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经济国情及对策思考

2019-07-15马梦思

卷宗 2019年16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对策

马梦思

摘 要: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发展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与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我国经济,实行对外开放。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贫困人口减少,经济国情呈现出新的特征,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在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我国经济国情的现状,要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国情;对策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也实现了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要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国情。

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的主要经济建设和改革

改革开放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它向世界证明了:只有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才是最好的道路。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以及社会主义实践的探索,中共十四大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些年我国经济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从1978年到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计算增长33.5倍,年均增长9.5%,平均每8年翻一番。①

2)坚持对外开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重大决策,先后设立了经济特区、14个港口城市,最后到全面开放。我国还提出了“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加强了国家间经济的互融,也促进了我国自身经济的发展。中国成为了第一贸易大国,通过对外贸易,我国创造了大量的外贸盈利和外资流入红利,在资本积累与国外先进技术引进上得以大踏步迈进。

3)实施精准扶贫。我国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但是仍然存在很多贫困人口,要继续进行扶贫政策。但是我们扶贫是有针对性的,不能大区域,大面积进行扶贫,模糊了真正贫困的对象,而是要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情况,根据贫困户的特点进行扶贫。贫困人口不断减少,人民逐渐富裕起来,安居乐业,又能拉动社会需求的增长,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的不断运行和发展。

2 当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国情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和发展,我国经济国情也呈现出新的特征。

1)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逐渐增多,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从物质文化需求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需要的转变,即从简单的追求温饱和经济增长,变成了美好的多样化的需求,这反映出人们的需求已经从较低层次逐渐转向较高层次,需要我们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生产高质量产品,满足人们需求。

2)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國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提升,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的实力明显增强。从新中国建立时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是迅速的。在取得如此成功的基础上,我们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继续稳步推进,促进自身的发展。

3)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就是要重点提高供给体系质量,转变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益,即以前我们追求的是发展的速度,而今我们要追求的是发展的质量。

4)我国取得的几大成就。(1)就业问题有所缓解。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推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丰富和完善促进就业与创业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 “双创”浪潮推动下,许多人选择自主创业,既解决了自身就业问题,又为社会提供了就业岗位,缓解了社会的就业问题。人们的就业问题解决,经济收入增加,又能为社会提供发展的动力,拉动内需,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2)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要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就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和国家对创新、创业进行了大力支持,也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来鼓励创新,引起了一批又一批的创新高潮。中国取得了许多创新成就,如“墨子号”圆满实现目标、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贯通等,都展现了我国的创新能力,也增强了我国的科技创新自信,把科技创新成果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中,也能造福社会。(3)扶贫脱贫效果显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扶贫不是只对贫困户发放物资、金钱,还要从方方面面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包括增加就业、加大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开发、改善基础设施、以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5)我国现阶段存在的问题。(1)贫困人口仍然较多。虽然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要认识到我国人口数量较多。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剩余贫困人口在3000万左右,需要我们继续加强扶贫措施。(2)环境污染严重。我国强调可持续发展,但有些地方和企业,采用粗放式经营,只注重利益的追求,忽视了环境的保护,严重超出了环境的可承载力度,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3)城乡发展不平衡。在“先富带动后富”政策的指导下,城镇化进程取得很大成功,城镇人们收入也很高,但乡村地区仍然较落后,收入较低,城乡发展不均衡。

3 我国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全党必须抓紧抓好的重大任务,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任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取得了许多成功,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飞跃。但要想真正建成社会主义强国,需要经济和谐稳定的发展,形成强大的经济实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抓好“三去一降一补”,激发经济动力,为人们提供方便,如审批权下放、户籍制改革、创新创业政策等。要坚持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尤其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强调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此外,还强调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的协同发展,这就需要以实体经济的发展为着力点,推动制造业、基础设施产业升级,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机制建设,增加就业和产业发展。

4)抓住“逆全球化”良机,坚持“一带一路”建设。近年来,一些国家出现了“逆全球化”现象。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以及国内发展的新要求,我国要更加完善对外开放的布局,继续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更深入更全面的对外开放,尤其是要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它是应对“逆全球化”的最好办法和选择。

5)继续加强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是人民的一部分,多在较落后的农村地区。我国社会发展要实现的是共同富裕,不是只有城市人民富裕,而是城市和乡村人民共同富裕,在城市发展起来后,要推动乡村的发展。在乡村问题上,“三农问题”是关键,要处理好这个问题,这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部分。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发展,增加乡村人们的收入,让改革发展的成果使乡村人民得到切实的实惠,满足他们的需要,使全体人民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充满信心。

注释

①国家统计局.《波澜壮阔四十载 民族复兴展新篇——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2018年8月27日.

参考文献

[1]毛遵杰.“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8(04).

[2]毕吉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政策取向——学习解读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J].领导科学论坛.2017(10).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韩国人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