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方位育人格局下大学生党建的空白领域与填补策略

2019-07-16项久才白云飞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8期
关键词:大学生党建

项久才 白云飞

摘 要:抓全、抓深、抓细、抓实大学生党建,是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内容。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主线,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跳出传统工作视角,探寻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空白领域或薄弱环节,开拓路径搭建新的平台和载体,精准填补空白,才能真正构建以党建为统领的全方位育人格局。

关键词:大学生党建;空白领域;全方位育人

传统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体系在基层党组织架构层面上,表现为以学院为单位设立党总支(或分党委),在总支以下以年级为单位或以系或专业为单位设立党支部,研究生党支部一般单设,在这个单位内如果人数较多,在支部下分设党小组。广东工业大学的柯晴瑾、杨柳将其形象地描述为“两级结构的直线型机械化组织模式”[1],这种基层组织设置模式是建立在教学单位基础之上的,体现了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单元,从形式上实现了对在校学生的全覆盖。但从实践层面上看,这是一种大而全、形而下的划分方式,未能全面体现当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活动的深层次状况,也就是说,当前的学生党组织设置模式已经在教育发展进程中开始与大学生在校整体状态出现脱节,使党建工作不能真正渗透进大学生群体发展成长的全过程、全方位[2]。

一、传统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空白领域

站在“三全”育人的高度和视角下来检视当前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空白领域和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精准填补这些领域和环节,正是当前压缩脱节空间、提升党建工作实效的燃眉之急。综合来看,至少存在四个这样的领域。

一是网络领域。据2019年2月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9.6%,其中学生群体最多,占比25.4%。而据中南大学蔡圳阳等人面向天津十所高校学生党员开展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5.9%的本科生业余时间主要用于使用微信、QQ、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可以说,网络和智能移动终端所组成的信息平台已经融入生活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各种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平台、党建专题网站、党建公众号等网络宣教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大多此类平台只是机械地把说教式的党建内容搬到网络上,缺少与网络特性相整合的过程,换形式而不换内容,不适应使用对象碎片化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3]。

二是群体领域。是指大学生群体中的次生群体,比如实习生群体、第二课堂团队、海外交流学生、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创新创业团队等。这些群体中的每名党员,都编入了学院党总支下设的某一个支部并在其中参加活动,这些群体中的每一名非党员,理论上也都在其所在学院的党团组织的教育管理和培养选拔之下。但是当身处次生群体中,党员是否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组织的宣传教育是否关照到了非党同志?或者说,这些临时的或者长期存在的次生群体,是否可以探讨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或者参照党的基层组织开展相应的活动呢?

三是生活领域。高等院校学生管理体制下,包括公寓、食堂、操场等场所在内的生活区不仅是大学生课余生活所在,也是大学生学习、科研、实践、锻炼、交流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在大学学业生涯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党组织开展活动的重要阵地。虽然党建进公寓开展了多年,进行了很多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并未形成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的学生公寓党建工作模式。

四是学研领域。即除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党校、团校、党组织的“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等常规化的党建宣教领域和阵地外,学生的其他学习和科研活动,比如专业课程、兴趣小组、理论型研究型社团、科研课题组、创新团队等等当然也包括学生个体的学习和研究空间,这些也是学生党建应该重点关注的新领域,是学生党建理应守好的“一段渠”。

二、大学生党建空白领域的填补策略

党建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开拓路径搭建新的平台和载体,精准填补空白,才能真正构建以党建为统领的全方位育人格局。

一是传播移动化。中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8.6%,这一占比在2008年时仅为39.5%,而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48%和35.9%。移动网民经常使用的各类APP中,即时通信类APP用户使用时间最长,占比15.6%,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短视频、网络音频和网络文学类应用使用时长占比分列二到六位。根据上述数据,比例逐年持续上涨的移动上网方式正是中国网民特别是青年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和手段,获取信息方式的变化应该引导党建信息的投放方式,移动化传播才是最贴近青年学生的便捷有效方式,是党建工作应该优先占领的阵地,因此加强融媒体建设,打造特色社交领域,成为党建阵地建设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

二是内容生活化。易被青年学生接受的内容和方式才是最有效的党建内容,传统的说教式的灌输早已不能适应青年群体的需求,所以党建工作必须创新话语方式才能加强传播、增强效果。党建工作的目的不仅是让入党积极分子、拟发展对象、党员了解党史党情记牢党的宗旨和奋斗目标,更要教会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使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内容生活化的一个重要要求是党务工作者工作方式和方法的转变。党务工作者要做“四个相统一”的明道、信道、传道者,打造有个性和特色的网评员和网军队伍,成长为红色“网红”,要借鉴优秀典型,结合自身实际,融合成适合所在组织、适合教育对象群体和个体、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地在无效中总结教训、在有效中凝炼经验、在成功中积累“四个自信”,从而增强从事党务工作的热情和激情。要擅于挖掘普通事物中的党建元素、思政元素和德育元素,用春风化雨的方式来教育和感染学生。

三是作用派出化。《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指出,要探索依托重大项目组、课题组和学生公寓、社区、社团组织等建立党组织,探索学生党建工作向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组织拓展。高校党务工作者要以探寻和给予学生所需要的为职业追求,知道学生在哪里、在想什么、在做什么、还需要什么,这里不仅只是学生的主观要求,更重要的是作为思想引领的导师,我们应该给予学生什么。所以,哪里有学生群体,哪里是学生的生活领域,特别是上文所提到的不为党务工作日常关注点的群体和领域,都是应该加强党建工作力量的方向,可以在这些领域建设规范的基层党组织,也可以是党建功能的派出,如设置党员工作站、党员服务队、临时党小组等,这些派出化的工作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由高校党委学工部门统一协调,如学生公寓和食堂等生活区、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领域,也可以由院系党组织来实施领导和管理,比如课题组、实习基地、创业团队等。

四是建设融合化。党建工作上网后,应充分注意到教育主客体的交互性和平等性,促进主体和客体融合,避免出现互动不够、说教味浓、不可控性增强等问题。哲学家尼采曾将人的精神状态分为理智的太阳神状态和迷醉的酒神状态,前者是旁观分析和清醒的批评,后者是全情体验和沉醉的感受,他认为酒神式的体验比审视的推理更能接近真理。在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与时俱进显然是对教育主体的必然的客观要求,实际上党务工作者既是教育主体同时也是教育客体,要更多地观察、体验新变化,思辨新事物、新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去了解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和需求,与培养对象共情。还需要注意的是,党建要与思想政治教育、与立德树立紧密融合,并在其中起到引领作用,而在宣传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网络特性,在强调政治理论宣传的同时,加强隐含于生活化的提供选择和潜移默化的引导。

参考文献

[1] 柯晴瑾,杨柳.优化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组织体系的探索——以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2014(07):180-181.

[2] 黄睿.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协同育人新格局构建[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8(01):50-52.

[3] 蔡圳阳,郑龙等.高校学生党建网络载体建设的现状探析与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2019(08):148-150.

基金项目:文章为2017年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全方位育人格局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空间与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7GXDJ-B103;文章为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17 年度立项课题《应用型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学生工作创新研究 》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G17DB012;文章为渤海大学2017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学生工作专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7XZHA3。

作者简介:项久才(1979- ),辽宁海城人,渤海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大学生党建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
转型时期的社会心态对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影响分析
以“两学一做”为契机,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水平
浅析社会实践载体下的高职学生党员考察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