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大学校园流行的青年文化现象研究

2019-07-16答凯艳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8期
关键词:大学校园青年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及其在多次重要讲话中论述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强调了青年文化建设对于国家富强和民族未来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党中央和团中央也多次发文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做好新时期的青年工作,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文章将着重研究当前大学校园流行的青年文化现象。

关键词:大学校园;青年;文化现象

2018年7月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新时代的青年工作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紧紧围绕、始终贯穿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主题,让广大青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1]因此,我们有必要深挖青年文化现象的本质,分析青年文化现象对社会和其自身产生的影响,总结造成这些青年文化现象的原因,透析青年文化现象背后折射出的青年思想动态,从而促进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社会主义青年的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解读当前大学校园中具有代表性的青年文化现象

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伴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改善,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这充分反映在一些独具特色的青年文化现象中。在大学校园中,我们随处可见各类共享经济的存在。在大学校园的青年群体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学生,他们崇尚一切随缘,追求得过且过、不太走心的活法和生活方式,他们最常说的口头禅是“都行、可以、没关系、无所谓”,似乎外界的任何事情都与自己无关,因此他们被称为“佛系青年”。有些学者认为家长和老师对这种“佛系”现象不必太过担忧,所谓“佛系”只不过是青年学生的一种另类宣泄。 [2]

为了阻止发生不良的“校园贷”事件,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3]但是,不良的校园借贷行为屡次发生,有的大学女生为了借钱买手机或者高档化妆品,居然“裸贷”,甚至有些学生因为借贷的数额过大无法还清而选择跳楼自杀。

随着各种“快餐文化”的出现以及自媒体的迅速普及,青年学生越来越喜欢关注一些大众、短频、低俗、娱乐的文化产品,例如近几年悄然兴起的“刷抖音”现象。我们在大学校园里甚至是在课堂上,随处可见青年学生拿着手机,用大拇指向上“刷”着自己的手机,同时不断发出咯咯咯的笑声。各类网络直播平台或者短视频APP,例如抖音、快手、微视等正在侵蚀青年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更加热衷于大众、短频、低俗、娱乐性质的文化产品。

隨着网络游戏的不断更新升级,近两年出现的手游热潮更加满足青年学生打游戏的需要,只要有手机,只要有网络,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网络游戏,例如众所周知的“王者荣耀”和“吃鸡”。由于这些手机游戏不受地点和设备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而且简单又好玩,所以大受青年男女学生的喜爱,很多女生也加入到手游的行列。

面对这些独具特色的青年文化现象,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认真分析这些青年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造成青年文化现象的原因

概括起来,高校当中的青年文化现象主要由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

(一)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缺失

当代高校校园当中出现的很多落后文化、低俗文化、腐朽文化、外来文化等不良文化,主要跟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缺失有关,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不足,理解不深。二是对青年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理解不透,执行不力。三是青年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上三方面都是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的表现,这种精神上的“缺钙”容易导致“软骨病”,从而使其易于受到不良文化甚至敌对势力文化的思想侵蚀。

(二)青年学生受科技发展和大众传媒的影响

电脑、手机等现代网络媒体为高校营造出立体、开放的环境,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知识的传播,但是大众传媒也存在着价值取向多元、思想内容繁杂、管理很不完善的问题。为了吸引青年学生的眼球,有些网络媒体推崇“娱乐至上”原则,使青年文化娱乐化、庸俗化、粗鄙化,成为制约青年文化品位提升和健康发展的症结所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科技发展和大众传媒的普及改变了青年学生的学习方式。其次,科技发展和大众传媒的普及改变了青年学生的思维方式。第三,科技发展和大众传媒的普及改变了青年学生的生活方式。

(三)高校教育者工作缺乏创新性

目前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还停留在以往的老经验、老套路上,没有考虑当代青年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对青年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没有予以及时的解决。有些高校的青年文化活动青年学生并不喜欢,有些活动甚至需要靠行政手段才能保证学生的参与人数,即使参与学生也往往心不在焉,有的干脆堂而皇之地玩手机或者睡觉。但实际上,很多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缺乏创新,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由此出现了辅导员“抓壮丁”的文化现象。

三、青年文化现象背后折射出的青年思想动向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主动分析各类青年文化现象,把握其背后折射出的青年思想动向,从而引导和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青年学生价值判断尚未完全形成

青年学生正处于人格成长的发展期,其自身的价值判断尚未完全形成,因此他们对充斥于网络上的各类繁杂信息并无甄别和判断的能力,易于被娱乐化、庸俗化、粗鄙化的快餐文化所吸引。这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青年学生并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由此也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影响自己的价值判断。其次,青年学生并没有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第三,青年学生并没有融入社会,缺乏参与社会实践的经验。

(二)青年学生价值追求无法得以实现

部分青年学生在理想与现实产生冲突的情况下,会选择逃避生活,用叛逆或者“佛系”的生活态度对抗个人价值无法得以实现的现实状况,生活缺乏目标和动力,最终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青年学生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其次,青年学生的性格和心理具有不稳定性和可塑性。第三,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和复杂性。

(三)青年学生媒介素养仍然有待提高

青年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是我国网络用户的重要主体,大学生总是走在使用互联网的前列,但他们却缺乏较高的媒介素养,易于在网络上传播各类不实或不良新闻,也易于受到网络媒体信息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青年学生网络道德素质有待提高。其次,青年学生对网络不良信息的甄别能力有待提高。第三,青年学生对网络规范的了解程度有待提高。

四、结语

2017年4月13日颁布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明确了青年文化发展目标,提出了青年文化发展措施,将青年文化精品工程作为重点建设的项目。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因此,青年文化的建设是一项关乎国家命运的重要工程,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重视青年文化的发展方向,分析造成青年文化现象的原因,把握青年文化现象背后折射出的青年思想动向,从而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引导和教育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其主动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建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不断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7/02/content_5303003.htm, 2018-07-02.

[2] 陈赛金,陈超俊.当代青年“佛系”现象的成因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18(7):106-111.

[3]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4]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

[5] 習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1).

基金项目:2018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立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名称:当前大学校园流行的青年文化现象与背后折射的青年思想动向研究;项目编号为2018LX234。

作者简介:答凯艳(1986- ),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培华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政教育和党团建设。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青年
浅析大学校园热微环境
紧凑型大学校园人居环境规划策略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自我实现角度窥探青年自我实现的困境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山西大同大学校园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意识形态理论视角的大学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