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

2019-07-08赵从志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1期

赵从志

摘 要:现阶段,云南省、昆明市各级政府一直在下大力气,不懈努力地治理滇池,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治理效果差距很大,笔者就对滇池治理提了几点建议:加大滇池水体置换力度;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引水上山,龙潭出水,增强对滇池水的补给功能;种植茭白,增强对氮磷的吸收能力;繁殖螺蛳和河蚌向滇池中投放,增强净化水质功效。

关键词:滇池污染原因:治理取得成效:治理滇池的几点建议

“滇池清,昆明兴”反映了昆明人对滇池治理的渴盼与厚望。

一、滇池污染的主要原因

滇池是中国第六大淡水湖,素以高原明珠闻名于世,面积现有300平方公里左右。滇池地处昆明城市下游,是滇池盆地最低凹地带,入滇池主要径流水系有12个,主要入湖河流34条,在自然演化的漫长岁月里,由于气候变暖,雨水减少,湖面缩小,水深变浅,内源污染物堆积,污染严重,滇池历经多年的污染积累和生态破坏,承载了超出自身净化能力数倍的污染负荷。除了自然原因造成滇池水污染以外,还有人为原因造成的污染:一是工业的大量发展,工业废水没有经处理就进入滇池;二是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产生城市生活废水多;三是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施用农药化肥,造成的农业方面的污染;四是滇池流域城镇化迅速发展,生活污水经河道流入滇池.形成滇池水质富营养化达到V类地表水标准。

从1998年到2013年,滇池流域GDP从12.95亿元增长到2322亿元,增长约178倍;城镇人口数量从117万人增长到375万人,增长2.2倍;城镇建成区面积增加了229平方公里,增长1.6倍,在环保措施跟不上的情况下,这样的发展速度无疑让滇池承受着巨大环境压力。

二、近年来滇池治理所做的工作

1.滇池截污是削减入湖污染物最直接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昆明市提出了“精准治污”的理念,加快推进主城污水处理厂,环湖截污工程及配套管网建设,强化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监管,加大河道整治力度。环湖截污工程实施至今,滇池及其水系周边已建成97公里长的截污主干渠,22座水质净化厂,17座雨污调蓄池,4600余公里长的雨污排水管网,总长11000公里的庭院排水管网以及500公里长的再生水管网,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12座,环湖截污主干渠(管)配套雨污混合污水处理厂10座,建设了城市污水源与水质净化厂之间的通道,旱季主城建成区的污水收集率达92%,流域污水收集75%,污水处理量达到197万立方米。展开了入湖河道整治工程,全面实施了35条主要入湖河道综合整治,河道清淤101.5万立方米,在滇池草海,外海18平方公里范围内实施底泥疏浚,开展生物治理和蓝藻清除等内源污染治理工程,不断削减滇池内源存量污染。

2.重点保护环湖生态修复核心区,加强湖滨生态湿地的建设管理,维护和监管。扎实开展滇池面山环境整治,在滇池保护界桩外延100米范围完成退塘、退田4.5万亩,退房160万平方米,退人2.6万人,先后在滇池周边重点推进海埂公园,盘龙江西岸入湖口湿地,盘龙江东岸入湖口湿地、海东湿地、王官湿地、斗南湿地、捞鱼河湿地、古滇湿地,晋宁水上森林湿地、观音山南湿地、观音山北湿地,西华湿地12个(块)湿地,完成湖滨生态建设5.4万亩。滇池湖滨已初步构建了一条平均宽度约200米,面积约33.3平方公里,区域内植被覆盖超过80%的闭合生态带,形成了一条以自然生态为主,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的湖滨生态绿色屏障。

三、滇池治理“十三五”规划及指导思想

根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昆明市在全面实施“滇池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的基础上,按照“科学治滇,系统治滇,集约治滇,依法治滇”的治理思路,实现“六个转变”全面深化滇池治理工作。2018年—2020年全力以赴实施滇池保护治理攻坚行动,采取控制城市面源和雨季河流污染,治理主要入湖河道及支流沟渠,完善流域截污治污系统,优化流域健康水循环,提升湿地生态环境效能等一系列措施,努力实现滇池水质目标与总量削减目标。

各辖区政府(管委会)也将根据实际情况,须采取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海绵城市建设、河道支流沟渠整治、河道底泥疏浚、入湖河口治理、雨污混合水翻坝(阐)整治、磷矿区矿山修复、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等措施削减污染负荷。

四、治理滇池的几点建议

1.加大滇池水体置换力度。水的生命力在于流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在运动,“上善若水”润万物而不争。海口闸是滇池外海的出水口,对滇池防洪安全,水资源利用,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引水济滇,置换水体是滇池整治水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建议在非汛期加大下泄水量及流量,合理调度滇池水位,加大置换水体的力度,近年来气候属于正常,滇池最低水位可以降至1885.2米,让大量富氧化的水流出滇池,不能像現在稳定在1887.5米一定范围内。结合滇池水污染防治广大措施的推进,以及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清水海供水及水源环境管理项目引水工程,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等外流域引水工程建成运行,滇池不再承担城市生活供水任务,环湖地区工农业供水量锐减,使其从过去的调蓄供水水源转变成需进行生态修复补水的用水对象,让滇池水位上升下降,置换水体力度加大,地水位升降,也会释放出一些水形成良性循环,待整体水质好转后,滇池水位在稳定在1887.5米左右。

2.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为了有效促进滇池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源防治工作,农业种植结构要从过去追求高产值,向有利于滇池水环境治理,生态环保的种植模式转变,实施推广水稻—蚕豆农业种植模式,形成滇池周边“滇池保护基本农田”,蔬菜和花卉等种植要渐次退出滇池流域范围。

(1)种植有机水稻。有机水稻是指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原理,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稳定的农业生长过程,通过采取秸秆还田技术,田间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和深浅翻耕耕作等措施,活化土壤耕层作为基肥,同时注意施用种肥和进行叶面追肥,在水稻播种前可用有机生物剂浸泡种子,以预防和控制苗期病害,大田生长期有病害发生时,选择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同时可增施叶面菌肥提高水稻的抗性,防止病虫的进一步扩散,稻田杂草的防治,可以采用人工适当灭草方式,杜绝使用化学药剂。

(2)种植有机蚕豆。蚕豆既能满足人们的饮食营养需求,又能通过根瘤菌固氮,在农田生态平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蚕豆田中的生物群落是非常丰富的,滇池水在蚕豆田中也能得到很好的净化作用。蚕豆选用抗病品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条按,挖好腰沟和边沟科学排灌,生物防治病虫害,田间除草采用人工,豆杆碾糠作饲料。滇池水中的氮、磷也能满足蚕豆的生长需要。

3.引水上山,龙潭出水,增强对滇池水的补给功能。根据有关地质资料显示, 滇池西岸有六个地下水资源富水地段分布,这些地段中有三个地段的地下水流向指向滇池,但因为水源有分流,各地段的地下水资源储量不是太丰富,个别地段因后期地下水开采而水位下降,基本上散失了对滇池的补给功能,这些地下径流的形成规律大致为:大气降雨没岩石溶通道渗入,再通过总的地形控制向滇池方向流去,所以滇池西岸的地下暗河有许多像血脉一样的支流分布广泛。

现在根据相关地质资料找到这些地下暗河的源头或流经区域,出水龙潭口。搞好水利设施配套,把滇池水抽上山,经过林下植被的生物净化,自然渗透没岩石溶通道渗入到暗河中,把清水补向滇池。滇池流域中桉树林,圣诞树林一定要进行林种置换,换成能涵养水源和林下物种资源丰富植被好的华山松、云南松和水冬瓜林,增加对滇池水的净化功能。在滇池西岸确实存在一些装不住水的水库坝塘和落水洞,出水的龙潭,例如像白鱼社区的小黑桥水库,黑桥坝子中的落水洞,白鱼白莲寺龙塘,这些属于埋葬型喀斯特地貌。

种植茭白,增强对氮磷的吸收能力。因为滇池水中的各种水草,近几年偏少,对氮磷的吸收能力减弱。茭白属禾本科,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根际有白色匍匐茎,春天萌发产生新林,它味道鲜美,有一定营养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茭白具有“解烦热,调肠胃”的药效,还有解毒利尿之功能。在滇池岸周边水中,特别是河道入滇口岸和湖湾片区,科学合理的种植茭白,形成20—100米的带状生物围吸收滇池水的氮磷成分,同时形成滇池水生动物的卵场和繁殖地。

4.繁殖螺蛳和河蚌向滇池中投放,增强净化水质功效。在海口河床底部有大量的螺螄壳沉淀,说明在滇池水质好的时候河底有大量螺蛳生存。螺蛳以水中浮游植物藻类,苔藓等水生植物为食料;河蚌以滤食水中微生物或藻类为生,浮游生物和腐败的东西,对滇池的水质好转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繁殖螺蛳和河蚌在水稻田中放养,能更好的相互促进净化滇池水。

在原来治理滇池的措施的基础上,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加大置换滇池水体,让水稻、蚕豆、茭白及林下植被吸收水中的氮磷成分,水体的流动及渗透,清水回流滇池补水等多措并举,多方面形成“流水不腐”格局,滇池水质一定会得到更大的改变,实现“滇池清,昆明兴”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