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实际利用外资中西部第一 企业“开放获得感”增强“开放红利”有望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更大价值

2019-07-08曾睿

重庆与世界 2019年5期
关键词:利用外资陆海班列

□ 文/本刊记者 曾睿

今年4月至5月,重庆开放经济最新成绩单相继出炉,多项数据显示重庆对外开放成绩喜人,企业的“开放获得感”进一步增强,重庆的“开放红利”有望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更大价值。

重庆实际利用外资中西部第一

重庆市商务委数据显示,1——3月,全市利用外资保持稳健增长,新增外商投资企业49个,实际利用外资24.69亿美元,同比增长1.92%。其中外商直接投资(FDI)4.13亿美元,同比增长5.93%。在全球直接投资下降19%、全国外商直接投资仅微增3%的背景下,重庆实际利用外资102.73亿美元,同比增长0.89%,外商直接投资(FDI)完成32.51亿美元,同比增长43.8%,位列中西部第一,全国第九,增速排名全国省市前列。

截至2018年,重庆市实际利用外资已连续8年保持在100亿美元以上规模,外资结构也正在持续优化,2018年投资性公司、融资租赁、现代物流业等金融、商贸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占外商直接投资总额比例达60%以上;制造业总体规模保持稳定,其中高科技产业增速迅猛,2018年同比增长11倍。

另据重庆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315.26亿元,同比增长21.9%。其中,出口865.13亿元,增长25.1%;进口450.13亿元,增长16.2%。全市开放平台体系更加完善,吸引外资形势平稳,一季度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4.69亿元,同比增长1.9%。

世界知名的重庆解放碑商圈夜景也日益国际化。 摄影/唐安冰

4月10日,陆海新通道印度专列在重庆首发,陆海新通道开始参与南亚次大陆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从而在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方面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而作为陆海新通道和中欧班列重要连接点的重庆,也将成为盘活区域合作架构、贯通亚欧大陆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

市商务委主任张智奎表示,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和国际化消费中心城市,争取重庆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

企业“开放获得感”显著提高

杰和华龙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韩国物流企业,其重庆分公司总经理、韩国人金京熙告诉记者,“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重庆成为非常重要的城市,越来越多的货物通过重庆运往欧洲和东南亚,尤其是通过陆海贸易新通道的运输方式,货物运输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与以前相比都有非常大的下降,这也吸引了更多的货物通过重庆运往世界各地。他还告诉记者,企业非常真实感受到重庆近年来深入开放的变化,“公司在重庆开设之初,很多国际物流行业的关键岗位很难在本地找到合适的员工,只能从韩国、青岛等地招聘过来,短短两三年时间,这一情况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能够比较容易地在本地招聘到国际物流专业人才,在重庆工作和生活的国际物流业同行也越来越多。”

重庆经济越来越国际化,不少重庆本土企业也有深刻的感受。重庆云邮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联合创始人邓捷就告诉记者,云邮天下是一家创立在重庆的“无人便利店”企业,得益于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落户重庆,其推出的“一七闪店”无人便利店正在积极筹备以前沿现代零售业的姿态登陆新加坡。邓捷表示,如果不是因为重庆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对于“一七闪店”而言要获得登陆国际市场的机会还需要比较长的准备时间。

相对于云邮天下这样的中小型企业,重庆市四川商会会长、重庆金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达平的看法,或许更能代表本地企业界“资深人士”的感受,正在通过香港机构谋求境外布局的他对此的表达非常简单:“比以前确实方便多了。”

重庆可以承接世界科学中心转移

知名经济学者、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蒲勇健,对重庆的开放发展有着深入的研究,他建议重庆在对外开放与外向型经济得到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可以考虑承接世界科学中心转移,推进在成渝经济区打造西部科学城,改善营商环境、推动新经济产业发展。

他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原创科学成果。根据他的研究,最近一百年,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60%左右是在相对不发达地区取得的。他认为相对于中国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腹地,成渝地区特别适合成为未来中国基础研究的中心。重庆、成都作为成渝经济圈这一国家战略的核心城市,吸引了很多外国科学家在这里工作生活,重庆培育的产业新动能、对智能化赋能经济的高度重视对他们有巨大的吸引力,也吸引了很多“走出去”的优秀人才回流。

对于重庆承接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构想,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教授林川认为“非常符合重庆的外向型经济特点”,中欧班列(重庆)、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陆海新通道、智博会、“重庆智造”已经成为重庆专属的最耀眼的国际名片,都具有鲜明的“国际化”与很强的“创新创造”意味,如果再能够逐步大规模承接国际一流科研团队,将使得重庆的“引进来”与“走出去”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也能让重庆及周边地区的“开放红利”在国家西部开发战略中发挥更大价值,让正在积极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重庆努力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

相关链接 >>>

重庆开放经济最新成绩

● 中欧班列(重庆)

2018年,中欧班列(重庆)实现明显突破,全年开行突破1000班,达1442班次。累计开行量突破2000班。2019年一季度,中欧班列(重庆)再创新高,开行班列456班(去程196班、回程260班),比去年同期增长238%。

● 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

截至2019年3月底,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框架下,累计签约156个合作项目、总金额逾224亿美元。在金融服务、航空产业、交通物流、信息通信等重点领域,一批战略性、示范性项目落地,合作空间将逐步拓展到各个领域。

● 陆海新通道

陆海新通道主要物流组织方式均实现常态化开行,截至2019年3月底,国际铁海联运累计开行901班,目的地通达新加坡等全球71个国家、166个港口;国际铁路联运(重庆——河内)班列,累计开行67班;重庆——东盟跨境公路班车,累计发车846车次,服务网络从越南、老挝和缅甸延伸至泰国曼谷、柬埔寨金边、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此外,兰渝、陇渝、桂陇、黔桂、青渝桂新等班列相继开行,形成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运行格局。

2019年3月12日,陆海新通道果园港班列首发。中欧班列(重庆)、长江黄金水道、陆海新通道这三大通道在渝实现“无缝衔接”。

4月10日,陆海新通道出口印度专列首发。4月26日,陆海新通道出口印度尼西亚专列首发。

●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截至2019年2月,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已累计开通国际航线84条,通航五大洲27个国家63个城市,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航线有54条,通航17个国家40个城市。

猜你喜欢

利用外资陆海班列
陆海之纵
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今年开行破1000班
河南省发展经济利用外资分析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2 000列
京津沪渝穗主要经济指标2008年1-12月
一种奇巧的测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