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导学生掌握审题方法的心得体会

2019-07-08陆巧英

求知导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学习效率

摘 要:学生审题是一个动态思维过程,即学生了解、把握问题,弄清已知条件和未知问题关系,从而获得有效解题信息,为正确解题做好基础铺垫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审题方法需要教师长期指导,让他们反复训练、总结应用,以培养学生审题习惯,实现高效学习。

关键词:读题习惯;审题方法;学习效率

一、训练读题习惯

读题是审题第一步,而审题主要是通过阅读、思考、分析等认知活动,弄清题目数量关系的过程。训练学生掌握审题方法,首先要从读题开始。因此教师就要结合教材内容,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读题兴趣。在训练读题时,无论是填空题、选择题,还是应用题、计算题,教师都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口到、眼到、心到”, 以读促审。通过持之以恒读题训练,学生可以提高对题意的感悟,理清已知条件和问题,养成快速准确感知信息数据的阅读习惯,提高自身捕捉数学信息的能力。

二、掌握審题方法  全面理解题意

1.指导找关键词句之法

学生受生理特点、认知规律等因素限制,在读题目时很难抓住题中一些关键字词,这往往妨碍学生进行下一步对不同数量关系的分析。针对题中信息数据,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理解其意,随之找准数量关系,删除次要信息。特别是在高段数学解决问题过程中,对题中部分重点词句,教师要指导学生一边读清题意,一边圈画出关键词句,从中发现文字隐含之义,理清已知条件与未知问题的联系,达到审题目的。

2.施教“画图”审题之法

平时,我们一线教师常发现:多数学生不会分析题目中显露条件,更不会分析题中存在的隐含条件,其根源就是不会审题。在审题教学中教师可借用一些小帮手,引导学生审题,分析题中隐含条件,如线段图等,以促生思。例如,在教学行程问题时,首先,我要求学生读懂题目,辨析路程、时间与速度的依存关系,其次,结合题意在黑板上示范画线段示意图,以此深化题中不同数量关系,最后,再让学生尝试画线段图。经过坚持不懈的实践,现在多数学生掌握了此审题方法,并将获取的数学信息通过画示意图表示出来,直观形象,有效提高了解题正确率。可见,这种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方法,借助“画”分析数量关系,是整个教学过程潜意识授以学生审题之法,提升了学生审题能力。

3. 渗透对比审题之法

对比是数学学习方法之一,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对比,有助于其找到差异性,可以强化审题方法的实践应用。根据教材特点,教师可重点设计一些对比性练习,比如同一类型的题目,条件不同或问题不同;或不同类型题目,数字、符号相近。将它们放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对比练习,使学生在比较分析中亲历题目多变、方法多样,从而掌握审题方法,学以致用。学生可以从中学会找出与过去所见题目异同点,随即快速把握题意,找到解题思路,提高审题能力。

4. 教给操作审题法

所谓“操作审题法”,是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达到对题意理解的方法。然而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担心动手操作耗时较长,影响教学任务,采用以讲代过,忽视了其实效性。对于题中出现的一些已知条件、未知问题等,除了教师细致入微地讲析外,还要教给学生动手操作或模拟演示方法,指导学生动手摆拼、演示,做探究。毕竟多数学生不会审题,他们遇到这类型问题,既不会分析题中哪些条件可解决哪些问题,又不会分析题中隐含条件,思考问题没头绪,只是一知半解或盲目猜测解题。因此对不同题目教师要采用不同操作方法进行指导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操作审题方法,达到正确审题效果。

总之,审题方法对学生学好数学,培养其审题能力至关重要。它需要以知识理解为基础,实践应用,灵活掌握。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审题要授予其审题技巧及方法,强化学生训练,实现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数学五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陆巧英(1971—),女,甘肃兰州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基础教育。

猜你喜欢

学习效率
改变教学方式,优化信息技术课堂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气氛的营造研究
小学英语教学中巧妙进行情境创设的措施
探究班主任管理中对轻与重的把握
建立中职课堂规则,提高学习投入效率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多媒体学习效率分析研究
《线性代数》计算机辅助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