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导入技巧探究

2019-07-09吴瑾华

好日子(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吴瑾华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综合水平的提升,在小学阶段,艺术教育受到了更多的重视。音乐教育是小学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科目,通过音乐教育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得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欣赏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对学生的终身音乐品味都有着影响。课堂导入阶段,是奠定学生学习基调,引导学生兴趣最为重要的阶段,教师要对教学的每一个阶段都予以足够重视。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技巧

引言

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有所认识与理解,并且产生学习的兴趣。在目前的小学音乐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的参与程度较高,然而学习的效果却并不理想,许多学生对于各种学习过的音乐知识、乐器、音乐流派等没有形成印象。教师要通过教学导入的环节,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的态度,而非仅仅在音乐课堂中学习和练习歌唱。

一、应用文化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中,教师通过文化导入的方式,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音乐知识的学习特点不同,教师要根据其特点,选择与音乐知识相联系的文化内容,展开兴趣引导。

例如,在学习《送别》这首歌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歌曲的词作者作为兴趣引入的内容。词作者李叔同的人生经历丰富,从富家子弟到艺术大师,最终出家成为弘一法师,通过对词作者人生经历的认识,学生能够感受到更为丰富的情感内容。有相关的纪录片,对歌曲词作者李叔同有所介绍,教师可以播放这种纪录片。通过文化引入的方式,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化的氛围,并且联想到语文课堂学习的种种情境,从而对音乐课程更为重视,摆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除此之外,《送别》这首歌曲词作的创作时代,是民国时代,为了使学生对当时的社会有着更为清晰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看相关影片,对民国时代进行了解。例如,《城南旧事》中就应用了《送别》作为主题曲,通过观看影片,学生对歌曲中情感的理解能力会有所加强[1]。

二、通过情境创设的导入方式,深化学生的体会

小学阶段的学生所具有的生活识见以及生活的经历相对较为有限,因此情感体验的深刻程度不足,教师可以通过情境的构建,引导学生形成更为深刻的情感体会。

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喀纳斯湖》这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结合声光电的手段,构建出一个有关于喀纳斯湖区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色彩、图片的变换,结合音乐体会创作者对喀纳斯湖的深刻情感。

应用合理联想与沉浸的方式,也能够深化学生对情景的体验,从而加深情感的体会。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闭上双眼,想象自己在喀纳斯湖中游泳,或者是乘船,在喀纳斯湖上喝着当地特有的乌苏饮料。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自我感受的加深,有利于情感的深化。学生对于音乐艺术等理解能力的增强,就是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挖掘。此外,在进行音乐欣赏以及音乐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应用一些有趣的传说小趣闻,深化学生的研究兴趣。例如,在喀纳斯的湖区,传说有着喀纳斯的水怪。通过传说异闻,学生能够对《美丽的喀纳斯湖》形成更为深刻的印象[2]。

教师也要重视学生的表达,在小组中探讨自己的感受就是适当的方式。

三、应用社会学的研究,引导学生系统认识民族音乐知识

教学的导入阶段中,教师要对音乐知识相关的内容进行集中的系统性导入。在小学阶段的音乐课本中,民族音乐知识内容较多,教师不可对此有所忽视。可以借助于社会学、人类学中的民族文化研究,对民族音乐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总结。

在我国的音乐文化发展中,民族的音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的地域较为广泛,因此民族音乐的类型以及音乐的特点都存在区别。教师可以应用相应的社会学调查成果,对民族地区的歌曲、乐器、曲风等产生认识。例如,引导学生认识秧歌这种形式的来源。在最初的过程中,秧歌与船歌号子等音乐的形式相同,都是在劳动过程中应用规范统一步调的口号。教师可以播放有关于江南地区农民进行插秧的场景,从实际的劳动场景中认识到秧歌表演中的节奏、动作等与实际劳动动作之间的相似性。

除此之外,在我国民族乐器的形式较为丰富,其中木管乐器是重要的乐器代表,竹笛、木笛、葫芦丝等,都属于不同地区中的木管乐器代表。在江南地区,由于竹子的生长范围较广,因此竹笛是最为常见的乐器之一。同时,作为西南地区的民族乐器代表,葫芦丝也是由于地区中特殊的地理因素而形成的。在西北地区,由于地形较为复杂,人们需要通过山歌的形式进行信息的传达,陕北民歌、花儿等的产生原因都是如此[3]。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音乐的产生与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民族的风俗相关,通过欣赏、了解这一地区中的音乐知识,就能够形成对地区文化较为全面性的认识。

四、音乐式的课堂导入

音乐是世界八大艺术之一,《礼记·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音乐是独特的,它比一般的表达方式要更具感染力。音樂式的课堂导入即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播放欢快的或是悲怆的音乐歌曲,充分利用课堂的前几分钟,起到点明课堂主题的作用,让学生不但能对音乐课内容提前熟悉和预习,而且能够徜徉在音乐的海洋里,充分感受其独特魅力[4]。

结束语

在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本的内容,通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展开对音乐课程的学习。由于其中所包含的音乐知识内容较为广泛,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兴趣引导更为重视,通过对文化背景知识的挖掘,对相关学习情境的构建,都可以使学生对音乐中的内容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应用民族学的相关知识,对引入民族音乐的教学也有着重要的帮助,教师要对此进行持续的学习与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宋峙霖.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导入技巧探究[J].黄河之声,2019(04):118.

[2]孙藤藤.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导入技巧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11-12.

[3]李方圆.浅谈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导入技巧探究[J].黄河之声,2018(16):85.

[4]王惠来.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导入技巧探究[J].学周刊,2016(25):161-162.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