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地区家族性乳腺癌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

2019-07-06张青松霍彦平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原地区家族史基因突变

程 多 梁 芳 张青松 霍彦平 张 楠 郜 辉 杜 洁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居癌症相关死因的第5 位,年龄标化发病率为30.69/10 万[1]。目前乳腺癌的病因及影响预后因素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生长因子受体的激活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发挥重要作用,预后因素除性别、年龄、病理分型、分化级别及免疫分型等外,肿瘤家族史也是发生乳腺癌及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2]。

有研究表明,乳腺癌的易感基因与家族性乳腺癌密切相关[3]。本研究就中原地区家族性乳腺癌BRCA1 和BRCA2 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以提高乳腺癌的治愈率,使更多的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乳腺外科、肿瘤内科和放疗科收治的214 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籍贯均为中原地区,民族为汉族,经乳腺病理活体组织检查确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则以遗传性乳腺癌标准[4]独立家系入组:至少1 个一级或二级亲属患遗传性乳腺癌、家族中有患者同时发生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发病年龄<35 岁的早发性乳腺癌。214 例乳腺癌患者中98 例符合遗传性乳腺癌标准,并纳入独立家系,其年龄26~75 岁,平均(43.2±1.9)岁;临床分期:Ⅰ期34 例,Ⅱ期46 例,Ⅲ期18 例;病理类型:浸润型导管癌82 例,浸润型小叶癌12 例,髓样癌3 例,黏液癌1 例。

1.2 方法

1.2.1 BRCA1/2 基因组DNA 提取 取患者晨起肘静脉血5 ml,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经低渗溶血法提取标本中白细胞,通过酚/氯仿法进行标本抽提,随后经乙醇洗涤后沉淀,提取目标白细胞DNA,通过紫外分光法测定DNA 水平(所用试剂由湖州申科生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20170301),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通过1.5%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提取后DNA 水平的鉴定。

1.2.2 DNA 体外扩增-聚合酶链反应(PCR)与基因位点分析 引物序列依据条件和要求进行设定。随后进行基因位点分析,使用Primer 3 软件实施引物设计,并对BRCA1 和BRCA2 基因所有编码区、外显子和内含子拼接区进行PCR 扩增,检测相关基因位点,试剂由云南洛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PCR仪器由Thermo 赛默飞世尔公司提供,型号为Piko系列,试剂则使用Thermo 赛默飞世尔公司配套试剂进行。并通过质谱仪对BRCA 基因的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

1.2.3 基因结果判断 BRCA 基因蛋白其主要表达产物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中,并以出现黄色或棕褐色染色者评定为阳性,同时依据阳性细胞出现的百分率及染色颜色深度后行半定量分析。其染色强度分为4 级,其中无色者评定为0 分,淡黄色者评定为1 分,棕黄色者评定为2 分,棕褐色者评定为3 分,所有结果均以高倍镜视野,随机留取500 个肿瘤细胞进行评定,无阳性表达或阳性表达细胞数在5%以内者为阴性,其余评定为阳性[4]。

1.3 观察指标

统计遗传性乳腺癌患者BRCA1/2 突变情况,比较胃癌或其他恶性肿瘤家族史对BRCA1/2 突变的分布及其临床影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RCA1/2 突变情况

98 例入组患者中,14 例仅存在卵巢癌家族史者,9 例同时存在乳腺癌与卵巢癌家族史,75 例存在乳腺癌家族史,存在乳腺癌及卵巢癌家族史者其BRCA1/2 突变检出率高于仅存在卵巢癌家族史者和仅存在乳腺癌家族史者(均P<0.05)。见表1。

表1 遗传性乳腺癌患者BRCA1/2 突变情况[例(%)]

2.2 BRCA1/2 同时突变情况

仅存在乳腺癌患者中,BRCA1/2 同时突变为11 例,14.7%(11/75);仅存在卵巢癌患者中,BRCA1/2 同时突变1 例,7.1%(1/14);家族史中患乳腺癌与卵巢癌同时患病者,BRCA1/2 同时突变7 例,77.8%(7/9)。BRCA1/2 突变检出率呈逐渐增高趋势。

2.3 胃癌或其他恶性肿瘤家族史对BRCA1/2 突变的影响

98 例入组患者中,33 例合并乳腺癌/卵巢癌以外的其他恶性肿瘤家族史,6 例检测BRCA1/2 突变,其中胃癌4 例,其他恶性肿瘤2 例。

2.4 胃癌或其他恶性肿瘤家族史对BRCA1/2 突变的影响

存在胃癌家族史患者BRCA1/BRCA2 突变检出率与其他恶性肿瘤家族史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胃癌或其他恶性肿瘤家族史对BRCA1/2 突变 的影响[例(%)]

3 讨论

BRCA1 和BRCA2 两种基因的突变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并不是所有的突变携带者都会发展成癌症。美国资料显示在3 亿多美国人中,2.5 万~5 万人携带有该突变基因,亚裔中比例较低,在欧美人群中,BRCA1 基因突变携带者在70 岁时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概率分别为57%及40%,而BRCA2基因突变的携带者其发病概率分别是49%及18%[4]。而国内数据表明,中国人中BRCA1 和BRCA2 的基因突变频率为9.45%,在家族性乳腺癌患者中占13.4%,在早发性乳腺癌中占7.5%[5]。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原地区有家族史的乳腺癌患者比率较欧美人群明显偏低,对比国内相关研究结果,家族性乳腺癌患者的BRCA1/2 基因突变较高发,这可能是中原地区家族性乳腺癌的发病特点。本研究中患者中位年龄45 岁,与70 岁患者基因突变率相比,BRCA1/BRCA2 基因突变的频率较低,不排除年龄影响因素,考虑与中原地区患者乳腺癌的发现与诊治较晚有关,建议进一步推广对乳腺癌高危人群进行BRCA1/BRCA2 基因的检测,从而达到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期的目的。

另有研究表明,BRCA1 和BRCA2 的基因突变的检出为乳腺癌和卵巢癌的肿瘤诊治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6]。本研究发现仅有乳腺癌家族史患者的BRCA1/BRCA2 基因突变的检查率较仅有卵巢癌家族史患者偏高,因此表明BRCA1/BRCA2 基因突变的检测对于乳腺癌患者的诊断有着紧密的联系。研究还表明,家族中同时存在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患者的基因突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仅有乳腺癌家族史患者。因此,对于具有乳腺癌及卵巢癌家族史的患者,加强其BRCA1/BRCA2 基因突变的筛查也已成为必要。

在一项针对409 例中国北方女性家族性乳腺癌患者的研究中,发现有胃癌家族史的乳腺癌患者的BRCA1/BRCA2 基因突变的检出率比其他癌症家族史的乳腺癌患者略高[7]。其中,新疆地区的具有胃癌家族史的乳腺癌患者的基因突变检出率也偏高[8]。本研究中也发现,合并胃癌家族史的BRCA1 和BRCA2突变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恶性肿瘤家族史者。这可能也是中原区具有乳腺癌家族史患者的发病特点。

目前国内乳腺癌筛查和监测,尚缺乏大量全面的资料,尤其是对中原地区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的BRCA1 和BRCA2 基因突变分析的相关资料研究少,希望通过此项研究能够对中原地区乳腺癌家族史患者的BRCA1 和BRCA2 的基因突变研究的资料起到填补作用。但本研究由于时间有限,样本采集数量有限,可能导致结果具有一定局限性。

猜你喜欢

中原地区家族史基因突变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中原地区品种齐全的果树苗木大规模繁育基地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基因突变的“新物种”
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的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异同的研究
中原地区储气库建设研究与实践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打造中原地区航空人才培养高端平台
“栾川人”中原地区远古人类的一次重要发现