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个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

2019-07-15

信息化建设 2019年1期
关键词:规上机遇制造业

当前,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然而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运行既稳中有进又稳中有变,风险和困难明显增多。

对此,我们要清醒认识蕴含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全面把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抓住用好战略机遇

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车俊科学概括了浙江發展的“5个新机遇”。根据省委、省政府对浙江发展机遇的科学判断,围绕浙江经信事业发展,全省经信系统要相应把握好以下机遇:

一是抓住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新机遇。数字经济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当前,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应用技术正拓展升级,5G时代即将开启,各类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省委、省政府将数字经济列为“一号工程”,全面实施五年倍增计划,争创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必将推动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抢占竞争制高点。

二是抓住用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机遇。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全球一流营商环境,深入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将进一步推动资源向高产高效区域领域集中。“一带一路”战略纵深推进,互联网大会、进口博览会等“红利”不断释放,为我省工业出口开辟新的空间。

三是抓住用好扩大国内市场的新机遇。当前,浙江省消费互联网发展水平全国领先,产业互联网加快推进,以阿里巴巴为引领,“淘工厂”“网易严选”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浙江制造业企业拥抱庞大的国内外市场创造了便利条件。

四是抓住用好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变化的倒逼机遇。在应对经济下行、经贸摩擦、资源环境趋紧等困难方面,浙江省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要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率先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五是抓住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三省一市之间优势互补、协同创新、融合发展,为长三角共同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高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提供了重大机遇。

清醒认识严峻挑战

在看到机遇的同时,全省经信系统对困难挑战也要有全面充分的估量。从国际来看,经贸摩擦影响逐步显现、核心技术短板仍未解决,外部环境更复杂严峻、不确定性更大、风险挑战更多。从国内看,我国的发展不可逆转,但需要跨越非常规的特有关口和常规性的长期性的关口,低成本优势在消失,新竞争优势尚未形成局面,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从浙江省情况看,工业经济发展同样面临“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形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下行压力加大。2018年8月以来,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逐步下行,2018年8—11月当月分别增长7.9%、7.6%、5.8%、5.6%。二是工业投资增长乏力。2018年1—11月,工业投资下降1.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改投资下降15.1%。三是企业利润增长较快回落。2018年1—11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7%,比三季度下降5.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的成本均为84.9元,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2元。四是产业创新能力仍待增强。关键核心技术总体缺乏,规上工业企业中拥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依然较低,企业在创新投入中不敢投、不愿投的现象仍然较多。五是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依然突出。制造业贷款比重从2016年一季度末的28.7%,下降到2018年三季度末的21.3%。贷款利息成本较高,2018年1—11月,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的利息支出1.21元,比全国高0.09元,比广东、江苏分别高0.63元、0.39元。

上述表现,反映出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全省经信系统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加剧、预期不稳,企业投资意愿较弱;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凸显,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机制有待强化;企业融资渠道相对缺乏,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仍待加大;推进工作存在惯性思维、创新不足的问题。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抓住主要矛盾,工作更努力,措施更扎实,服务更到位,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全面把握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

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强省,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经信工作的核心。结合浙江实际,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突出体现以下几个方面要求:

一是突出数字赋能导向,提升制造业融合发展水平。推动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制造业能力,推进制造业转换增长动力。

二是突出创新发展导向,提升产业链水平。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加快产业与人才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制造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创新,注重利用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提升产业链水平。

三是突出产业升级导向,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大力破除无效供给,大力培育新动能,大力降低企业负担成本,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是突出企业主体导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充分发挥企业和企业家主观能动性,破除各类要素流动壁垒,促进正向激励和优胜劣汰,培育更多优质企业。

五是突出改革开放导向,提升企业发展活力和国际化水平。深化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扩大高水平开放,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企业全球化布局,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本文根据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张耕于2019年全省经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编辑整理,有删减)

猜你喜欢

规上机遇制造业
数字说话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RCEP与房地产机遇
2020年1—4月全国酿酒产业产量1506万千升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再见,机遇号
淮北市“四基一高一大”新兴产业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今年前11月全省规上工业累计增长8.4%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