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江大桥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与监测要点

2019-07-15江春埔

福建交通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施工期大桥监理

■江春埔

(福建漳龙建投集团有限公司,漳州 363800)

1 引言

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与检测是落实施工期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的保障,是事中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职责就是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批复文件的规定和要求,对建设项目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周围环境、污染物排放、防治设备设施、生态自然环境达到国家规定环境标准要求[1]。目前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指导法规和文献较少[2],一些典型行业如化工石化医药、印染、水利水电、煤炭、油气管道、铁路、公路、港口等行业已有相关参考文献[3],不同行业不同类型项目其产污环节和环境影响方式等存在较大差异,对环境监理的要求也有所区别[4]。目前跨江大桥工程的施工期环境监理及监测参考文献较少,跨江大桥工程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施工工期长、难度大,施工期间容易造成环境破坏,导致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等,对监理、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加大,跨江桥梁等建筑物逐渐增多。跨江大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淤泥、机械油、生活污水等若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中,将直接污染江河环境[5];含油污水渗入沿岸土壤,将改变土壤成分,影响土壤表面的传质过程,危害植物的生长发育[6]。因此,在跨江大桥建设过程中进行环境监理和环境监测,对区域环境质量及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环保问题,提出保护措施,非常重要。本文在总结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跨江大桥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及监测要点进行总结分析,为今后跨江大桥项目施工期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2 跨江大桥工程施工期污染分析

跨江大桥建设包含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弃土场等,其施工期主要工程行为包括施工栈桥的搭设与拆除、桥梁下部结构施工(钻孔桩基础及承台、桥墩)、桥梁上部结构、路基和路面施工。

根据跨江大桥施工环节,跨江大桥施工期污染物的产生环节见图1。

图1 桥梁施工过程污染物产生环节示意图

2.1 悬浮泥沙

施工引起水中悬浮泥沙含量增加主要发生在施工栈桥的搭建拆除及桩基施工阶段。悬浮泥沙主要通过增加水体浑浊度所产生的一系列负效应及沉降后的掩埋作用而对水体中各生物类群如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及鱼类等进行生理、行为、繁殖、生长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影响整个江河生态系的种群动态及群落结构。

2.2 钻渣

跨江大桥桩基一般为钻孔灌注桩,钻孔过程中采用了PHP泥浆。PHP泥浆料由膨润土聚丙烯酰胺(PAM)、纯碱(NaCO3)和NaOH等制作而成的[7],其pH值在 10左右。如果将桩基在清孔过程中排出的浆液直接排入江中,则会导致水体悬浮物和浊度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形成高浓度扩散场,将直接或间接对各生物类群造成伤害。

2.3 施工垃圾

施工垃圾的污染主要来源于桥施工期间的建筑垃圾。大桥施工垃圾主要包括大桥施工物料垃圾 (废弃钢材、灰料等残余物料垃圾),维修垃圾(破旧机器件废弃物、绳索、铁屑等),及外加剂、塑料、胶粘剂、涂料、卷材等附属建材垃圾。建筑垃圾掉入江中,难以分解,将对江河周围的土壤与水造成污染。

2.4 噪声

虽然鱼类的声感觉器官进化程度较低,只有内耳,但已研究资料证实鱼类具备声感觉能力。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用机械、车辆作业均将产生噪声,在以往的实际工作中对于施工机械所产生的噪声,距离声源10m时,测得为70~105dB,距离声源50m时,测得机械噪声强度为60~82dB。施工噪音将对施工区鱼类产生惊吓效果。不过,只要环境噪音声强不超过一定的阈值范围,则其不会对鱼类造成明显的伤害或导致其死亡。但在噪音刺激下,一些个体行为紊乱,从而妨碍其正常索饵、洄游的现象将不可避免。如果噪音处于产卵场附近,或在繁殖期产生,则会对其繁殖活动产生一定影响。

2.5 扬尘

工程施工期主要大气污染物为TSP,TSP主要来自施工场地和施工道路扬尘,产生TSP的环节主要为推土机、挖掘机、平地机等机械作业产生的扬尘;汽车在运送土石方的过程中,由于振动和自然风力等因素引起的材料洒落起尘及道路扬尘。

3 跨江大桥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与监测要点探讨

跨江大桥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与监测要点应根据其施工工程特点,工程污染源对环境的主要影响设置,以保障工程区河域、大气、声环境符合工程所在区环境功能区划要求,项目废水、废气、噪声、废渣等排放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并符合污染控制目标,区域生态环境符合生态恢复目标要求。

3.1 环境监理要点

环境监理包括3方面内容:①施工准备阶段:落实施工合同文件中有关环境保护条款,参与主体工程、施工场地、弃渣场的路由及选址优化,开展施工人员环保培训。②施工期:监控施工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监督环保措施及“三同时”制度的落实情况。③工程收尾阶段:监督临时征地及施工影响区的移交或场地恢复,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汇编环境监理竣工资料。

(1)主体工程环境监理要点

桥墩施工中产生的泥浆、岩浆和废渣要用船运到岸边临时工场,临江工场设置沉淀池和干化堆积场;涉水桥墩采用双臂钢围堰等不涉水施工工艺施工;在河堤脚内不准给施工机械加油或存放油品储罐,不准在河滩区内清洗施工机械;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场地清理,清除围堰等水中杂物,桥下渣土进行桩基回填、多余渣土外运处置,桥下恢复。

(2)施工营地环境监理要点

检查施工营地、场地审核批准文件,施工营地选址时,尽量利用工程永久占地、用置场地或荒地。施工场地下游出水口应设置临时沉砂池,雨季定时清理沉砂,施工场地完工后进行填埋。施工营地平整时,表土应剥离集中堆放,并采取防流失措施,待施工结束后将表土返复耕或绿化。监督检查防火带的宽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给排水管道、供电、通信等线路敷设按环保要求一次施工完成,场地内按环保要求设置垃圾收集点,落实工程配套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和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监督按设计要求进行场地的绿化。

(3)取、弃土场环境监理要点

取、弃土场设置方案是否符合环保要求。检查表土堆放保存情况。监督核查取弃土场的位置、面积,施工便道长度和宽度等是否符合设计和批复。施工便道应采取适当洒水抑制扬尘,以减少扬尘的污染程度。监测弃土场挡护工程措施的落实情况,是否先挡后弃。检查施工完毕后平整清理机植被恢复情况。

3.2 环境监测要点

监测组定期或不定期对主体工程、站场工程的施工现场和附近环境敏感点进行监测。环境监理根据监测结果,分析各施工阶段环境状况,对超标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并追踪检查。

(1)固废:监控施工垃圾,特别是桥墩施工中产生的泥浆、岩浆和废渣是否按环评及其批复的要求进行集中处理处置。施工过程产生的弃土、弃渣集中至弃渣场处置;泥浆分离后进行固化处理,施工过程中未造成施工固废污染情况。

(2)噪声:在主体工程及各种站场工程周边及居民区布设噪声监测点进行施工噪声监测。

(3)废水:大桥施工作业点两侧 50m、100m、200m 布设水质调查站位。此外,在工程区附近的养殖区设置调查站位。

(4)扬尘:在施工场地下风向及沿线大气环境环境敏感点布设监测点进行大气监测。

3.3 环境监理工作制度

为保证环境监理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需建立环境监理工作制度。环境监理工作制度主要有工作记录制度、报告制度、函件往来制度、环境监理会议制度、奖惩制度、环保措施竣工自查与初验制度、事故应急体系及环境污染事件处理制度、人员培训和宣传教育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质量保证制度等。

4 结论

综上所述,跨江大桥工程施工期环境管理工作需紧紧围绕环境特征及跨江桥梁建设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采用环境监理辅以监测数据评价等方式展开,其核心任务是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及设计中提出的有关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对策措施,保障工程区河域、大气、声环境符合工程所在区环境功能区划要求,项目废水、废气、噪声、废渣等排放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并符合污染控制目标,区域生态环境符合生态恢复目标要求,确保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在施工期的落实,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5 建议

5.1 对建设单位的建议

建设单位应将环境监理费用纳入工程概算予以保障。建设单位应尽早让环境监理单位介入。建设单位在招标时要明确环境监理工作范畴和环境监理工作应负的责任,对环境监理提出规范严格的要求。

5.2 对施工单位的建议

施工单位要加强环保知识宣传工作,让施工人员树立起环保意识。需将施工计划、施工难度和进度、施工要求以及对工程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做详细汇报总结,涉及到须环境监理配合的地方要及时提出,特别是在涉及环境敏感地区施工。

猜你喜欢

施工期大桥监理
绢云母片岩引水隧洞施工期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一图看懂藏木大桥
数鸭子
上天入地——港珠澳大桥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山区钢桁梁斜拉桥施工期抖振时域分析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施工期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分流组织研究
推行输变电工程设计监理的必要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