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文情怀”

2019-07-09敖宸鸣

祖国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人文情怀情怀习近平

摘要:马克思主义思想充满了人文主义关怀,体现了对人的尊严、人的自由权利、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文意蕴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文情怀一脉相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文意蕴主要体现在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建设工作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鲜明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文情怀。习主席执政时期,多次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文情况在新时期结下的硕果。

关键词: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文情怀

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人文情怀

在青年时代,马克思就曾说过,他是为了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建设普惠全人类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他发自内心的深沉情感,同时他把这种情况变为了一种哲学的追溯,并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全人类的解放,而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扎根于辛苦的理论研究和革命,希望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这种哲学理论研究,着力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上,让哲学成为人类解放的理论武器和精神指引。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于解放劳苦大众,开展了一系列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充满了深刻的人文情怀,同劳动人民保持深厚联系,也与全社会命运相融。因此,国外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者认为,“马克思的理论代表一种抗议,抗议人的异化,抗议人失去他自身”。历史的种种都突出的表现了马克思哲学充满了强烈的人文情怀。

马克思主义思想充满了人文主义关怀,体现了对人的尊严、人的自由权利、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照。马克思提出,“专制制度使人不成其为人”,他强烈反对以封建制度为首的专制主义制度,也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中剥削劳动人民的客观现实。1844年,恩格斯对英国工人阶级的劳动状况进行了调研,发现英国的工厂主不把工人当做人对待,而是自己随意处置的物件或者财产。因此,工人阶级只有反抗资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制度,建立无产阶级制度,才能作为人,赢得人的权利。因此,针对当前社会实际,恩格斯认为“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是解决工人与工厂主劳动问题的根本道路,无产阶级得到最终解放的途径只有是打到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一个共产主义社会,建立“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社会新秩序。

列宁说: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以往的哲学理论多是处于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和道义上的关怀,没有结合客观历史现实规律,不能从社会发展变革的角度上提供切实可行的办法和途径。1.马克思科学思想立足于社会历史,从社会实际出发来表明了人性本质,这就从一开始体现了马克思科学思想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突出显示了对于全人类社会的关注,这就是其人文情怀的根本,从人类根源中阐述人性的本质和社会实际对于人的要求。2.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社会实践出发,阐明了社会中人的生存与发展,这是其人文情怀的一种延伸。中国历史历来有人是什么?人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这三个经典的问句,询问人生存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了人的本质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情怀。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对“人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做了科学的解释,体现了人类的人文情怀。3.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社会实际,解释了社会的历史发展,为“人类解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道路,让其更具有可行性。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文意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文意蕴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文情怀一脉相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文意蕴主要体现在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建设工作中。

(一)政治工作思想:确保人民当家做主

习近平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讲话说:“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声”。改革开放后40年,我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全国人民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奋斗出来的,践行了“不靠天,不靠地,靠自己”的行为理念。中国人民用短短40年取得的成就是发达国家200年取得的成就总和,把他人的讥笑和质疑变成了敬佩与肯定。我国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最广大和最深层次的人民都团结起来,人民通过选举人民代表代替人民行使权力来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这使得人民群众能够真正的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制度来共同管理、发展国家,使自己成为共同建设和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主人。

(二)經济工作思想:实现人民共享的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经济内容主要是如何发展,倡导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发展理念来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最终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协调发展是实现平衡发展的根本途径;开放发展是解决内外互动的重要道路;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习近平强调共享发展是结合我国这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国情下确定的指导思路,当前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收入差距变大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时有发生,只有当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让每个人民参与到社会成果的分享,获得改革开放的红利,这才是实现经济长远发展的根本途径。

(三)文化工作思想:突出人民中心导向

有一位哲学家曾这样比喻政治、经济和文化对于人的关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因此,文化在国家中起到的作用就是相当于灵魂对于个人的影响,它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指引政治文明的方向,调好社会各阶层矛盾。文化让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有人文精神内涵,是人的社会行为,也是区别与动物生存活动的主要标志。社会先进文化带有个人精神属性,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包含精神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创造更好的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方向之一。

文化需求始终要落脚于人民群众身上,因此要突出人民群众的需要,各种文化产品的创作要符合人民的精神需要,服务人民,以人民需求为导向,创造属于人民的作品。从另外一个方向来看,文化产品只有最大程度的反应人民群众的需要,这才是一个好的文化产品能够产生的源泉,人民群众的需要是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根本要求。文化产品为人民服务,需要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与要求,从人民群众的实际出发,了解人民群众的精神要求。同时,我们也应该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品质,教育人民群众提高精神文化档次,增强其对于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四)生态保护思想: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习近平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结合中国实际,建立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生态文明理论。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了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的演讲,他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经济的发展要同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一样重要,这是中国最高层向世界呼吁在发展经济中不能忽视环境保护。2017年11月,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做了重要指示,生态保护同经济发展一样重要,人民群众美好文化需要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成果,也需要优美的生态环境。根据马克思生态文明理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保护环境,不能牺牲生态。

(五)党员干部情怀:当官要清廉、要修德

习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语》中说:“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这使我们联想起孙中山先生曾在黄埔军校大门上挂过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如果把当官作为发财的捷径,只会导致权力滥用而滋生腐败。习近平同志主政国家大事后,首先花大力气反腐败,从制度入手,让“官”“商”彻底分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官员需要为人民服务,官员需要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上,为官清廉才能取信于民,得人心者得天下。对于官员为什么会贪腐的问题,习近平同志作了深层次的探求和剖析。他在《做人与做官》一文中说:“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帝国的崩溃、王朝的覆灭、执政党的下台,无不与其当政者不立德,不修德,不践德有关,无不与其当权者作风不正、腐败盛行、丧失人心有关。”“心无百姓莫为‘官。”“主仆关系不容颠倒。”这些理念浸润着人文精神,闪耀着人文光彩。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开始指引中国人民在中华大地上为了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百年。在黑暗的封建社会,李大钊为昏睡的中国人带来了马克思主义,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情怀。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新中国,建设社会新秩序,这就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包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怀。新中国的建立仅仅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第一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进行改革开放,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第二步。

建设新中国,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社会变革,由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先烈们带领着中华儿女不懈奋斗,开创具有崭新意义的新篇章。在建国以来的经济建设中,我们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为人民服务,办实事,从人民的利益出发,進行新时期社会的建设。在全人类的解放伟大事业中,我们实际中的每一个工作小成就,蕴含了人类解放全过程的新变革。习主席曾说过,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高度一致。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结合中国实际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就突出体现了其人文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各种场合上,强调与国外一切有识之士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设想,表明了新时代下,我国愿意同国际社会一起打造新时代,这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的新的发展,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乃至全人类的解放保持密切的联系。习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马克思主义新时期的新发展,突出体现了其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恩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8.

[3]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8.

[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5]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N].人民日报,2013-12-05.

[6]叶琪,李建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探究[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9,(01):114-125.

[7]蒋卓晔.绿色减贫是推进精准扶贫方略的最有效方式[J].农业经济,2018,(12):21-22.

[8]谢平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和生态科技创新[J].行政科学论坛,2018,(11):46-50+61.

[9]苏超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J].大庆社会科学,2016,(03):46-48.

[10]李欢,周建超.论习近平的文化建设思想——基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视阈[J].广西社会科学,2015,(07):184-188.

[11]姜珊.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理念[J].世纪桥,2015,(03):39-40.

[12]李大棚,王太海.十八大以来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深化与发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体会[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5,(01):1-6.

(作者简介:敖宸鸣,现为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高二(3)班学生。)

猜你喜欢

人文情怀情怀习近平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美育实践研究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五老”情怀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