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学习活动中学习策略的差异性分析

2019-07-12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210023

大众文艺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学习策略学者微课

(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 210023)

当前正处于一个“信息化的数字时代”,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在短时间内获取庞大的信息资源量,这种变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也在一点点的改变着我们的知识观、能力观和学习观,自然而然的也对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化教与学慢慢成为教育领域的主流方向,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挑战,与以往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较,网络等信息化的学习方式是目前学生普遍采用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种革新和挑战。

一、概念界定

“学习策略”一词的概念,最早在1958年由心理学家Newell、Shaw和Simon提出来。早在20世纪初期,国外的学者就开始研究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策略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基于不同的角度,国外学者对于学习策略的定义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直到今天,人们对学习策略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主要的有Rigney、Kail和Bisan、Sternber以及Nisbet和Shucksmith等人代表的观点。

在笔者看来,学习策略应该是一种动态的模式,注重的是可随机灵活操作的学习技能。不管是哪一种学者的观点,其衡量的标准是一致的,学习策略的运用是考量学生个人学习能力高低的标尺,也是学生会不会学习的标志。这些概念的定义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国外研究者对于学习策略的研究,着手点在它的功能和内容上,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他们研究的侧重点。不但在学习策略的定义上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而且对学习策略的分类上也是各抒己见。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是麦卡尔、丹瑟洛和奥克斯福德等。在麦卡尔看来,学习策略可以分成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这三个门类。在这三个门类中,麦卡尔又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而丹瑟洛则不认为如此,他将学习策略简单的分为具有相互联系的两大类: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奥克斯福德在麦卡尔的理论基础上,对学习策略进行了再一次分类,提出了五个层面的策略理论。

在教师的课堂教学方面,国外学者开始研究的重点是在教师的本身,例如:教师的人格特点、上课方式以及自身专业知识的能力高低上。后来,随着国外学者对此课题研究的深入,研究的重点逐渐的发生了转移,目光转向了对课堂教学的整改上。另外,在数字网络环境的驱使下,各种新型课堂教学形式不断涌现出来,比如:“慕课”、“微课”以及“翻转课堂”等等,掀起了教学领域的一股变革之风。“微课”的概念早在1993年,由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 LeRoy A.McGrew 就在化学教育中,提出了60 秒课程(60-Second Course)的设计思想。直到2008年,“微课”的理念才被明确的提出。

国内的课堂除了秉承以往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也出现了“微课热”。最早的是胡铁生在2011年提出了这个“微课”的概念。之后他的一篇《“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一文刊发后,便引起了人们对微课的关注,各种关于微课的研究文献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它不像传统的课堂教学,仅仅的只停留在课上短短的45分钟的“人工授课式”的被动学习,微课资源可以反复无限的重复使用,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具体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同时也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国内学者在研究学习策略的概念时,与国外的情况类似,都是学者们各持己见,对“学习策略”一词没有给出明确的理论定义。在国内,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史耀芳、胡斌武、刘电芝等等。史耀芳提出,学习策略是学生有意识的进行学习环节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学习方法和技巧。胡斌武和史耀芳的观点大体相同,刘电芝认为,学习策略是在学习活动中,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而采用的一些规则、方法和技巧。几位学者的观点共同之处在于:学习策略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对于学习策略的研究,我国学者大多都是基于理论上的,实证研究较之国外,显得少之又少;而且尚不具备完整的系统性。除此以外,还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主要体现在可用的学习策略评价量表很少等。这些就是我国学习策略研究尚存在的不足之处。

笔者认为,对学科学习策略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才能解决一些现存的实际问题。此外,还要深入探索影响学习策略运用的因素,编制出符合我国实际教育情况下通用的学习策略量表,精确细分到各学科的学习策略量表。最后,要认真向国外学习他们的实证研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知识落实到实处。

三、信息时代下的“教”与“学”

教育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教育强盛,国家才能强盛。信息化的发展,不仅影响了教师教学形式的变化,还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策略。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信息化时代,短时间内产生的信息资源甚是庞大。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合适的学习策略来获得最好的学习效益,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从未间断过。今天的学习需要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课堂教授,学习策略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智能化、高品质的在线学习方式必定成为新时代的发展潮流。

信息技术在教师教学中的运用,给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营造了更加广阔、轻松的氛围。较之传统语言授课下的枯燥僵化,新型的教学活动不仅在呈现形式上多种多样,而且在内容上也更加充实饱满,当中插入的数字化文字、图形、音乐以及动画等多媒体元素,满足了学生多方位的视听觉感受。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习,不仅改善了沉闷呆板的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活跃性,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也大大增加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学生在学到课堂知识的同时,还能学到很过课外的拓展知识。

除此以外,最关键的也是当下一直在强调的,新型课堂可以调动发挥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这样的课堂讨论中,会积极的参与,想学习的那股劲在不经意间萌生。而不像过去,一提到学习,学生脑海中浮现的就是“读书”、“练习”和“考试”这样固定僵化的模式,学习策略和方式很单一,学生的主动性很差,常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的学习也很机械化,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多元化发展的可能性,应用网络技术和实物投影仪可以加速学生理解各种问题,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也更容易取得成果。例如:学习化学的时候,很多学生都觉得有机物分子结构非常抽象,想象出来很难,以及学习数学立体几何的时候,也很难理解直线和平面相交在哪里、两条直线在一个平面上还是不在;学习物理时候,电磁场的变化具体什么样的,这些知识都会让很多学生感到十分苦恼。但是想想,如果在课堂上运用了动画设计,通过三维立体的动画,一步步演绎化学反应的过程、直线和平面的交点、电磁场随着电流变化的过程,就可以解决很多需要想象的问题。这就显然是传统课堂教学做不到的地方,但是运用当下的信息化技术,便可以轻松地实现这样的课程设计。

四、结语

今天的教学方式,理论和说教占绝大多数,多数常与实践脱节。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学生甚至连作业都无法独立完成,到了大学考试前突击背个答案应付一下,更不要说学以致用。一心只想着升学的学习方式和填鸭式的题海战术,让学生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同时,还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限制他们自身兴趣的个性化发展,最终导致了学生高分低能、理想短浅和人生规划的缺失。很多中学生的理想只有一个,那便是考大学。至于为什么要考大学、大学期间和毕业后干什么,则很少有人有正确的判断。从而,导致今天经过十几年的学习的学生水平甚至不如四十年前一边帮父母干农活一边学习的学生。

所以,笔者认为,在用信息技术改进传统教学的过程中,要避免走偏方向,勿走“课内整合”的老路,不是说简单的用电子式的“灌输”代替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真正要考虑的应该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偏向的学习方式,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上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同时,对待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我们也不能全部否定,要取其精华,将它特有的地方同新型教学有机的结合,探索出新时代下适合学生学习的最优学习策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教育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绽放出不一样的光芒。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学者微课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Explor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from the Study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学者介绍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