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机制”高三复习课教学设计

2019-07-08王鹏飞张震南刘斯璐迟向向

生物学通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赤霉素淀粉酶激素

温 娟 王鹏飞 张震南 刘斯璐 迟向向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未来科技城学校 北京 102209)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其中,“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及对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1]。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需要高中生物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着眼于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的实际,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改进教学方法、拓展实验教学、创新作业形式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2]。在2018年的北京卷考试说明中,也明确指出要着重考查学生获取新知识、处理不同形式信息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在复习课中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本节课“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机制——以赤霉素为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及分析分子机制模型图,自主探究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机制,以达到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

1 教学分析

1.1 教材分析“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机制”是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 章“植物的激素调节”中的内容。在高考中,此部分内容注重实验设计、信息获取、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作出推理和判断等能力的考查,例如2010年、2012年和2014年北京卷的第29 题;同时,对植物激素作用机制图的理解与分析也在高考中有所考查,例如2016年北京卷的第30 题。因此,在一轮复习时,除了要回顾核心知识外,还应注重能力训练。

1.2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进行复习后,已经掌握了植物激素的基本知识,但对于植物激素调节生命活动的机理认识不够深刻。在能力上,学生具备一定的材料、图表分析能力,但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仍需提升。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概述植物激素的概念;描述植物激素的作用机理及不同激素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验探究分析的能力;通过读图描述植物激素的作用机理,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多种激素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通过分析科学探究实例,认同植物激素是通过调节细胞代谢从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3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植物激素的概念;通过分析问题情境和植物激素作用机制图,理解植物激素的作用机制。

2)难点:在问题情境下,通过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及分析分子机制模型图,自主探究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机制。

4 教学设计流程图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设计流程图

5 教学过程

5.1 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通过3 个问题“植物激素是由谁产生的?产生部位就是作用部位吗?植物激素有什么作用?”以此让学生回顾植物激素的概念。植物激素是如何调节生命活动的?本节课以赤霉素为例,探究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作用机理。

5.2 分析实验,提出问题

展示:生物学兴趣小组研究课题“赤霉素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结果。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相同数目、大小基本相同的小麦种子,处理2 d 后小麦种子的萌发情况如图2。请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并得出实验结论。

图2 “赤霉素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

学生通过观察结果可以发现: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小麦种子的萌发率和胚根的长度均有所增加,从而得出结论“赤霉素可以促进小麦种子的萌发”。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体会到赤霉素的生理功能,并引出问题情境“为什么赤霉素可以促使种子萌发?”

5.3 依据资料,推断分析

资料1:查阅种子萌发的相关资料。种子萌发过程中消耗贮藏物质,需要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下才能进行。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的分解主要是在淀粉酶的催化下完成的。研究发现β-淀粉酶已经存在于干燥种子中,而α-淀粉酶不存在或很少存在于干燥种子中,需要在种子萌发时重新合成。

思考问题:通过资料分析,猜测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原因。

学生依据资料,作出猜想:赤霉素诱导α-淀粉酶的合成。教师进一步追问: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无关变量,要保证条件相同且适宜,同时注重科学表述。学生可表述出:实验组的小麦种子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而对照组的小麦种子用等量的蒸馏水处理。在α-淀粉酶的检测方法上,大部分学生想到用处理后的种子的提取液处理淀粉溶液,再利用斐林试剂检测淀粉是否水解,进而确定是否产生了α-淀粉酶。在讨论中,部分学生提出质疑:上述方法只能证明产生了淀粉酶,并不能确定是α-淀粉酶。针对这一问题,学生进一步完善实验:可以通过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检测是否产生α-淀粉酶的mRNA,或者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是否产生了α-淀粉酶。

资料2:Higgins 实验[3],检测了赤霉素处理种子(10-6mol/L 赤霉素浸泡大麦种子8 h),与未处理种子(蒸馏水浸泡大麦种子8 h)中α-淀粉酶与α-淀粉酶mRNA 合成量,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Higgins 实验结果图

思考问题:图a、图b 分别说明了什么?

图a 验证了“赤霉素可以促进α-淀粉酶合成”的猜想,图b 进一步证明了赤霉素可以诱导α-淀粉酶基因的转录,进而促进α-淀粉酶的合成。

在上述环节中,学生依据查阅的资料作出假设并设计实验,再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材料和实验结果,自主完成科学探究的过程,锻炼了学生获取和整合信息、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分析和科学表述等能力。

5.4 分析材料,得出结论 教师根据上述结论,进一步提出问题:赤霉素如何诱导α-淀粉酶基因的转录?

资料3:MYB 蛋白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类转录因子,它们在结构上都有一段保守的氨基酸序列(DNA 结合结构域),能够和特定的DNA 序列结合,启动相关基因的转录。研究发现,α-淀粉酶基因的启动子中的一段序列,与MYB 蛋白能特异结合的DNA 序列很相似,如图4所示。

图4 MYB 蛋白功能示意图

思考问题:MYB 蛋白的功能是什么?是否能类比推测MYB 与α-淀粉酶基因有何关系?

学生类比推测:MYB 蛋白可以启动α-淀粉酶基因的转录。

资料4:Gubler 用赤霉素处理种子后,每间隔一段时间,提取种子的mRNA,分别检测MYB 的基因与α-淀粉酶基因的相对转录水平[4],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Gubler 实验结果图

思考问题:α-淀粉酶的mRNA 与MYB 的mRNA 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发现α-淀粉酶的mRNA 的产生是受MYB 的mRNA 影响的。进一步推断:α-淀粉酶基因的转录受到MYB 蛋白的调控。

在上述环节中,学生通过资料3 的信息,类比MYB 蛋白调控的基因序列与α-淀粉酶基因序列,可推断出MYB 蛋白可以启动α-淀粉酶基因的转录,同时锻炼了学生类比推理的科学思维。通过分析资料4,可证实α-淀粉酶的mRNA 的产生是受MYB 的mRNA 影响的,为上一推测提供了有力证据,从而推断α-淀粉酶基因的转录受到MYB 蛋白的调控。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读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训练。5.5 模型分析,探明机制 回顾前2 个环节得到的结论,赤霉素可以诱导α-淀粉酶基因的转录,而α-淀粉酶基因的转录受到MYB 蛋白的调控。赤霉素、MYB 蛋白、α-淀粉酶三者有何关系?

资料5:赤霉素诱导产生α-淀粉酶的分子机制模型(图6)。

图6 赤霉素诱导α-淀粉酶合成的分子机制

思考问题:

1)GID1 的作用是什么?

2)①、②、③代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请分析DELLA 与MYB 基因的转录有何关系?

3)MYB 基因与α-淀粉酶基因转录之间有何关系?

4)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赤霉素诱导α-淀粉酶的分子机制。

学生分组讨论,逐一解答问题,一步步构建赤霉素诱导α-淀粉酶合成的分子机制,并用文字和箭头表示为“GA+GID1→DELLA 降解→MYB→α-淀粉酶”。

教师补充讲述:GA 与GID1 结合后引起GID1构象变化,DELLA 与GA-GID1 复合体结合后,其构象也发生变化。DELLA 结构域的构象变化诱导了GRAS 结构域的构象变化,进而引起DELLA 的降解(图7)。

图7 GA 与GID1、DELLA 结 合 过 程[6-7]

以赤霉素的作用机制为例,师生共同总结出植物激素的作用机制:植物激素通过与受体结合激活相关基因的表达,调节细胞的代谢,进而起到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作用。

5.6 拓展提升,整体认识

资料6:经研究发现,脱落酸(ABA)可以抑制MYB 基因的表达,同时可激活ABI5 基因的表达,而ABI5 蛋白可激活种子中脱落酸介导的基因转录,从而导致种子休眠。细胞分裂素(CK)可以激活ARRs 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ABI5 基因的转录水平,解除种子休眠,使种子进入萌发状态[5](图8)。

图8 植物激素ABA、GA、CK 调控种子萌发的相互关系

思考问题:3 种激素对于种子萌发分别有什么影响?3 种激素的作用关系如何?

师生共同总结: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的结果。

通过分析3 种激素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使学生认同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的结果,训练学生综合分析文字、图表等不同形式信息的能力。

6 教学反思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探究意识。为了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调动其探究兴趣,教师需创设贴切的、有层次的问题情境。在复习课中,问题情境最好是脱离教材的新情境,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情境的来源有很多,可基于生物学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例如本节课根据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实验结果,引出了“赤霉素如何促进种子的萌发?”这一问题;还可联系前沿的科学研究实例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复习动物细胞工程时,可联系我国克隆猴的研究成果创设情境;问题情境亦可来自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2)缜密逻辑思维,注重探究过程。任何科学结论的得出都需要依据大量的实验证据,且各种证据之间存在严谨的逻辑关系。教师需要梳理出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逐步进行探究,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设计层次分明的问题串。本节课以探究赤霉素作用的分子机理为主线,设计了层层递进的问题:为什么赤霉素可以促使种子萌发?赤霉素为什么能诱导α-淀粉酶的合成?赤霉素如何诱导α-淀粉酶基因的转录?赤霉素诱导产生α-淀粉酶的分子机制是什么?从而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机理、从宏观到微观进行探究。

3)改进教学方法,鼓励自主探究。基于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课堂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可激发学生的思维。一方面,教师提出的思考问题应具有开放性,例如“如何设计实验证明赤霉素能够诱导α-淀粉酶的合成?”通过思考、讨论,学生可提出不同实验思路,并对其他学生的实验思路提出质疑或建议,最终达成共识。另一方面,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是开放的,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组竞赛等多种教学方式,给予学生充分思考和发表个人观点的机会,真正实现由“教师教”到“学生学”的转变。

猜你喜欢

赤霉素淀粉酶激素
直面激素,正视它的好与坏
宁波第二激素厂
赤霉素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进展
绝经治疗,该怎么选择激素药物
澳新拟批准一种β-淀粉酶作为加工助剂
异淀粉酶法高直链银杏淀粉的制备
赤霉素对皂荚主干枝刺生长的影响
备孕需要查激素六项吗
白芨活性成分的抗氧化和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赤霉素对亚高温胁迫下番茄花柱外露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