李友英蓝岚程川尼玛央宗张康林贺安祥

四川畜牧兽医 2019年7期
关键词:吸虫绦虫球虫

李友英,蓝岚,程川,尼玛央宗,张康林,贺安祥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畜牧业科学研究所,四川 康定 626000)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孜州)是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州辖18个县,其中石渠、德格、白玉、色达、理塘为五大牧区县。牦牛是甘孜州养殖业的主要品种,牦牛产业的合理发展,有利于牧民经济收入的增长[1-3]。牦牛寄生虫病种类繁多,线虫、吸虫、绦虫、球虫等肠道寄生虫较为常见[4]。粪检法是较为传统的肠道寄生虫病检查方法,方法简单,易实施,一般不出现假阳性[5]。2018年农业农村部向甘孜州下达了动物疫情监测与防治任务,其中包括寄生虫病监测与防治。本研究对甘孜州牦牛常见肠道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摸清该地区的寄生虫感染率及感染强度,为该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1 调查内容及方法

1.1 样品采集 牦牛粪便样品采自甘孜州石渠、德格、白玉、色达、理塘五大牧区县,每个县选取4个乡,每个乡随机采集50份新鲜粪便样品,共采集1 000份。样品来源相关信息见表1。

方法:早上7:00~8:00,对牦牛排出的新鲜粪便进行采集。戴上PE手套,拨开牦牛新鲜粪便的表面,取中心部分,采集50~100g粪便装入自封袋中,密封并编号。所有样品采集完后于4℃冰箱保存,运回实验室待检,在12h内完成检测。

表1 样品采集地信息

1.2 虫卵检测

1.2.1 粪便预处理 从每份样品中取约20 g粪便,加入1~2倍自来水浸湿,用玻棒充分搅匀,制成混悬液,适量添加自来水,用60目筛过滤到500 mL烧杯中,除去杂质,将自来水加满烧杯搅匀,静置1 h,弃上清液,留沉淀物备用。

1.2.2 离心沉淀法 在上述粪便预处理得到的沉淀物中加入2~3倍自来水搅匀,过80目筛,滤入100mL烧杯中充分搅拌。取8 mL混悬液加入10 mL离心管中,加盖后混匀,2500r/min离心3min,用吸管吸去上清液,保留底层沉淀,加2~3滴自来水重悬,吸取1滴混悬液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后在10×与40×物镜下镜检。

1.2.3 饱和食盐水漂浮法 将1.2.2镜检剩余的混悬液中加饱和食盐水8 mL,2 500 r/min离心3min,再用吸管加满饱和食盐水至试管口,形成向上的半月面,其上放置盖玻片,使盖玻片接触液面,静置10~15min后,移开盖玻片,置于载玻片上,在10×与40×物镜下镜检。

1.3 统计处理 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对所有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2 调查结果

2.1 牦牛肠道寄生虫虫卵形态 在牦牛粪便虫卵检测中,发现了线虫、吸虫、绦虫及球虫等几种肠道寄生虫虫卵,经形态学加以鉴别,结果见图1。

图1 几种虫卵形态图(10×40)

2.2 五个牧区县牦牛4种肠道寄生虫虫卵的感染率 结果见表2。从表2分析可得,各个县不同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率均有差异,同一县不同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率也有差异。石渠、德格、白玉、色达、理塘五个牧区县的总感染率分别为87.0%、84.5%、72.5%、79.5%、75.0%。各县的线虫感染率均较高,显著高于球虫的感染率(P<0.05)。

表2 牦牛4种肠道寄生虫虫卵的感染率

2.3 五个牧区县牦牛4种肠道寄生虫虫卵的感染率比较 结果见图2。五个牧区县线虫、吸虫、绦虫、球虫的总感染率分别为54.8%、33.8%、33.5%、18.7%(据表2计算而得)。其中,线虫感染率最高,绦虫与吸虫次之,球虫最低。

2.4 五个牧区县牦牛4种肠道寄生虫虫卵的混合感染情况 结果见图3。各县总体感染率均超过50%(见表2),石渠县与德格县的总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余三县(P<0.05);总混合感染率为79.7%,主要以单独感染和两重感染为主,占总感染率的81.05%。

图2 牦牛4种肠道寄生虫虫卵的感染率比较

图3 牦牛4种肠道寄生虫虫卵的混合感染率

3 讨论

3.1 传统粪检法的改良 牦牛粪便不同于普通牛粪,杂质多且不容易沉淀,镜检视野不清晰,容易误判。本试验加大了溶解粪便的水量,将20g粪便加水经60目筛过滤后,用500mL水溶解,静置沉淀,再经80目筛过滤,结果得到了较为清晰的视野。

3.2 牦牛体内寄生虫的感染情况 贺飞飞等[5]对青海省兴海县牦牛寄生虫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牦牛体内寄生虫的种类以线虫、绦虫、吸虫、球虫为主。因此,本次调查也以线虫、绦虫、吸虫和球虫这4种常见肠道寄生虫为调查对象。结果表明,五个牧区县牦牛肠道寄生虫的总体混合感染率为79.7%,石渠、德格、白玉、色达、理塘五县的总感染率分别为87.0%、84.5%、72.5%、79.5%、75.0%;线虫、吸虫、绦虫、球虫的总感染率分别为54.8%、33.8%、33.5%、18.7%。线虫感染率低于贺飞飞等[5]报道的青海省兴海县牦牛寄生虫的感染率;绦虫感染率高于吉尔格力等[6]报道的新疆和静县牦牛寄生虫的感染率。

五县总的一重、二重、三重、四重感染率分别为43.1%、21.5%、11.8%、3.3%,可见单独感染率最高,二重感染率稍高,三重感染率偏低,四重感染率最低。各县牦牛寄生虫的混合感染情况均有差异,石渠县与德格县的总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余三县(P<0.05)。

4 调查结论

本次调查显示,牦牛体内以线虫的感染率最高,绦虫与吸虫次之,球虫最低,感染率均偏高。混合感染主要以单独感染和两重感染为主,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虽然近两年,政府及当地畜牧兽医部门加强了对牦牛寄生虫的药物防治,寄生虫感染情况有所改善,但是受养殖区域、养殖方式、传统习俗等因素影响,防治工作还存在缺少连续性、各部门协调配合不足等问题,导致牦牛体内寄生虫的感染率仍然很高。笔者认为,牦牛寄生虫防治工作需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不断完善,并必须确保连续性。

猜你喜欢

吸虫绦虫球虫
鲫成鱼绦虫病治疗一例
渝西地区兔球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及虫种鉴定
肉鸡球虫疾病药物防治效果的分析
犬体内两种人兽共患棘口吸虫的分子鉴定
鸡球虫病的症状与防治措施
枝睾阔盘吸虫凉山分离株1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测定与种系发育分析
鸡绦虫病症状及治疗
枝双腔吸虫的形态学鉴定及分子进化研究
牛羊绦虫病的预防和中西医治疗分析
新疆南疆规模羊场片形吸虫的基因鉴定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