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剧设计中传统元素的建构与重塑
——以台湾舞台剧《聊斋why we chat》为例

2019-07-12南京林业大学210037

大众文艺 2019年8期
关键词:戏剧建构传统

(南京林业大学 210037)

香港舞台剧导演林奕华于1991年创立成“ 非常林奕华”剧团,凭剧作《红玫瑰与白玫瑰》获台湾地区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林奕华巧用传统文化元素,先后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改编成现代版舞台剧,作品《红娘的异想世界之在西厢》、《贾宝玉》等作品取得巨大成功。2018年林奕华舞台剧作品《聊斋why we chat》展开中国内地巡演,戏剧设计中传统元素的建构与重塑在他的创作中有了新的解读。

一、台湾戏剧中的传统元素

(一)台湾现代戏剧历程

台湾学者研究发现台湾地方戏剧发迹于中国清朝时期。18世纪前台湾戏剧以 “南管戏”为代表剧种盛行,期间产生了歌仔戏、布袋戏、客家大戏等新戏种。之后“北管戏”取而代之。台湾戏剧主要种类多来自大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融合,有从福建传入的梨园戏、福州戏、高甲戏、广东传入的地方戏等,也有大陆艺人将诸如苏州弹词、沪剧、越剧等中国传统戏剧带入台湾,台湾的戏剧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景象。20世纪50年代歌仔戏及布袋戏仍维持一定规模,台湾其他传统剧种发展趋于没落,此后台湾演艺舞台以现代戏剧为大宗。

台湾现代戏剧于20世纪末开始使用音像记录后从小众艺术发展为大众文化。许多台湾现代戏剧奠基人在这一时期涌现,他们是台湾剧场核心创作分子与推动者,也是开拓者及代表人物。以赖声川、金士杰、李立群等具备现代化创作视野的戏剧人最为瞩目。其中以赖声川为首的 "集体即兴创作" 戏剧理念最被观众熟知。台湾现代戏剧中融入大量中国传统元素,比如戏剧《暗恋桃花源》中对于古诗词的重新解读,《两只狗的生活意见》中对现代城乡关系的思考等,台湾戏剧在这一时期逐渐走入大众主流文化意识。

(二)台湾现代戏剧发展

1987年,台湾开放大陆访问亲属政策,两岸戏剧和文化交流至此日益频繁。1992年著名的昆曲演员华文漪和史洁华赴台湾演出古典戏剧《牡丹亭》。《西厢记》、《梁祝》、《穆桂英挂帅》等大陆经典剧目也一时间风靡台湾,中国传统剧目的全新表现手法倍受欢迎。2007年北京国家当代戏剧表演季期间,台湾“李清照私人戏剧公司”在北京东方先锋剧院公演剧目《曹七巧》。剧目改编于张爱玲的名著《金锁记》,戏剧以独角戏的表演形式糅合了京剧和舞剧元素,两岸观众备受喜爱。著名剧作家白先勇开展的两岸戏曲文化交流活动将昆曲《牡丹亭》青春版展现在观众面前,更适合当代人理解戏剧中的传统元素。截止到2011年,青春版《牡丹亭》在国家大剧院公演8年,演出高达200场,名誉双收。

台湾戏剧创作者致力于建构并重塑戏剧中的传统元素,经过与大陆戏剧创作者的不断交流互动,两岸戏剧设计中的传统元素日渐融合,又各有千秋。

二、戏剧设计中传统元素的建构与重塑

(一)林奕华剧作理念架构

林奕华在戏剧创作中以当代文学范式借由极简主义和前卫的表现手法不断地向观众提出疑问。在林奕华看来,戏剧具有“社会评论”这一重要功能,是舞台剧引发观众共鸣的魅力所在。林奕华认为戏剧创作者需要找到与观众共情的点,使观众在剧场看到熟悉的名著元素时产生文化认同感。整部剧从命名就是一道问答题,Why We Chat的意思为“我们为什么要微信(聊天)?”这是当代人当下面对的重要问题。林奕华通过在舞台最前端放置LED屏幕显示微信平台界面的舞台设计,使剧情以微信聊天的口述对话展开,所产生的视听氛围符合现代人的聊天习性,也与名著《聊斋志异》的故事主题相似:以两性关系展开讨论,以痴男怨女的情感动向衍生出剧情。

《聊斋Why We Chat》改编自《聊斋志异》,林奕华提到现代人越来越害怕沟通和聊天,在情感世界里许多人像鬼一样生活,把黑夜当白天,视付出为畏途。聊斋故事原著的故事也多以鬼魂与人类的元素串联,林奕华把这一传统元素以现代化的现实意象传达给观众,将传统的灵异故事转化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故事,从“心里有鬼”的人际关系,探讨人在自处与社交时产生的幻觉或现象,营造了现实中诡谲的戏剧效果。

(二)林奕华传统元素的现代化解读

林奕华在舞台的时空架构上主角时而在阴阳间穿梭。这一元素与《聊斋志异》中的阴阳元素相似,剧中人物设计和主题建构超越了传统的人类生死规律,具备强烈的戏剧效果和情节亮点。主流的戏剧表演体系在强化戏剧效果,加强细节表现,观众更有代入感。舞台设计上林奕华大量选用亮度高的桔红色,符合现代流行的亮化审美,呼应“聊斋”诡谲暧昧的风格。

林奕华说“戏剧在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它很有可能变成影视的附属品。”

名著走上舞台需在现代化的审美理念中提取传统元素“共情点”,以传统文化作为观众认知的桥梁,才能真正做到传统元素在戏剧设计里的建构与重塑。如林奕华所言,戏剧作为前卫艺术,创作者必须把它放在当下社会氛围中,才能贴近社会赢得市场。

三、戏剧设计中传统元素的发展

现代戏剧中大陆戏剧和台湾戏剧探索的方向一致,都致力于传承中国文化,以传统元素深化观众对戏剧的认知与喜爱。大陆戏剧风格相对先锋,台湾多为实验戏剧表现相对通俗。台湾戏剧中的传统元素不是单向、原始的传递,传统元素在戏剧中的再现是文化创新的基础,重构是达成手段。1传统和现代文化的自然结合要求戏剧创作者对传统文化在重构的同时结合对文化元素的理解,参考时代特征与审美要求,将主观理解加进戏剧的创作和设计中2。

传统元素的建构与重塑不是随意改编经典剧目,也并非消解传统文化中的元素设计,应了解戏剧中的文化理念,才能更好地继承与发扬。只有找到现代与传统的交互点,两者才能在戏剧的表达上流畅地交融,运用现代理念传承传统,以传统元素滋养现代文化,在寻找时代的艺术突破点中继承创新3,帮助观众欣赏戏剧时,找寻文化记忆,提升情感交流。

戏剧的创新发展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及其元素的泛市场化。戏剧作品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和改编推陈出新,质量良莠不齐,市场对其反响多为喜好对于传统元素取其精华精雕细琢的产物,如对于过于追求市场化的作品,往往关注度很低,口碑较差,不利于传统文化在戏剧市场的发展。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戏剧中在继承的同时,也有被扬弃反叛的可能和必要,所以应结合当下市场背景,将传统元素作为连接古今的媒介,创造文化纽带,深化认知。

结语

当代戏剧发展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中也可以将现代意识融入其中,以戏剧为载体展现。传统文化曾经在戏曲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代戏剧在筛选传统文化加以运用的同时还需保持戏剧的本质面貌,人都会有怀旧情怀,在留住传统观众吸引新生的观众是关键。新时期”戏剧在现代和传统的张力结构中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希望以此通过“复兴传统”模式实现螺旋式上升的符合中国文化内涵的当代戏剧。

注释:

1.张瑜,卫欣.网络微影像:互联网时代的影像新形态[J].东南传播,2018(10):105-107.

2.刘露,陈昱洁.网络时代青年群体的审美异化研究[J].大众文艺,2018(16):225-226.

3.卫欣, 袁培培.基于美育的传播焦虑化解机制研究[J].美与时代(下), 2017(10):66-68.

猜你喜欢

戏剧建构传统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有趣的戏剧课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戏剧类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