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UG理论的大学生“双创”微信分享动机因素

2019-07-12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关键因素双创动机

王 星

(西安邮电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1)

大学生“双创”[1]全称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是指基于技术创新、品牌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等方面的创业活动。大学生“双创”的微信分享是高等学校“双创”孵化中心的大学生通过微信平台分享“双创”活动信息、进行实时的“双创”团队互动等行为[2]。大学生“双创”的微信分享动机是大学生在“双创”活动中的信息分享行为所具有的“双创”资源整合、“双创”团队互动交流等动机[3]。分析大学生“双创”微信分享动机影响因素,是为了促进“双创”信息化发展、提高大学生“双创”意识、开拓大学生“双创”信息交流微信平台以符合信息化时代需求的“双创”形式[3-4]。

目前,基于大学生“双创”微信分享动机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3类,研究社会层面因素和信息层面及心理层面因素。社会层面因素的研究,文献[6]提出了群体规范性压力的影响力,但是没有考虑到对于其他社会层面包括大学生创业受到社会利他、亲社会性、社交同质性的影响的定量分析[7]。信息层面因素的研究,文献[8]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优化路径进行了探讨,重视信息互动反馈、信息便捷等因素的影响,但是没有考虑到微信媒介“双创”互动关系的关键因素研究[9]。心理层面因素的研究,文献[10]总结了大学生“双创”受到外界影响和自我认同、自我效能感等获得感方面的心理因素的影响,但是没有考虑到包括“双创”意识、“双创”兴趣在内的心理因素的研究[11]。文献[12]针对主体特点和服务信息需求,重视学生“双创”信息分享中的情绪表达、互动反馈、信息求知欲等因素,但没有考虑从微信虚拟社区人际交往、群体传播等复杂信息传播理论角度来考察信息传播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13]。

由于使用满足理论(use and gratification theory,UG)[5]重视动机与需求满足的关系,能有效分析分享动机的心理、社会、信息层面的影响因素。因此运用UG理论分析大学生“双创”微信分享动机,社会层面、信息层面和心理层面是关键影响因素。本文拟基于UG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通过SPSS20.0和AMOS21.0软件分析调研收集的相关数据,首先运用使用满足理论分析大学生“双创”信息分享动机并提取关键因素,然后引入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进行路径分析,构建路径分析模型,分析大学生“双创”微信分享动机因素。

1 理论方法

1.1 UG理论

使用满足理论UG[5]是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进行分析以研究信息传播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的理论。该理论从心理动机和需求满足角度出发,通过心理层面、社会层面和信息层面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采用主成分矩阵和旋转成分矩阵,逐步筛选关键因素进行多重共线性检测,以优化关键影响因素降低误差。

根据UG理论,假设影响因素变量为X1,X2,…,Xi,…,Xm,其中Xi为指标变量,i为随机变量个数(i=1,2,…,m),第i个影响因素表示为[5]

(1)

其中j为随机变量个数(j=1,2,…,n);n是公因子数;pij为综合因子载荷,Fj为公因子,δi为特殊因子。

模型的矩阵形式可观测随机向量为[5]

X=PF+δ。

(2)

其中P为因子载荷矩阵,F为不可观测随机向量,δ为特殊因子矩阵。

1.2 结构方程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14](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是指基于变量的协方差矩阵分析变量对总体的作用和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并且建立、估计和检验因果关系模型的统计方法。结构方程模型通过AMOS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模型适配综合指数,经过检验和优化完成路径模型。

设Y为观测变量,结构方程模型为[14]

Y=λη+ε。

(3)

式中λ是因子载荷矩阵,η为随机变量,ε为变量误差。

2 数据分析

2.1 影响因素选取

鉴于大学生“双创”信息分享动机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特点,参考相关文献,使用满足理论,通过对大学生“双创”孵化中心走访和对大学生问卷调查,从大学生“双创”的特性以及内外“双创”微信信息分享动机因素进行梳理并选取影响因素[13],如表1所示。

大学生“双创”信息分享动机的影响因素选取如下。

X1为“双创”情绪表达因素,是指大学生通过微信分享“双创”信息的实时性表达模式,满足传递主观感知觉、思想的需求因素;

X2为“双创”兴趣因素,是指大学生探索自己创新创业的乐趣,并体会不同类型感受的意识倾向;

X3为“双创”意识因素,是指大学生通过校内外的“双创”教育,主动关注并分享形式多样的创业资讯、链接、创业互动等方式树立“双创”意识的因素;

X4为自我认知因素,是指大学对自我“双创”的认识和了解,包括主客观的观察和评价,体现大学生的感受性和自我构建性[15];

X5为自我效能感因素,是指大学生追求在“双创”分享活动中体验到价值实现,从而对“双创”微信互动的把握能力;

X6为利他主义因素,是指大学生以无偿助人为目标,分享“双创”的微信信息的动机因素,具备自愿性质和他人获益的价值取向[7];

X7为亲社会性因素,是指大学生在“双创”中利用微信自觉自愿做出的、符合社会希望的行为,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却为他人带来利益的行为倾向性;

X8为“双创”社交同质性因素,是指大学生与微信社交朋友圈在性格爱好、创新创业目标等方面趋向一致性的程度;

X9为群体规范性压力因素,是指大学生微信创新创业信息分享中,为了符合群体期望而积极参与信息分享的影响力;

X10为“双创”信息求知欲因素,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作为基本需求的信息需求,是大学生通过微信分享信息用于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因素,是大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知识、媒介信息以及探索未知创新创业信息领域的愿望;

X11为“双创”信息便捷因素,是指大学生获取“双创”信息和分享微信信息的方便性和快捷性水平;

X12为“双创”互动反馈因素,是指大学生通过微信分享参与“双创”群体互动反馈,维系群体链式关系,加强群体关系紧密度,自身获得归属感的需求因素。

表1 大学生“双创”微信分享动机的影响因素

2.2 问卷调查与信效度检验

大学生“双创”信息分享动机影响因素问卷采用5分Likert scale方法[16]设计,涵盖“双创”情绪表达、“双创”兴趣、“双创”意识、自我认知、自我效能感、利他主义等影响因素的测定。随机抽取包括陕西省部分省、部属高校“双创”孵化中心8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362人,女生438人,大学一年级学生214人,大学二年级学生208人,大学三年级学生199人,大学四年级学生179人。文科学生389人,理科学生411人。调查问卷主要采用纸质问卷及网络问卷平台方式。问卷共发放800份,收回问卷764份,回收率95.5%;有效问卷732份,问卷有效率95.8%。

通过SPSS20.0软件分析采集到的调查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16],如表2所示。

大学生“双创”信息分享动机影响因素量,通过信度检验[16],各因素的信度系数在0.747~0.889之间,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1,大于0.800,说明问卷整体同质性高,具有很好的信度。

表2 信度分析结果

通过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检测问卷的效度,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效度检验结果

检验后的KMO值为0.709大于0.500,显著性水平为0.000,检验结果显著,表明问卷各影响因素之间具有相关性,因此问卷也具有较高的效度,符合因子分析要求。

2.3 测算结果分析

根据UG理论,运用SPSS软件分析大学生“双创”信息分享动机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和提取关键因素。各指标数据的主成分矩阵和旋转成分矩阵[17],见表4。

表4 大学生“双创”信息分享动机影响因素

从表4可得,显示前5个因子特征值大于1,且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77.342%大于60%,结果表明,该5个因子该提取成分具有较强代表性,选取其为公因子。为提取关键因素,对大学生“双创”信息分享动机的因子载荷采用方差最大化旋转[17],通过坐标变换使各个因子载荷的方差之和最大,得出的旋转成分矩阵[17],如表5。

表5中对应的特征值为因子载荷,结合其对应的各指标数据,运用UG理论,根据式(2)得到影响因素的模型表达式为

X1=0.721F1+0.384F2+0.465F3+
0.242F4+0.134F5,
X2=0.705F1+0.425F2+0.217F3+
0.431F4+0.416F5,
……
X12=0.484F1+0.502F2+0.353F3+
0.096F4+0.806F5。

通过分析得出,第1个公因子F1在X1、X2、X3上因子载荷最高,分别为0.721、0.705、0.642,为“双创”情绪表达、“双创”兴趣、“双创”意识,命名公因子F1为“双创”感受需要;第2个公因子F2在X4、X5上因子载荷最高,分别为0.753、0.697,为自我认知和自我效能感,命名公因子F2为自我认同;第3个公因子F3在X6、X7上因子载荷最高,分别为0.705、0.653,为利他主义、亲社会性,命名公因子F3为社会利他;第4个公因子F4在X10、X11上因子载荷最高,分别为0.634、0.766,为“双创”信息求知欲和“双创”信息便捷,命名公因子F4为“双创”信息认知;第5个公因子F5在X8、X9、X12上因子载荷最高,分别为0.791、0.807、0.676,为“双创”社交同质性、“双创”互动反馈和群体规范性压力,命名公因子F5“双创”整合需要。所以,大学生“双创”信息分享动机通过UG模型分析得出初步归纳的关键因素为“双创”感受需要、自我认同、社会利他、“双创”信息认知和“双创”整合需要。

表5 大学生“双创”信息分享动机影响因素旋转成份矩阵

利用AMOS21.0软件,对大学生“双创”微信分享动机和关键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整体检验,检测得出了各关键因素对大学生“双创”信息分享动机的回归系数和路径检验的结果。选用逐步筛选策略,剔除不显著的“双创”感受需要因子。表6是通过检测多重共线性,进行模型修正得出回归分析结果。

根据表6中模型修正后的多重共线性检测结果,综合数据分析表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回归结果显示,自我认同、社会利他在0.01水平上显著,“双创”信息认知和“双创”整合需要在0.05水平上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由此得出,自我认同、“双创”信息认知、社会利他和“双创”整合需要4个关键因素与大学生“双创”信息分享动机存在明显线性关系和显著的回归效应。

表6 各关键因素对大学生“双创”微信信息分享动机回归分析

2.4 SEM与路径分析模型图

根据UG理论,在分析关键因素的基础上,应用AMO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SEM检验。经过检验和优化,得到模型适配综合指数表,如表7所示。

表7 模型适配综合指数表

表7显示,卡方值与自由度小于0.3,近似误差均方根小于0.1,拟合优度指数大于0.9,修正拟合优度指数大于0.9,模型比较适合度大于0.9,非规范拟合数大于0.9。说明该模型数据拟合指数均在可接受范围内,模型的数据拟合度良好,相关适配度指标基本符合适配标准。

分析检验和筛选,大学生“双创”微信信息分享动机与各关键因素之间的SEM路径系数的极大,结果显示,路径系数具有良好的显著性。

表8 分享动机与各关键因素之间的SEM路径系数

表8显示,自我认同、“双创”信息认知、社会利他、“双创”整合需要均对分享动机有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224、0.339、0.605、0.928、0.731,说明较高的自我认同、“双创”信息知识获取、“双创”整合、利他主义水平,会增强大学生“双创”信息分享动机。

根据UG理论,在关键因素分析基础上,通过AMOS21.0进行模型路径分析,选用逐步筛选策略,逐步剔除不显著的因子,得出路径分析模型,见图1所示。

图1表明,基于UG理论的4个关键因素对大学生“双创”微信分享动机的影响力从大到小排列,路径系数为0.93的社会层面的社会利他,路径系数为0.73的“双创”整合需要,路径系数为0.61的信息层面的“双创”信息认知,路径系数为0.34的心理层面的自我认同。表明社会利他对于大学生“双创”微信信息分享动机的影响力最大,自我认同的影响力相对最小。结果表明,大学生“双创”微信分享动机关键影响因素为心理层面的自我认同、信息层面的“双创”信息认知、社会层面的社会利他和“双创”整合需要,且这些关键因素与大学生“双创”微信分享动机之间有直接的正向作用。重视学生的自我认同、“双创”信息认知、社会利他和“双创”整合需要,对大学生“双创”微信分享动机的提高会产生直接的正向效应。

图1 路径分析模型

3 结语

运用问卷调查,使用满足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大学生“双创”微信分享动机因素进行分析,构建路径分析模型。从多种影响大学生“双创”微信信息分享动机的因素中,归纳总结出3个层面的4个关键因素,分别为心理层面的自我认同,信息层面的“双创”信息认知,社会层面的社会利他和“双创”整合需要。

从受众需求满足角度出发,为提高大学生“双创”信息分享动机和行为,建议,首先相关管理部门从心理、信息和社会方面加强管理,强化大学生“双创”过程中的自我认同,满足其“双创”信息认知的需求,营造良好的微信创业社交氛围以满足社会利他和“双创”整合的需求。其次,对大学生“双创”微信分享动机的影响力从大到小排列是社会层面的社会利他、“双创”整合需要、信息层面的“双创”信息认知和心理层面的自我认同,所以要在“双创”培养中有重点且多渠道地强化相关因素以提高大学生“双创”的需求。最后,推动“双创”多元化高质量发展,微信媒介需要提高服务水平,调整用户策略,优化产品体验,推出符合大学生心理层面、社会层面、信息层面多样化信息分享需求的“双创”产品,优化“双创”环境和质量。

猜你喜欢

关键因素双创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简析建筑工程节能检测的关键因素
动机不纯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