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突围战”

2019-07-08李振李志铭

晚晴 2019年5期
关键词:封锁毛泽东世界

李振 李志铭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新中国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先后有26个国家对新中国表示了外交承认。

在东西方冷战格局下,新中国的成立遭到戴着意识形态眼镜的美国的敌视。美国试图通过“遏制孤立”政策,编织一张封锁包围网,将新生的人民政权扼杀在摇篮里。

面对封锁包围,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没有屈服。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新中国军民团结,上下一心,坚决斗争,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自信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上演了一出成功突围的大戏。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树欲静而风不止。正当中国人民重建家园的时候,1950年6月25日,近邻朝鲜,战火重燃。

让新中国大感意外的是,大洋彼岸美国的反应,首先指向中国。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举动,打乱了中国大陆派军队渡过台湾海峡,完成国家统一的战略部署和行动计划。更危险的是,1950年9月,美军在朝鲜半岛仁川登陆,组织了所谓“联合国军”直接参战。他们很快突破作为南北朝鲜分界的三八线,向中朝边境推进。不斷后退的朝鲜政府紧急请求中国政府出兵支援,苏联政府也建议中国派遣部队援助朝鲜。

经过慎重讨论,反复权衡利弊得失,毛泽东最终拍板:出兵。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战场。从1950年10月到1951年6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过5次大的战役,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重新打回到三八线,并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

战场上的僵局,让双方坐到了谈判桌前。又经过两年多在战场上和谈判桌前的反复较量,1953年7月27日,双方在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

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的彭德怀,在战争总结报告中则写道:“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从“维马号”到“广交会”

美国对中国采取的遏制和孤立政策,除了战争威胁,还有经济上的封锁。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表示:“正是在对华经济关系领域中,美国具有对付中共政权的最有效的武器”。

这个武器,就是经济上封锁孤立,以促使新中国自内生乱。美国不仅拒绝向中国运销自己的产品,还反对别的国家与中国进行经济贸易。1953年的“维马号”事件,正是那个年代美国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的一个缩影。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孤立,确实让新中国无法迅速融入世界。为了突破重围,毛泽东等新中国领导人颇有智慧地在有限的空间里开展起对外贸易。除了加强与同属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贸易往来,新中国还倡导以义利相交,积极拓展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进行经贸活动的渠道。

1952年9月,中国与锡兰签订了以“大米换橡胶”为主要内容的政府贸易协定。负责此项谈判的锡兰商务贸易部部长表示:“中国对锡兰平等相待,并在贸易条件上如此照顾,这与西方国家以殖民地对待锡兰形成强烈对照。”

中国和锡兰的经济贸易,开创了中国和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开展贸易的先河,其他亚洲国家也先后同新中国做起了生意。

为了推动对外贸易,从1957年开始,每年春秋两季,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定期举行。那时,中国人能拿出来的大多是一些农副产品和简单的工业品。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广州交易会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中,新中国就这样用力撕开了一道道裂口。

“两次国际会议,一个中国方案”

1954年2月,中国政府收到了一份邀请。在亚洲,在印度支那战火有愈演愈烈的迹象,而朝鲜半岛停战后依旧问题不断的情况下,美、苏、英、法四国准备于4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由于很难回避中国在解决这两大问题上的作用,自然需要中国参加。

中国政府接到邀请后,毛泽东决定派周恩来作为全权代表参加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大国身份登上极其复杂的多边外交舞台。

如果说1954年的内日瓦会议是新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的“首秀”,那么,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尼山城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新中国则因第一次扮演大型国际会议的“主角”,而受到世界的瞩目和尊重。

中国参加万隆会议的方针是:争取扩大和平统一战线,促进民族独立运动,为建立和加强中国同若干亚非国家的关系创造条件。

不少西方国家对亚非会议并不看好,甚至抱有敌视,说亚非会议“算不得是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渲染参加国间的分歧。会议召开后,气氛确实有些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决定把原来准备好的发言稿改作书面发言散发,另外作一个补充发言。正是在这个补充发言中,周恩来提出了著名的“求同存异”方针。

新中国的坦诚和友谊赢得了与会者的理解和尊重。1955年亚非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提出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蓝本的处理各国关系的十项原则。从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明确为新中国为世界冷战格局中的国际社会实现和平提供的中国方案。

“两个国际会议,一个中国方案”,成为新中国打破美国封锁包围网的最好注脚。

“中国是不能被忽视的”

1958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功勋卓著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卸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队的副司令。退休后的他在思考国际问题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在讨论世界问题和世界和平的时候,中国是不能被忽视的。”

1960年5月和1961年9月,蒙哥马利元帅曾两度访问中国,毛泽东分别在上海和武汉同他深谈4次,一共谈了9个半小时。

1961年10月,刚刚在9月结束第二次访华之旅的蒙哥马利在《星期日泰晤士报》上,写下了访华感悟:

这个国家的人民具有巨大的潜在力量,他们聪明而苦干,可能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西方世界最好还是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和维持友好关系;这个国家需要以平等相待;它在一定时期内将成为不亚于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强国。一个伟大的国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正在前进。(来源:《党史博览》)

猜你喜欢

封锁毛泽东世界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成语猜猜猜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