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育人模式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2019-07-12天津理工大学国际工商学院300000

大众文艺 2019年11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政治

(天津理工大学国际工商学院 300000)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迎来新挑战。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蓬勃发展,对青年一代接收信息塑造思想的作用是巨大的,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当前,国际上思想文化不断交流交融交锋,国内社会意识更加多元多样多变,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深刻影响。现今大学生是熟练运用互联网的一代,对网络有较强依赖性和较高接受度。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搞懂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为此,高校应把握时代特征,抓住网络育人契机,合力构建网络育人体系,加强网络育人实效性。

一、现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困境与挑战

借助学习形式多样化,时间碎片化特点,网络平台思政教育也成为高校思政育人过程中的有力抓手。同时,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在学生群体中的推进却面临如下困境与挑战:

(一)网络育人与传统思政教育各自为战,思政教育实效性大打折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工作实践中,多数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与课堂思政、实践参观等其他线下思政教育各行其是,联系不紧密。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过程分散,教师难以抓住关键节点对学生进行集中、持续、高强度地劝教,达到特定教育目的。2而这种事倍功半的情况无形中影响学生对网络思政教育认同度和最终教育效果。

(二)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分散化严重,缺乏系统组织

据了解,我国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已取得一定成果,传播平台多,覆盖面较广。除官方网站外,往往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各学院均设有自媒体运营账号,教师或学生组织多各自运营新媒体平台。这种网络思政教育的多平台多样化教育态势在全面铺开信息同时也带来一定隐患:内容监管难以到位,效果评估缺位,教育效度不深刻的缺陷。最重要的是,由于缺乏体系化管理,往往难以有效形成舆论态势,坚守网络阵地。

(三)网络信息碎片化严重,信息传播内容缺乏严肃性深刻性

网络思政教育的优势在于传播方式灵活,学习形式多样化,能够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但在教育过程中这一特点也成为双刃剑。现今,网络信息传播存在泛娱乐化和“双重碎片化”特征,即移动网民利用碎片化时间查看、编辑和分享碎片化内容。3而这也容易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被分解后进行碎片化传播,信息传递过程中发生曲解,或被学生娱乐化解读,影响到思政教育严肃性内核。

(四)网络思政教育形式创新性不足,难以对学生形成足够吸引力

现今网络思政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主体多为以教师为代表的思政教育工作者。目前存在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理解深刻,却对网络教育手段方法不熟悉,教育方式欠灵活的情况。工作过程中,教师容易对网络思政理解简单化,在网络育人过程中生搬硬套书本知识理论,对新时代高校青年感召力、吸引力不足,难以与泛娱乐化网络信息争夺信息阵地。

二、深入推进加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实效建议

(一)加强线上线下思政教育联动,构建统筹协调机制

为了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线上线下思政教育统筹协调机制,推进多渠道网络思政教育,抓准学生培养关键节点及重要时间节点,共同营造声势,让课程思政主渠道的深刻性与网络育人模式的灵活性优势结合起来,汇聚成思想引领合力,构建“大思政”格局。

(二)统筹构建多层级网络育人体系,发挥针对性教育优势

针对网络教育平台多样化复杂化零散化的情况,建议高校整合构建校园官方网络宣传体系,加强统一管理,将思政教育工作关注点从扩大覆盖面的“量”变转移到触动学生思想的“质”变。分类施策,靶向教育,把握不同学生群体多样性的理论需求,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传教育。4运用好学校主流官方网站正面引领主要网络阵地作用,将其作为时事新闻及理论知识学习的根据地;督促党员及树立远大理想的同学利用好“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学习软件对理论知识进行持续深入学习;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做好理论内容创新,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讲述理论知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广大同学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吸引力。

(三)把控网络思政教育内容严肃内核,加强网络育人平台价值导向功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5高校应特别注意将教育手段、内容创新与信息内核科学精准传递区分开来,对思政教育内容通过网络平台传递进行从源头监管把控,坚持理论思想内核的严肃性深刻性,坚守政治立场和育人初心,避免网络思政教育收到繁杂网络环境影响,走向“泛娱乐化”信息传播。重点关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理论内容的完整表达和受教育者对理论内容的接受理解,在优化创新思政教育手段方法同时注重理论内核的严肃性、规范性表达。

(四)建强网络思政教育队伍,师生共进形成合力

当下,受到网络语境思政教育话语主导权分散的影响,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旧有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树立“以生为本”和“内容至上”的思维,重树教育民主化观念,与学生平等交流,顺应网络时代特点;同时,思政教师应主动提升网络意识,加强学习,不断追求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的创新,增进网络育人过程中思政教育感染力,影响力,实效性。

在网络育人过程中善于利用同侪效应,将广大学生干部纳入网络思政教育队伍,作为教师的有力助手,做好同辈宣传、引领,面对网络上各类复杂情况勇于发声、正面发声,精准发声;培育校园网络意见领袖,借助其在高校学生常用网络平台的话语优势,持续影响各类学生群体思想态势。最终达到让师生共同构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队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力的目标。

网络育人模式中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是新时代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的崭新课题。提升网络思政教育效度,需要高校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线上线下思想政治教育联动体系;构建多层级网络平台育人体系,分类施策提升宣传教育精准度;坚守思想政治教育严肃内核和正确立场,强化网络育人价值导向功能;鼓励思政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适应互联网之时代需求和发展规律,重塑思政教育观,创新理论内容,革新教育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干部引领正面舆论,多管齐下,有力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时代化进程,切实保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注释: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闫帅,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5,(7):114-116.

3.毕红梅,李婉玉.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思潮的传播特这及引领路径——基于主流意识形态检核的视角[J].思想教育研究,2016,(5):8-11.

4.陈浙闽.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J].求是,2018(21):49-50.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