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和县中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2019-07-11张礼华谢宝爱

福建稻麦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政和县中稻穗长

叶 和,叶 聪,张礼华,谢宝爱

(1.福建省政和县种子管理站,福建政和353600;2.福建省政和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福建政和353600;3.福建省政和县土壤肥料技术站,福建政和353600)

政和县地处福建北部,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农业县,全县水稻种植面积在0.67万hm2左右,其中0.6万hm2都是种植中稻,适宜种植生育期在140~160 d的品种。为深化政和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政和县粮食生产向“优质、高产、绿色”和特色产品方向发展,加快水稻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和更新换代。2018年政和县引进12个中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政和县近年水稻推广种植面积较多的甬优9号为对照,对12个中稻新品种的生育期、主要性状和产量进行分析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试验品种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东平镇东平村门前洋,北纬27°25´14",东经 118°38´24",海拔 225 m,年平均气温18.5℃,年平均降雨量1 862 mm左右,年日照时数1 910 h,全年无霜期267 d左右,地势平坦,路沟渠等设施完善,前茬种植油菜,土壤属水稻土灰泥田,肥力中上等。

1.2 试验品种

2018年参试的品种有12个:甬优1540、甬优9号、丰两优四号、晶两优华占、野香优676、隆两优华占、花2优315、深两优5814、中浙优10号、中浙优8号、甬优15、甬优17,以甬优9号为对照品种。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大区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大区面积667 m2,试验四周设置保护行,保护行不小于4行,种植对应大区品种。

1.4 栽培管理

所有试验品种5月4—12日分别用工厂化制盘播种,5月25日至6月12日机插种植,种植密度30 cm×21 cm,移栽后7 d左右用丁草胺除草,6月10—17日每667m2施分蘖肥20 kg,7月10日至16日病虫害预防1次,7月19—26日追肥第2次,每667m2施氯化钾15 kg、尿素8 kg作穗肥,8月6—15日病虫害预防第2次,9月29日至10月21日分别用机械收割。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表1可见,甬优1540生育期最长,达159 d,比CK长5 d;深两优5814生育期次之,为158 d;丰两优四号生育期最短,只有140 d。

表1 参试品种生育期表现

2.2 主要性状

参试品种主要性状如表2。

2.2.1 有效穗数 隆两优华占有效穗数最高,每667m2达到19.3万;甬优15有效穗数最低,每667m2为11.9万;其他试验品种每667m2有效穗数在14万~18.3万。

2.2.2 株高 野香优676株高最高,为138.6 cm;中浙优8号次之,为131.3 cm;甬优17株高最矮,为106 cm;其他试验品种株高都在113~126.3 cm。

2.2.3 穗长 中浙优8号穗长最长,为28.4 cm;甬优1540穗长最短,为21.6 cm;其他试验品种穗长在23.5~27.1 cm。

2.2.4 穗总粒数 甬优15穗总粒数最多,为276.5粒;深两优5814穗总粒数最少,为171.6粒;其他试验品种穗总粒数在180.9~256.5粒。

2.2.5 穗实粒数 甬优1540穗实粒数最多,为221.3粒;花2优315穗实粒数最少,为125.8粒;其他试验品种穗实粒数在144.7~220粒。

2.2.6 结实率 中浙优10号结实率最高,为90.5%;甬优15结实率最低,为79.6%;其他试验品种结实率在79.9%~86.8%。

2.2.7 千粒重 甬优15千粒重最重,为28.5 g;隆两优华占千粒重最轻,为23.5 g;其他试验品种千粒重在24~28 g。

2.2.8 整齐度和转色 各试验品种整齐度和熟期转色都比较好。

2.3 产量

各参试品种产量表现如表3。比CK增产的品种有甬优1540、深两优5814、晶两优华占、隆两优华占,其中产量最高的是甬优1540,每667m2产量为669 kg,比对照品种增产9.3%,差异极显著;深两优5814、隆两优华占比对照品种分别增产2.6%、1.8%,增产达显著水平;晶两优华占比对照品种甬优9号增产0.9%,增产不显著;中浙优10号与对照品种产量持平;甬优15、丰两优四号、野香优676、甬优17、中浙优8号比对照品种减产,其中中浙优1号比对照品种减产3.3%;花2优315比对照品种减产16.1%,减产达极显著水平。

表2 参试品种主要性状表现

表3 参试品种产量表现

3 综合评价

3.1 甬优1540

甬优1540生育期159 d,比对照品种甬优9号生育期长5 d;株高118.6 cm,穗长26.6 cm,穗总粒数171.6粒,穗实粒数148.4粒,结实率86.5%,千粒重24.5 g;植株矮壮,茎秆粗壮,穗层整齐,着粒较密,熟期转色好,平均每667m2产量669 kg,比对照品种甬优9号增产9.3%,增产极显著。可作为政和县中低海拔主导或主推中稻品种推广种植。

3.2 深两优5814

深两优5814生育期158 d,比对照品种甬优9号生育期长4 d;株高124.8 cm,穗长21.6 cm,穗总粒数256.5粒,穗实粒数221.3粒,结实率86.3%,千粒重23 g;株型中集,剑叶短直,茎秆粗壮,抗倒力中强,熟期转色好,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平均每667m2产量628 kg,比对照品种甬优9号增产2.6%,增产显著。可作为政和县中低海拔主导或主推中稻品种推广种植。

3.3 隆两优华占

隆两优华占生育期145 d,比对照品种甬优9号生育期短9 d;株高138.6cm,穗长24.6 cm,有效穗数最高,每667m2达到19.3万,总粒数193.3粒,穗实粒数158.8粒,结实率82%,千粒重23.5 g;株型中集紧凑,籽黄叶绿、茎秆粗壮,耐肥抗倒,分蘖力强,有效穗多,平均每667m2产量623 kg,比对照品种甬优9号增产1.8%,增产显著。可作为政和县中低海拔主导或主推中稻品种推广种植。

3.4 晶两优华占

晶两优华占生育期149 d,比对照品种甬优9号生育期短5 d;株高115.6 cm,穗长25.3 cm,总粒数200.5粒,穗实粒数174粒,结实率86.8%,千粒重24 g;株型适中,长势较强,整齐度好,分蘖力强,后期落色好,平均每667m2产量618 kg,比对照品种甬优9号增产0.9%,增产不显著。建议可作为政和县主导或主推中稻品种继续试种。

3.5 花2优315

花2优315生育期147 d,比对照品种甬优9号生育期短7 d;株高113 cm,穗长24.1 cm,总粒数157.5粒,穗实粒数125.8粒,结实率79.9%,千粒重28 g;平均每667m2产量513.5 kg,比对照品种甬优9号减产16.1%,减产极显著。不适宜在政和县作中稻推广种植。

3.6 其他品种

中浙优10号、甬优15、丰两优四号、野香优676、甬优17、中浙优8号等品种平均每667m2产量与对照品种相当或减产,生育期都在140~151 d,在政和县可以作为中稻种植,建议继续试种。

猜你喜欢

政和县中稻穗长
四倍体小麦株高和穗长性状的QTL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政和县生态资源林业运营中心揭牌运行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闽北革命老区“农村青年致富种子工程”推进会在政和县举办
2016年湘审中稻品种(上)
水稻穗长和有效穗数的QTL定位分析
2015年湘审中稻品种(下
玉米F2∶3群体雄穗长与分支数的相关分析
武夷山市中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
2008年襄樊市中稻品种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