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家校合作有效策略初探

2019-07-08杨加萍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22期
关键词:家校家庭交流

杨加萍

当代学者黄河清认为,家校合作是家庭与学校以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为目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相互配合、互相支持的双向活动。学生的成长不仅需要教师的指导,还需要家庭的关心和爱护。学校教育需要家庭的支持,家庭教育也需要学校的帮助。因此,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关系至关重要。

尽管家校合作的理念已被許多学校和家长接受并实施,但在实际过程中仍面临许多问题,尤其是农村中学。作为一名在一线工作了二十多年的教师,我深知,初中阶段的班主任不好当,农村学校初中阶段的班主任更不好当。初中生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在生理上的发育,由小学升入到中学各方面的变化,必然会使他们的心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会给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带来一系列的困难。再加上农村的家长文化层次普遍偏低,教育水平跟不上。还有很多家长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家中老人照料,教育问题令人担忧。因此,要想让这些农村学校的学生,健康幸福地成长,家校合作尤为重要。那么,如何让农村初中家校合作更有实效呢?我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抓住契机,让家长走进学校,参与孩子成长

让家长走进校园最传统的方式就是家长会。大部分学校都会选择在期中考试之后召开家长会,内容往往是成绩发布会,老师家长交流的焦点都集中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除此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家长进入校园的契机,如新生入学、母亲节等。如能抓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农村家长不喜欢主动与教师交流,偶尔遇到教师,经常有人会说这样一句话:我们父母没什么文化,水平低,孩子就交给你了。随便老师怎么打怎么骂,我们家长没意见。因此,七年级新生刚入学的一次家长会尤为重要。我们要通过家长会告诉家长,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教育学生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还需要家长的共同努力。一味地让学校教育是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家长和学校相互沟通,及时交流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够获得双赢,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我们还要帮助教育理念落后的农村家长,走出教育的误区,如:越俎代庖,代替孩子做他自己该做的事情;总喜欢指导、教导、干预、打断、制止、批评、训斥孩子,完全以孩子为中心等。父母和教师是接触学生最多的,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因此,做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需要父母和教师规范自己的言行,否则会给双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落实家访,让教师深入家庭,全面了解孩子

为了更好地做好教育工作,各个学校都会要求教师深入家庭,进行家访。家访作为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连接学校和家庭的重要纽带,是增进学校关系和师生关系的重要桥梁,是提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

家访可以通过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以及在家的表现,了解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情况,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家访可以通过向学生家长讲述学校的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三、利用现代沟通方式,及时处理问题

由于工作忙,老师和家长都很少联系,而忽略了教育的配合。教师可利用微信、QQ、电话、短信这些现代交流方式,更好地交流学生的情况,从而关注学生的发展。比如,学生考试得了好成绩,发个短信报喜,家长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师的关注;学生身体不舒服,及时打个电话通知家长,家长会觉得教师工作细致,孩子交到教师手上放心。

总之,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力配合,家校共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创设适合学生养成教育的环境,持之以恒地培养农村学校的学生文明守纪习惯、勤奋学习习惯和良好生活自理习惯等,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定会促进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有力推动农村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猜你喜欢

家校家庭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家庭“煮”夫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