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史证史料运用策略探讨

2019-07-15谢爱香

卷宗 2019年16期
关键词:史料高中历史

谢爱香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课堂努力的方向,而史料实证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以史料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抓手。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史料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精心选择史料、运用史料,让史料真正成为史证意识培养的载体,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史证意识;声像史料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史料实证素养,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素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侧重引导学生高度重视历史史料,促进学生运用史料实证历史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高中历史课堂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引,运用史料培养学生史证意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谈一些粗浅看法,与同仁共勉。

1 史料史证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良好的史证意识,需要运用史料提供支撑,通过论证、思辨、推论来还原历史真相,进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在实践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研读丰富的史料(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得出历史结论和认识,从而促使师生的史证意识得到不断提升。以史为鉴,要使历史教育达成这一功能,历史教学就不应仅仅满足于按时间顺序罗列史实,而是应立足史实,依据材料指向整体上的理解。理解的过程是用来回答处在当前社会的眼光所观照下的关于过去的问题。理解的过程需要立足点、方法、材料来链接现在与过去,这一过程的实现离不开以史料为载体的考证过程,需要历史学习参与者具有强烈的证据意识,在证据意识驱使下,学生运用史料证实历史事实,通过史料佐证最终形成史证意识,全面提高历史素养。

2 课堂教学中精心选用史料

史料选择的质量对于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十分明显,教师应对自身的历史学科素养进行提升,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符合高中生的历史认知水平,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提升的角度精心地选择史料。史料的选择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为:一是要针对史料的细节进行选择。史料的细节包括其中的历史人物、现象以及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把握的重点。二是要选择具有一定故事性的史料。故事性的史料一方面可以脉络清晰地表达历史的事件,突出事件的矛盾,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把握,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三是要对所选择的史料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精心的设计。教师运用发达的网络资源選择史料,运用计算机对史料的文字和图片进行设计,必要时可以融入自己讲解的语音,配合着教材所学习的知识重点,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声情并茂的史料课件进行呈现,教师一边对照讲解,一边引导学生观看分析史料,通过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较好地促进学生对所学习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例如,教学需要选用文言文史料时,教师应该注意选择内容简洁,有详实注释的史料,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分析。同时,要从具有一定权威的著作中进行选择,选择其中的典型故事史料,如中国古代史方面可以从《资治通鉴》《史记》等史学经典中选择,而要选择中国近现代史方面的料料,可以从《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近代中国史纲》等这样的权威著作中进行选对,而要选择世界史方面的史料,则可以从《全球通史》《世界史纲》《大国崛起》等著作中选取,通过精心选择史料,让学生深刻地意识到史料对于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让学生在今后的历史学习和运用中学会运用史料来进行辅助。

3 科学合理地运用声像史料

历史教学内容涉及非常广泛,政治制度、政权更迭、经济变革、文化发展、人口流动、建筑设计、工程建设、战争进程、疆域变迁等等,有些知识通过口头讲述能够讲清楚,有些仅凭文献、图片、实物等史料的讲述很难讲清楚,这时需要考虑刺激感官效果比较好的声像史料。声像史料有着独特的优势,不但能调动视觉感官,还能刺激听觉感官,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提取方便、信息容量大和节省空间等优势,更能全方位地促进学生关注和参与。然而,纵观历史课堂,声像史料的使用现状并不乐观。一是不重视,一些教师课堂上很少使用声像史料,即使使用也缺少分析与指导。二是不恰当,如使用的影视剧,传递的历史观不正确,戏说成分较多,有的历史记录片画面不清晰等。声像史料的不当使用,可能导致学生过度关注声像的表面情节,缺乏深入探究的意识和习惯。如何做到善用声像史料呢?

3.1 要精选权威影视资料

精选是善用的前提。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比较有影响力一些片断,如王立群的《读史记》、孟宪实的《玄武门之变》等可以摘录使用。涉及中国现当代史的有《复兴之路》、北京台的《档案》、凤凰卫视的《口述历史》等,涉及世界史的《大国崛起》等,也可以纳入中学历史课程教学的视野。

3.2 要处理好主次关系

声像史料的选择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易混点,加深对重大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理解,对整个历史教学起到一种辅助作用。不宜整节课或花费大量时间来观看声像史料,一节课可以在开头、中间和结尾时有选择地播放,最多不要超过三个声像史料,每个时间大约2-3分钟左右。

3.3 选择教学恰当的时间点

不要仅仅为了增强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感官享受,要把声像史料用在教师无法语言讲授,学生难以听明白的地方。如,讲到战场的作战情景时,可以穿插一些历史纪录片和相关内容的影视剧。另外,教师还需要学会使用格式工厂等软件工具,掌握声像史料剪辑的常用方法。史证意识的培养不可以机械灌输,只能通过文字、图片、声像等各种史料来激发和培养。教师对于史料的选择是前提,指导是保障,学生对于史料研读是关键,形成史证意识是目的。

总之,运用史料进行史证,对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助力作用。教师应深刻认识到史料史证的重要意义,精心选用史料运用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实证历史学习,同时创新地运用声像史料,运用声情并茂的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切实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

[2]徐金超.以史料分析和问题探讨为依托的“史证教育”初探[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9(10).

[3]张奉连.林则徐选婿[J].档案时空,2011(3).

猜你喜欢

史料高中历史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