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烦别人劝我大度

2019-07-10

当代工人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亲生父母大度好心人

上周,我与一位女同事发生了口角,起因是她剽窃了我的文案策划。在我们这行,抄袭是大忌,也是我心里最不能容忍的底线。更可气的是,当我向她好言规劝时,她不肯认错,还跟我争辩抄袭15%以内法律上不算抄袭,我当即和她吵了起来。

没几句,同事就都围了过来,不少人根本不问青红皂白,连我们因为什么争执都不清楚,就劝我大度一些,别和女孩子计较。我真的很苦恼,明明是对方的错,为什么最后却是我来承受大家的白眼?     鑫琪

聂宏斌  心理咨询师:

看到你的故事,让我想起相声名家郭德纲讲过的一个段子:“不明情况就叫你大度的人,你得离他远一点儿,这种人雷劈他都会连累到你。”可见郭德纲对这类事件的深恶痛绝。

生活中,莫名其妙被劝大度的事儿时有发生。各自所站的视角不一样,对同一件事的观点和态度也难免会有分歧。于是就出现了“他说的你不想听,你说的他听不懂”。古希腊有句挺有深意的谚语是这样说的: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语言成为了一条笼罩着迷雾的河流,你在这边,他在那边。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之所以各执己见,实则是双方没能产生良好的共情。共情可以为“笼罩迷雾的河流”搭建一座桥梁,让河流两边的人互相走得再近一点儿。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将共情定义为准确地、带有情绪色彩地察觉另一个人的内在参照系,就好像你就是他,但又永远不失去“好像”的过程。听起来有点儿绕,实际上是说,要想真正意义上安慰别人、理解别人,就需要像他感受的那样去感受他的经历,并像他察觉的那样去察覺其中的原因。

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劝别人大度的人往往没有意识,甚至不会去站在对方的参照系中觉察其中的情绪和原因,仅仅是直接站上道德的制高点,以批判的姿态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评论和谴责。

并不是所有的“对不起”后,都需要紧跟一句“没关系”。鲁迅曾在《天津大公报》上公开了自己的遗嘱,其中一条是: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这世界上没有毫无来由的仇恨,被伤害的人,他们有权利选择原谅,但没有义务必须原谅。

几年前,央视的一档寻亲节目中,一个姑娘自述的身世经历,引起了大家的反思:“我生下来后因为是女孩,就被父母遗弃了,邻村的好心人收养了我,我亲生父母明知道我就近在咫尺,却从未对我有过嘘寒问暖……”最后,节目组瞒着女孩请来了亲生父母,本想着会上演一部认亲苦情戏,出乎预料的是,女孩从始至终未流一滴眼泪,坚决不肯原谅。主持人按捺不住了,开始频繁地示意女孩:“如今你已平安长大,又何必如此苛责年事已高的父母呢?”

的确,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以德报怨,可是如果事事都以德报怨的话,何以报德?如果小女孩轻易跟着亲生父母走了,那对于收养她的好心人,又何尝不是一种伤害?

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轻易劝别人大度,在我们眼中风轻云淡的痛苦,对于当事人来说,或许就是一生的痛。就好比你刚被人扎了一刀,血还没擦干净呢,边上的人就过来说:“年轻人要以德报怨!”这个时候,你大可借用一下相声里常说的那句:“你死不死啊你!”

猜你喜欢

亲生父母大度好心人
学会大度
在路上
被拐20年凭4岁照片找到家
锲而不舍
给你一封毕业的情书
给你一封毕业的情书
被人收养,该赡养谁?
人无完人
阿三创业记:遭遇“好心人”
大度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