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训一赛”教学模式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以《景观园林设计》课程为例

2019-07-12大庆师范学院163000

大众文艺 2019年11期
关键词:景观模块空间

(大庆师范学院 163000)

“三训一赛”教学模式是基于对行动导向等教学理念的研究,并结合大量相关教育观点、教学实践和当前社会需求等衍生而来的,是符合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需求,符合环境设计专业特点,并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课堂中存在的诸如设计不能结合实际、设计思路不清晰、创新思维能力欠缺、团队协作能力弱、师生互动不够、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实际需求、考试形式过于单调等制约学生能力发展问题的新型教学模式。“三训一赛”具体指在教学过程中以模块训练法形成理论学习脉络,以项目式训练法为实践训练方法,其间结合情景模拟训练法的手段,三位一体,以“以赛代考”为考核方式。

《景观园林设计》课程为笔者主要承担课程之一,是我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得经验对环境设计其他专业课程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借鉴意义。以下以此课程为例,探讨“三训一赛”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实践。

一、模块训练法的实践

模块训练法的构想源于冯纪忠先生的“空间原理”教学体系,结合本课程特点设计而来的。希望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能够掌握不同空间的普遍设计原理,能够举一反三的用原理来解决相似的问题,而不是在一个又一个的景观类型中反复。是解决课时少、任务重这一课堂矛盾的有利途径。

《景观园林设计》课程,72学时,环境设计专业第六学期开设。课程进行过程中需要理论学习和设计实践双管齐下,同时需整体规划新的教学内容体系。摆脱现有多数教材中“历史+理念+景观类型”的脉络,结合设计环节安排模块内容,采用“一模块一实践”的组合方式进行课程的推动。课程设置为主题创作、空间形态设计、景观设计元素应用三个模块。

(一)主题创作模块

主题的设定是设计创作的前提,也是设计的灵魂所在。从使用者的角度讲,当下,人们对于景观和其他任何一种设计作品的要求都不仅仅是满足视觉的审美,而更要求对文化的表达和引起使用者内心的共鸣。对城市或地区而言,景观空间的意义就更为重要,它不仅承载着市民的使用功能要求,更是重要的地域文化的载体,是城市特色的体现,是传承城市文脉的重要途径。使景观满足以上要求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景观的主题创作。将景观赋予主题,景观才真正具有生命力,才有真正撼动人心的力量。

针对这一模块,本课程训练形式为半命题设计,各学生组可自由选择命题。训练课时8课时,主要以教师命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汇报发言几部分组成。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需要大量查阅资料,进行头脑风暴,最终给出小组结论。汇报以文字和意向图的形式进行,以思维训练为主,不要求进行设计表现。

1.生态园景观主题创作

生态园景观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景观形式,它主要以更贴近自然的设计语言为表现手法,营造宁静舒适的休憩空间。学生在做这一类景观时,都会围绕“生态”这一关键词进行,但是“生态”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具体应该从什么样的视角将其落实才是重点所在。在学生创作之前,教师需要进行适当引导,一是介绍“景观生态学”相关概念;二是结合“雨水花园”、“海绵城市”等案例和理念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其具体表现形式;三是针对“生态”概念进行横向延伸,寻找与其相关的概念,训练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将相关概念整合,形成新的主题创意。通过项目组成员集体讨论,提出了“天人合一”场地设计、“变化的四季”、“生长的场地景观”等主题创作方案。

2.儿童活动场地景观主题创作

儿童活动场地是一类较传统的景观空间形式,但设计的要求却是在不断提高。它存在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综合性公园、居住区景观、城市广场、校园空间、少儿活动中心的室外空间等。由于使用者年龄的特殊性,在主题的选择上更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和社会现象,思索当下有关于儿童最受关注的话题进行主题的创作。学生结合学习力、创造力、运动力、交往能力、科普等问题,提出了“时光机”“星球空间”“折纸空间”“勇攀高峰”等主题创意。

3.城市文化广场景观主题创作

城市文化广场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城市景观形态,主题的选择和确立对于这类景观甚至是城市、地域来说尤为关键。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城市自然条件、资源状况、城市文脉、用地历史传承等方面思考,最终确立其主题。引入“场所感”“生态景观设计”“宗地改造”等设计理论和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最终学生提出了“石油·血液”“足迹”等主题创意。

主题创作是设计的关键,定位准确,设计也才能有的放矢。通过本模块的训练,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树立了正确的设计观念,形成了良好的思考能力,同时更有助于学生养成前期调研和查阅资料的良好习惯。主题是景观设计者感情的表达和寄托,通过主题的提出也使学生更快、更积极的进入到设计的状态中去。本模块是结合实际设计需要开展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所在。

(二)空间形态设计模块

该模块是“空间原理”应用的重要体现,景观设计其实可以理解为城市空间的设计,任何一处景观都无外乎是由若干个不同类型的小空间组合而成,同一分类标准下的不同类型空间是可以从如元素运用、围合方式、底界面设计等方面找到一定设计规律的,完全可以做到举一反三,只不过在设计不同的景观类型项目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考虑不同的景观序列关系和功能空间的体现,所以空间形态设计是项目整体设计的骨架。

本模块训练课时16课时,以讲练结合的形式进行。理论部分以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的形式进行学习。同时要求学生完成相关设计作业。内容安排及具体训练形式如下:

1.景观空间分类

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分类总结。从不同的领域角度,景观空间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一是按照不同的领域性分为开放空间、半开放空间和私密空间;二是按照人在空间中的活动状态可以分为动态空间和静态空间等不同的分类方式。本课程主要以第一种分类方式为主要线索展开训练。

2.空间构成

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可以组织学生到就近的景观空间中实地观察,复习景观空间分类知识,观察不同空间之间的分割与过渡、衔接。进一步分析各空间的构成,引导学生将空间看成一个普通的三维空间,无论何种形式的空间类型,都可以在纵向的维度上将其分为底界面、围合界面和顶界面几部分。

通过实地观察学生总结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底界面主要以铺装、水、植被这几种表现形式为主,通过底界面材料的变化可以划分空间范围;第二,围合界面主要是通过材料竖向高度的变化形成空间界面,通常以乔灌木、柱子、景墙、建筑、地形变化等为主要形式,围合界面的高度和疏密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空间的封闭程度;第三,顶界面在景观空间中往往应用不多,大多结合景观建筑的顶界面设计进行,或者以天空最自然顶界面形成开阔的视景空间。

3.空间气氛

空间气氛是依据不同空间类型,利用各构成要素的不同表现形式,形成相对应的空间效果,有效引导使用者进行不同空间的自主选择,满足景观整体的功能要求,丰富空间形态。

首先由教师讲解不同空间类型大致的空间特点,介绍具体参数数据,结合案例教学法,引入美国贝克公园等多个优秀案例,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分析确定空间的类型、空间构成元素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与该案例表现主题的联系,与模块一进行呼应。

设计训练部分给定某滨水景观中三处空间节点,分别为开放空间、半开放空间和私密空间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中学生出现了空间围合高度和疏密程度不符合空间类型要求,底界面、围合界面设计过于单调,空间内各部分衔接生硬等问题,教师给予指导,解决问题。通过本模块的训练,学生可以初步掌握景观各空间类型的大致表现形式,在接下来的项目训练中可以完成项目设计的基本骨架。

4.景观设计元素应用模块

景观设计元素包括地形、植物、道路、建筑、水景、小品六种,它们不仅是形成景观框架的基本元素,还是形成优美视觉体验、表达景观主题、塑造设计风格的关键,是景观的血肉。这一模块训练同样是分为理论学习和设计训练两部分,训练12课时。

理论学习过程首先采用资料收集法,各项目组结合各个元素,收集大量图片,进行基本的分析、分类。教师借助网络课程平台整理学生作业,总结分析,从材料、风格、主题表现等方面介绍各元素的应用形式。设计训练结合模块二的设计基础进行细节设计。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出现如各元素表现风格不统一、风格不明确,设计缺乏新意,元素设计与整体场地设计各自为政,设计语言不丰富等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分组指导,最后由学生进行汇报。

模块训练法是本课程改革的创新之处,也是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在紧张的学习任务下,个别项目组任务完成度低等问题,还需教师在下一轮课程中查找问题所在并解决。但绝大多数同学能够完成训练要求,达到预期目标。

二、项目式训练法的实践

在本阶段需要学生整合之前训练成果,结合实际项目命题完成新的项目整体设计方案。该训练阶段约占28课时,由建立团队、项目选择、前期分析、设计阶段、成果汇报五个步骤实施完成。

实际项目设计过程往往都是由团队成员共同完成,所以,在课程中也由学生3-4人自由成组。团队建立需要在开课之初完成,在模块训练过程中已经开始运行磨合,可达到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目的。在项目的选择方面,选择实际项目用地或公司实际设计项目,通过真实的项目场地空间,使学生从实地测量到场地分析都能更直观的感受项目内容。本门课选择大庆市让胡路区铁人广场现用地为项目设计用地。该用地周边环境、尺度大小等条件都符合学生课程设计要求,同时结合原用地性质可以使学生从地域文化出发,揣摩打造新的主题表现形式,也是我校“以大庆精神办学,用铁人精神育人”办学宗旨的良好体现。从下达任务书到以下各个环节,都尽量模拟实际项目发生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教师作为“甲方”布置任务,学生进行实地踏查,问卷调查,在课堂通过头脑风暴激发创新思维,到最后的方案汇报。学生通过真实的项目,感受设计过程,对其应用技能的增长有显著提升。

本训练法是整体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是课程训练成果的集中体现。实施过程的关键是在设计前期引导学生进行主题的确定,“石油·血液”“绛·石油·生态”是学生提出的较好的主题创意。同时空间序列的设计也是本阶段训练需要着重指导的关键问题。

三、情景模拟训练法的实践

情景模拟训练法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某一个环节,而是推动项目式训练法成功实施的重要手段。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会结合各设计阶段进行方案的汇报,这都是情景模拟的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以“甲方”或“乙方”的身份进行观察和发言,不仅使学生们能够更深入的审视作品,同时也锻炼了其表达和临场应变能力,对学生综合应用素质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四、“以赛代考”考核方式的实践

“以赛代考”的具体实施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课程方案汇报会结束后,由评审老师及同学共同投票给定分数,教师给定成绩占最终成绩的70%,学生投票占30%;第二种方式是将优秀学生作品推送参加各级比赛,结合比赛成绩在本课程或专业其他相关课程中给予一定成绩奖励。“以赛代考”机制可以使考核更客观、公正,更接近真实设计流程中的公众参与的环节,并有效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训一赛”教学模式的提出经过一个课程周期的实践,学生的设计水平、综合专业素质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同时教师对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能力和在互动过程中对课堂的掌控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基本达到教改实践的目的。但是在学生如何扩充知识面、提高自学能力,和“以赛代考”实施过程中的灵活性和形式的丰富性等一些方面还需要思索,找到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方法所在,继续完善、逐步改进“三训一赛”教学模式,并逐步铺开。希望通过《景观园林设计》课程对本教学模式的实施应用,能够为其他环境设计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意义,共同探索适合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新思路。

猜你喜欢

景观模块空间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景观别墅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布赖滕巴赫景观酒店48°Nord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景观平面图》
必修模块相关知识过关训练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