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州博物馆馆藏水陆卷轴画赏析

2019-07-15江红春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9期

江红春

摘 要:水陆卷轴画作为水陆法会遗存下来的原始图像,能够直观地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各地域的宗教文化、民俗信仰、社会习俗、美术服饰等内容,具有极高的文本价值。金州博物馆馆藏的水陆卷轴画是大连地区现存水陆画中年代最早、数量最多的水陆画遗存。通过对这批水陆画的整理与分析,可以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来探索近代大连地区乃至辽南地区儒、释、道三教发展的真实状况以及民间信仰等。

关键词:金州博物馆;水陆卷轴画;三教合一

1 水陆画的创作与发展

水陆画亦称水陆道场画、水陆法会图、功德画、道教风俗画、盘王图等,是中国古代寺院或民间举行宗教水陆祭祀仪式时悬挂在道场中的神祇图像,主要用于宣扬教义、祭祀亡灵、超度亡魂和祈愿求福等,具有浓厚的宗教艺术特色和乡土气息。

宋代黄休复撰写的《益州名画录》中记载:“张南本者,不知何许人也。中和年寓止蜀城,攻画佛像人物、龙王神鬼……相传南本于金华寺大殿画明王八躯,才毕,有一老僧入寺,蹶仆于门下,初不知是画,但见大殿遭火所焚。其时孙位画水,南本画火,代无及者。世之水火,皆无定质,唯此二公之画,冠绝今古。僖宗驾回之后,府主陈太师于宝历寺置水陆院,请南本画天神地祇、三官五帝、雷公电母、岳渎神仙、自古帝王,蜀中诸庙一百二十余帧,千怪万异,神鬼龙兽,魍魉魑魅,错杂其间,时称大手笔也。至孟蜀时,被人模塌,窃换真本,鬻与荆湖人去。今所存,伪本耳。”[1]这个记载说明在唐僖宗光启年间,画师已经在寺庙中创作水陆画。可见,水陆画最晚在唐朝时期应该已经存在了。

从美术史角度来看,水陆画作为宗教绘画艺术,属于美术史中道释人物画的范畴,是中国传统绘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从绘画表现形式上看,水陆画分为水陆壁画和水陆卷轴画两种。水陆壁画一般绘于寺院的墙壁上,供人们日常供奉祭祀;水陆卷轴画则绘在纸上或绢上,因便于携带,水陆卷轴画多是离开寺庙或民间举办法事时使用。水陆画作为我国道释人物画的一个特殊分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道释画一样,水陆卷轴画在创作时通常都遵循一定的模式或粉本。而粉本的形成是随着时代、地域和环境等诸多因素不断发展的,历代水陆画师们都会根据需要,在绘制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呈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水陆绘画作品。在唐、宋、元时期,道释人物画多受吴道子绘画风格的影响,许多作品都留有“吴带当风”飘逸的绘画风格和构图模式,“吴家样”也成为后世宗教画创作的基本规范。至宋代,水陆画在佛教神祇的基础上,増加了道、儒及民间信仰神祇的图像。至此,我国水陆神祇体系逐步成形,为后世水陆人物的绘制提供了主要的参考依据。随着明末南、北方版画业的兴起,水陆画吸收了桃花坞、杨柳青等地木版年画的风格特色,遂形成今日民间水陆画的面貌[2]。蔡元平先生对现存的明清水陆画的时代风格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我国水陆画在明代发展到顶峰。各地现存明代的水陆画大多为明万历年间所绘,绘画风格沿袭了宋、元时期的宗教绘画特色。从现存水陆画看,清早期的水陆画虽然保留了明代的风格,但数量和精美程度都远逊于明代。清中期的水陆画风格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人物用铁线描法,线的韵律感增强,而乾隆时期的水陆画大多描金。清晚期的水陆画风格开始颇具写实性,更贴近现实生活。特别是光绪年以后,因为社会的长期动荡不安,民众祈求安稳生活的愿望更多地被寄托在道、佛等神祇身上,民间举办水陆道场的数量剧增。此时期水陆卷轴画的创作风格因受到西方艺术的冲击,色彩变化明显,绘画风格和创作细腻程度更趋向简单。民国时期,水陆卷轴画的质量大幅度下降,除少数精品外,大部分作品显得较为粗糙[3]。據统计,我国现存的水陆壁画主要位于山西和河北两省,多为元、明、清时期创作完成。而水陆卷轴画多存于我国北方地区。据敦煌研究院等机构调查统计,除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和首都博物馆藏有大量精美的水陆卷轴画以外,北方其他地区发现的水陆卷轴画有1000余幅,其中甘肃河西走廊的古浪、民乐、山丹、武威等地的博物馆就有近500幅,学术界多围绕这些地区收藏的水陆画进行研究。从现存水陆卷轴画的年代来看,明代以后的水陆卷轴画多由民间画工创作完成。

2 金州博物馆馆藏水陆卷轴画概况

金州博物馆馆藏水陆卷轴画多绘制于清末民国时期,共计51幅,纵长91~149厘米,横宽54~80厘米,内容均以道释人物和故事等为主,人物涵盖了佛教、道教、儒教、民间信仰诸神。佛教内容主要表现佛、菩萨、明王、天王等主题;道教内容主要表现为群仙四神、四值功曹、城隍、十殿阎王等主题。大多数水陆卷轴画上都有明确的榜题标明神祇的名称。从画风和装裱样式上考证,金州博物馆馆藏水陆卷轴画均为民间工匠绘制,有的绘制在纸上,由绢装裱;有的绘制在纸上,由纸装裱。这批水陆卷轴画大多来源于金州永庆寺,个别来源于金州的其他寺庙,后因寺庙拆除,这批珍贵的水陆卷轴画几经周转移交到金州博物馆。虽然这些珍贵的水陆卷轴画因受潮、烟熏等原因出现水渍、掉色、霉斑等现象,但仍不失本来面目。值得一提的是,金州博物馆所藏的水陆卷轴画是大连地区现存水陆画中年代最早、数量最多的水陆画遗存。鉴于这批水陆画数量缺失,不成一堂,我们已经无法准确地推断其最初的法会规模和水陆画的使用情况。这批水陆卷轴画代表着大连地区乃至辽南水陆宗教绘画的绘制水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研究大连地方宗教思想与地方历史、经济、文化、民俗生活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实物资料,体现了大连地区“三教合一”的宗教信仰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是大连地区独具魅力的文化遗产。

3 金州博物馆馆藏水陆卷轴画的构图分析

金州博物馆馆藏水陆卷轴画人物形象生动,造型优美,形态万千,姿态神情惟妙惟肖,人物安排主次分明、错落有致、井然有序。整体构图层次鲜明,变化多样。从构图上看,可分为主要神祇拱卫式构图或独立构图、冥界等神祇人物分层次构图、众多神祇平行式构图三种形式。

3.1 主要神祇拱卫式构图或独立构图

金州博物馆馆藏水陆卷轴画中的佛陀、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重要神祇,均采取固定的一主二侍或一主一侍的拱卫式构图,又称品字形构图模式。单个人物描绘上,佛与菩萨端坐于莲花台或神兽上,高高在上,端庄慈祥,次要人物身材相对较小(图1)。西方广目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北方多闻天王、青龙帝君、真武帝君、白虎帝君和关帝君等独绘于一轴之上,使各神祇形象高大威猛,令人望而生畏(图2)。

3.2 冥界等神祇人物分层次构图

在一轴中分层次的构图模式主要体现在十殿阎王和四值功曹的场景中。这类水陆画画面相对灵活多变,人物或多或少,可分可合,但是都以天上、人间、地域三界为基本的创作形式。水陆画中人物众多,人物形态各异,或三五成组,或独立自成格局,整个构图变化多端又相互联系,和谐统一。整体构图一般分为上、下两层或上、中、下三层,各组人物画面之间用祥云分隔衬托,既显得热闹非凡,又无凌乱之感(图3)。

3.3 众多神祇平行式构图

金州博物馆馆藏水陆卷轴画中还有一种众多神祇人物平均绘于一幅的构图方式,整个画面中人物比例尺寸基本一致(图4)。也有将两个神祇绘于一幅水陆画的情况,无论人物多寡,均平均描绘于一幅水陆画之上,人物形态各有特色、毫无雷同。

4 金州博物馆馆藏水陆卷轴画的艺术特色

金州博物馆馆藏水陆卷轴画多以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的技法为主,混合使用了晕染、勾填、平涂等表现技法,线条刚劲有力,流畅自如。如佛祖和菩萨等神祇的刻画承袭我国古代宗教人物画的传统绘画技法,体现出“吴带当风”的绘画特点,服饰裙带飘舞洒脱,眉毛、胡须根根可数,眼睛黑白分明。为突出整体画面的艺术效果,民间画师在重要部位施以重彩,使之更为浓艳,增添了整个画作的艺术效果。整体画面颜色丰富,搭配合理,多采用石绿、云母、赭石、石青等稳定性强的颜料,这使水陆卷轴画能够在长期的使用中保持画面色彩的艳丽。金州博物馆馆藏水陆卷轴画虽已历经百年,但颜色至今仍很鲜艳。虽然其中少量的民国水陆卷轴画配以水色,线条略显简洁而粗糙,但人物比例匀称,形象逼真,亦富有很强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4.1 金州水陆卷轴画表现出民间画工质朴的绘画风格

金州水陆卷轴画均出自民间画师之手,虽然绘制技法略显粗糙,但画面色彩艳丽,线条流畅,人物丰满,朴实自然,装饰性很强,整个绘画准确地把握住了各类人物的形象和神韵,具有返璞归真的艺术风貌。民间画师在原有粉本的绘画内容上,将自己耳闻目睹的众生姿态、神情和社会现实添加在水陆卷轴画中,使水陆画更符合广大群众的实际心理,渗透出浓厚的个人情感和民间美术气息。

4.2 金州水陆卷轴画的人物造型极具时代特色

金州博物馆馆藏水陆卷轴画的人物造型和服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间画工用华贵的服饰造型来衬托神祇人物的崇高地位,用朴实的衣服描绘众生生前的职业和生活状态。金州水陆卷轴画中,佛与菩萨身披通肩袈裟,全跏坐或半跏坐于莲台之上,给人以普度众生之感;天王身披贯甲,手持法器,足着云头战靴,给人以威严勇猛的视觉冲击;鬼怪相貌奇异,令人生惧。人物服饰多样、颜色丰富、渲染细腻,服饰上的细小图案都描绘得十分具有层次质感,各神祇的服饰有明显的宋代服饰特色,由此可以看出民间画工创作金州水陆卷轴画时均以宋代水陆画为粉本。虽然清末民国时期水陆画绘制显得粗糙,但人物造型和衣冠服饰的描绘极具时代特色,人物形象和场景贴近生活,士农工商无所不含,有穿着官服的官吏衙役,也有头戴礼帽的乡绅,更有留有清朝发样的百姓。民间画工根据当时社会人物的身份和地位的不同,赋予了相应的形象、性格和气质,画中人物形象皆来源于现实生活,直观地反映出当时大连地区社会的状况和民间百姓的生活状态,体现了清末民国时期大连地区的民俗风情和地域文化。

金州水陆画既是宗教艺术作品,又是民俗文物,除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外,因其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还蕴含了当时社会民众的生活状态和宗教发展的状况,传达了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和审美情感。金州水陆卷轴画中的内容综合了佛教和道教的神祇,佛教有佛、菩萨、天王、明王等;道教有马元帅、青龙、白虎、玄武、四值功曹等。与其他地区水陆画包含神祇画像和故事情节不同,金州水陆画没有孝子烈女和忠臣圣贤等故事内容。从佛教和道教的神祇共同出现在水陆法会中,不难看出清代大连地区宗教的发展状况。而据相关记载,水陆道场按照使用水陆画数目的多少有大水陆和小水陆之分,大水陆法会使用的水陆画有120~200幅,小水陆法会一般使用32~72幅。依据《天地冥阳水陆坛场式》的坛图样式对金州水陆卷轴画中的神祇图像进行分析,金州水陆法会属于北水陆,即以诸佛、菩萨等正位神祇为中心,其他天仙、冥府、下界神相环绕,以孤魂野鬼或亡灵为超度对象。金州水陆画体积不大,卷轴灵活易于携带,更方便于修设水陆道场。从金州水陆卷轴画绘制的时间和数量来看,使用这批水陆卷轴画的水陆法会应属于小水陆的范畴。它们间接地向我们展示了当时大连金州地区僧众和信徒修设法会的情况,以及在清末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亡故者的追悼和祈求安定幸福的強烈愿望。

参考文献

[1](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2]公维军.河西水陆画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4.

[3]蔡元平.明清水陆画的时代风格与收藏价值[J].收藏,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