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鲁迅翻译理论

2019-07-11王翠张悦

卷宗 2019年17期
关键词:新思维

王翠 张悦

摘 要:鲁迅提出的“硬译”、“宁信不顺”的翻译思想在鲁迅所处的时代曾遭受指责,认为这是一种 “死译”。在中国翻译界甚至因此掀起了一场关于“信”与“顺”的论战,影响深远,意义巨大。本文结合鲁迅提出此翻译观的时代和翻译环境,论述了鲁迅这一翻译思想的合理性、创新性和适用性。

关键词:“硬译”;“宁信不顺”;新语法;新思维;思维方式的革新

世人眼中的文豪鲁迅,杂文针砭时弊,小说直讽现实,为文学界留下卷帙浩繁的创作。其实,鲁迅还是一位伟大的翻译家。他译了300多万字的著作,翻译介绍了近百位作家的作品,代表译作有《毁灭》、《浊流》等,在翻译界起了巨大的革命作用。

鲁迅的翻译思想可以简单概括为“直译、硬译、宁信而不顺”等。鲁迅在具体的翻译中,坚持直译的方法,认为“信”是最重要的。鲁迅的翻译名作《罗生门》、《毁灭》等一问世就遭到了人们的讥讽,认为这完全是“死译”,根本看不懂。梁实秋曾发文指责说,读鲁迅的译文必须借助手指来寻找句子的重点及线索(黎照,1997)。同时,他还指出鲁迅的“硬译”不见得能保证译文可以像鲁迅所说的保存原文的语气。为了回击梁实秋等人,更为了阐述自己的翻译观,鲁迅明确提出了“宁信不顺”这一观点,进一步向世人阐明他的“直译”理论。

1 “宁信不顺”的产生背景

在鲁迅所处的特殊的时代,盛行“顺而不信”思想指导的翻译方法。其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翻译环境。19 世纪末的清廷仍持有“天朝上国”的思想,译者有一种文化上的优越感,国民也抵觸外来文化,因而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译文更受到当时读者的认可。二是翻译文本。当时中国翻译的作品大多源于日本,而许多日本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已经根据翻译需要对原文进行了改写和删减,中国译者再译时无形中再次改译;三是翻译目的。清末的翻译活动具有很强的政治性,译者常常根据政治需要对翻译作品进行删改。此外,在利益的驱使下,译者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增加译作销量而对原作做出改动。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当时的鲁迅也遵循了“顺而不信”思想的指导。后来,他认识到这种翻译思想不能使国民很好地学习到外来的先进文化,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提出了自己的翻译思想:“宁信不顺”,即从文字到各个层面尽量保持原汁原味的“硬译”。

2 “宁信不顺”的合理性

2.1 输入新的表达方式

鲁迅认为国家的兴衰与该国的语言文字有紧密的联系,因此中国国民的愚昧和汉语的衰微是息息相关的。他意识到了汉语语义的缺陷,深知如果不对其进行改革,国民会日益受到愚昧、保守思想的腐蚀。他在《关于翻译的通信》一文中指出,汉语的语法不够精密,并且表示,要改变这种现状,只能是引进外来的与汉语句法相异的句式结构 (鲁迅,2005)。鲁迅认为翻译的目的不仅在于要输入新的字词、情感,而且要输入新的表现手法。因为人的思维方式是体现在语言之中的,不同的语言特征或习惯形成了不同民族的语句结构,这是各民族特有的语言特征。鲁迅想通过“直译”的翻译方法,把外语的表现法引入到汉语里,从而推动汉语的现代化。所以“信”利于改造汉语,进而改造国民的思维,拯救民族。

2.2 并非绝对否定“顺”

鲁迅虽推崇“硬译”,但他并不绝对否定“顺”。意译和直译在鲁迅的译文中是融合在一起的,只有主次之分,并非完全对立。鲁迅偏重直译,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故意保持不顺。鲁迅所谓的“宁信不顺”不是逐字逐词对应的死译,而是在最大限度地保存原文的忠实和对原作的风韵之后,再要求通顺。而梁等人似乎对鲁迅的这一点思想有所误解。鲁迅的硬译思想,是在充分尊重原文、原作者和原文化的初衷下提出的,有助于读者了解原文的“真实形式”。“硬译”并不是“意译”的绝对对立面,而是反对译者为了使原文显得通顺、易于国内读者理解而在自己不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妄加改动。

3 “宁信不顺”的创新性

翻译作为中西方沟通的桥梁,将西方的进步文化传入中国。鲁迅时期正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努力寻找中国复兴之路的时期,对他们来说,西方的文化是打开新局面的有力的武器。结合当时的翻译背景,深究鲁迅提出这一思想的出发点,可以发现它体现出鲁迅对文化心理的重视,鲁迅看到了这二者之间的深层结构。因为一个人的思维认知结构存在于语言系统中,用于思维和交流。而通过具体的词汇运用体式以及文法、句法可以表现出个人或民族的语言结构。由此可知,如果中国传统语言结构的束缚不能被彻底打破,那就无法从根本上更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鲁迅是第一个将语言与思维联系在一起的人。

晚清古文家林纡对翻译外国文学的贡献相当大,翻译了180多种外国文学作品。林纡翻译的小说使中国的知识阶级接触到了外国文学,甚至可以说直接催生了中国新文学,但他后来却反对“五四”新文学运动。“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没有摆脱以文言文的语言结构为基础的传统中国文化心理结构,传统的文化结构导致他的语言与思维无法联系起来。(刘开明,1991)”

4 “宁信不顺”的适用性

例1. ①美谛克总记起曾使他心醉的坐在幽静的苇荡旁边的那闲静的,爽朗的老人的形象来。(鲁迅译《毁灭》)

②为什么我们要从我们的祖国的荒僻和边鄙之处……单将我们的生活的空虚……来公然展览的?(鲁迅译《灵魂死》)

这两段话鲁迅均采取“直译”的翻译策略。大部分读者读这样的译文,都会出现理解障碍,感觉不太通顺。因为鲁迅在翻译时并未按照中文的习惯进行加工。译文依然保留长句,没有断成多个简单的短句,多个形容词堆叠放在中心词前,有些中文里没有的词语直接音译。“这样产生的译文虽然难懂,但原著反应的文化语境体现地十分饱满。(吴超辉,2018)”并且在鲁迅所处的时代,这样的翻译不仅可以引进新思想,还可以引进新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

例2.“George Jaxon-then now,” says he. (Mark Twa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Ch. 17)

“荞麦的荞,自治的治,清洁的洁,克服的克,孙子的孙一一怎么样,”他说。(张友松、张振先译,P.116)

这个例子是有两个人打赌,其中一个认为对方一定不会拼写他的名字,而另一个人认为自己可以做到,并作出以上的回答。这两位译者译最后一句话时,为了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一定琢磨了很久,结果却弄巧成拙,这种译法会使不懂英文的读者产生误解,认为英文和中文一样,也是方块字。所以最后一句应该采用英文的语法形式,让读者理解意思的同时,了解西方的语言文化,建议译成下面这种形式:

“G-e-o-r-g-e J-a-x-o-n——怎么樣,”他说。(孙致礼译)

5 结语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鲁迅的“直译、硬译以及宁信而不顺”实际上是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基于一定社会目的而提出的翻译策略。虽在其思想指导下的译文算不上完美,但他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便于原汁原味新思想的传播和新的表现法形成,推进新文化运动,要达到这个目的,宁可文字不通顺,也要保留其中的“信”,忠实于原文的思想内容和语法结构。由此,鲁迅主张的“硬译”可以看作是一种促进汉文字发展并改变国民思维方式的革新,同时也是一种促进民族觉醒的翻译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黎照.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7.

[2]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见《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鲁迅.域外小说集·序言,见《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

[4]刘开明.论“宁信而不顺”——鲁迅的翻译思想之一[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05):30-37.

[5]吴超辉.多元系统论与中国译者主体间矛盾研究的语域视角——以鲁迅和梁实秋五四运动后至三十年代间的译作为例[J].学科探索,2018(20).

[6] Mark Twa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M].张友松、张振先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

[7]孙致礼.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9.

作者简介

王翠(1993-)女,汉族,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研究生在读,华北理工大学,英语笔译。

猜你喜欢

新思维
初中物理复习的新思维教学方法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初中历史教学介入“让学引思”新思维
用新思维打造老媒体
光的反射教学新思维
积累学生常态作文中的新思维
用新思维指导创新写作
一个老话题的新思维
壁挂工艺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